四大野战军参谋长,三位是上将,为何西野参谋长是少将

历史客栈 2024-05-17 11:01:13

在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刚成立时,第一任参谋长分别为:西北野战军是张文舟,中原野战军是李达,华东野战军是陈士榘,东北野战军是刘亚楼。

但是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后面三人都是上将军衔,只有西北野战军参谋长张文舟只被授予少将军衔,低了两级。

是张文舟资历不高、功劳不大吗?当然不是。

张文舟1932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在红军时期就是第29军参谋长了,抗战时期也担任过警备第3旅副旅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当过西北野战军参谋长,在抗美援朝时期还当过中国人民志愿军代理参谋长,这些资历都是足以授上将的。

至于功劳,张文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西北野战军,协助彭老总转战大西北,牵制了胡宗南、马家军大部分兵力,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功劳是非常大的。

那么,为什么张文舟却只被授予少将军衔呢?分析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西府战役的失败,张文舟有很大的责任。

这一仗,被彭老总认为是自己一生中最遗憾的一仗,损失的兵力之多,在西北野战军的战史上是罕见的,让彭老总一生都耿耿于怀。

当然,这一仗的失败有很多原因,比如战前轻敌的问题,对敌军的战斗力估计明显不足,对敌军的兵团部署,以及马家军与胡宗南联合的情况掌握不明等等,都是造成这次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在战役结束后,彭老总专门召开了总结会议,自己承担了主要责任,但这次战役的失利,也不能把责任都归到彭老总一个人身上,于是,很多同志都受到了处分,这里面就有张文舟,被降到了第4纵队当参谋长。

从野战军参谋长降到纵队参谋长,可以说是连降了好几级,可见对他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

正如彭老总所说,西野司令部没有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方案不实不细,没有考虑突发情况,也没有兼顾部队战斗特点等等,都是导致这次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当然,彭老总把张文舟降职,只是因为他要负领导责任,并没有否定他的能力,后来又重新起用张文舟,让他担任第2兵团参谋长。

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张文舟再次受到彭老总重用,入朝后一直在志愿军司令部工作,后来还成为志愿军代理参谋长。

如果按照这个级别来评衔的话,张文舟至少应该授中将军衔,实际上,在最初的授衔方案里,张文舟也确实是准备授中将军衔,那么为什么最后又降到了少将呢?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原因了。

当时,彭老总负责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这次授衔就是他负责的,授衔方案的评定,都要经过他的同意。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彭老总肯定会照顾一下西北野战军的人,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彭老总向来大公无私,最反对的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所以,他不但不会照顾西北野战军的人,反而对这些老部下更加严格。

恰巧在这个时候,毛主席也看了这份初定的名单,没有提过多的意见,但强调说中将的名单有些多了,建议压缩一下中将的名额。

彭老总知道后,就决定先从西北野战军的人员中削减。

当时,张文舟是南京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是正军级,按照这个级别来说,应该授少将军衔,但总干部部考虑到张文舟之前的资历,就把他定为了中将,于是,彭老总就专门找来张文舟,亲自给他做工作,希望他能主动降为少将。

张文舟也是一位大公无私的老革命,欣然接受了彭老总的建议,主动申请降为了少将。

应该说,这第二个原因比第一个原因更加重要,也体现了张文舟和彭老总不图名利的高风亮节。

后来,张文舟升任装甲兵副司令、装甲兵学院院长,为新中国的装甲兵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1986年1月2日,张文舟将军因病去世,享年74岁,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参考资料:《西北野战军》《中国档案报》《先锋队》)

6 阅读:3160
评论列表
  • 2024-05-19 21:30

    西野参谋长不是阎揆要吗?

    kun哥 回复:
    你要搞清楚,西野和一野,东野还是刘亚楼是参谋长,改编四野就变成萧克了。他是一野的参谋长。

历史客栈

简介:《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