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是世界经济史上的最大谎言

王老渣 2024-02-28 10:31:52

2月22日,格隆写了一篇文章《日元必须死》,主要表达了一个主题:

低汇率就是吸国际贸易伙伴的血。《广场协议》中欧美强迫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企业大量投资海外,而国内投资严重不足,以至于日本进入“失去的二十年”。只有低汇率才能救日本。

这个观点可能代表了99%中国人的看法,但是我不能认同。

僵化的,形式的,唯心的历史主义,莫过如此。

第一、《广场协议》的内容是什么?

1985年9月美国召集英、法、德(西德)、日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开会讨论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最后签署了《广场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广场协议的要求英法德日的货币同时对美元升值,而不是只有日元升值,且升值的货币中,日元并不是幅度最大的。1985-1988年,日元升值1倍,德国马克升值了1.4倍,法郎升值1.1倍,英镑升值70%,像瑞士、意大利等欧洲重要货币也都大幅升值。

第二、《广场协议》后美元的贸易赤字解决了吗?

美元贬值后的三四年里面,美国的贸易逆差继续扩大,汇率并没有实现美国最初的目的。

英德法的外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反而是日本,在美元贬值后,其一般性的商品,如食品、纺织品、金属制品等确实受到了重大冲击,但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并没有受到打击,反而有了显著增长,这不就是顺利实现了产业升级吗?

事实上,在《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反而出现了几年的较高速增长。协议签订后5年的年均经济增速比协议签订前3年的年均增速更高,前3年年均只有3.76%,后5年年均为4.98%,其中1988年还达到6.8%的相当高的经济增速。

1987年G5国家再度在法国罗浮宫聚会,检讨“广场协议”以来对美元不正常贬值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汇率调整来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的优劣性,结果是此期间美国出口贸易并没有成长,而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于是罗浮宫协议要美国不再强迫日元与马克升值,改以降低政府预算等国内经济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也就是说,广场协议并没有找到当时美国经济疲软的症结,而日元与马克升值对其经济疲软的状况根本于事无补。

第三、日元升值真的对日本没有形成重大经济打击吗?

是的。广场协议中,英法德日本身也希望自己的货币可以升值,从而缓解本国货币贬值的压力。

在美日汇率关系中,从1971年到1978年,日元连续升值八年,但是日本的发展势头完全不受影响。

本国货币大量发行,但是货币还能升值,这不就是完美的超级强国吗?

按道理来说日本压根就不用担心日元升值的问题才对。

第四、那么日本经济衰退到底是什么原因?

日本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美元贬值后日本的出口势头受到一定的冲击,日本为了保持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以及防止出现通货紧缩,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货币投放。

但是以当时日本的经济体量已经不可能高速增长,于是多出来的货币就开始超规模进入日本的楼市和股市。

同时,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

这一切造成了日本1990年代国内经济的超级泡沫,1989年起,日本政府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

由于日本特殊的银企关系,使得在泡沫破裂后,银行信贷仍能对企业提供支持。这一方面源于文化中“对员工负责”、“欠债还钱”的伦理约束,企业主动破产意愿偏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日本特殊的银企关系使得二者的利益深度绑定,银行宁愿继续给关系良好的企业继续注资,也不愿意接受企业破产。相比德法英,日本的劣质资产出清特别慢,,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第五、美国凭什么笑到最后?

我这里提供一个特殊的思路。

1990年代,全球迎来新一轮科技浪潮,信息技术行业快速发展。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全球技术周期主要由美国、日本主导,且日本以硬件创新为主。

仔细观察日美两国在这一阶段核心技术的特点,我发现日本科技尽管仅次于美国,同样处于领袖地位,但是错失了信息技术这个从1990年直到今天仍处于高速增长的赛道。

由此,美国一举把日本和德国两个主要竞争对手抛在身后,并开启了纳斯达克指数的传奇。

1971年创立的纳斯达克市场直到此时才开始真正的腾飞。

第六、如何理解汇率关系?

巴菲特在2024年致股东的信中说:格雷格和我都不相信我们能够预测主要货币的市场价格。我们也不相信我们能够雇佣具备这种能力的人。

对于汇率来说,如果低了对于出口是利好,对进口不利,虽然赚了贸易顺差,但是自己货币贬值了;高了对出口不利,但对进口利好,虽然自己货币升值了,到那时形成了贸易逆差。

对于日本这样的国家,其资源主要是靠进口,商品主要是出口,本身相当于一个加工厂,所以汇率对它的整体的影响是中性的。

所以在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的GDP和出口暴增,但是因为日元汇率极低,所以常年处于贸易逆差,这显然也是不可持续的。这个时候的日本赚钱能力很强,但是花钱也很厉害,没有家底。

除此之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如进口低附加值的原料,自己有能力加工为高附加值的商品,同样可以形成贸易顺差。

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成为经济强国的国家来说,通过产业升值聚焦高精尖,稳住高端制造,克制自己的楼市野心和资本市场泡沫的诱惑,缺一不可。

贸易战只能打压低端产品,高端产品是贸易战、汇率等外部因素无法撼动的,毕竟,卡脖子的实力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如果以为区区控制一下汇率就该可以为国运改天换命,岂不是单纯的可笑?

27 阅读:6648
评论列表
  • 2024-02-28 22:01

    你只看到汇率了,你没看到几年间日本那些美元都流出去了。几年就把几十年挣的美元花干净了。之后日本只能紧缩货币(不印日元),国内啥贷款都放不出来,房价只有下跌的份

  • 2024-02-28 20:30

    有道理[点赞]

  • 2024-02-29 23:00

    美国也没有只从汇率对日本下手啊,美国也是对日本多管齐下,对日芯片战,扶持韩国冲击日本出口,直接对日本企业制裁,这些手段都用

  • 2024-02-29 06:20

    三大核心要素:人才,系统,科技。感觉日本社会结构和运行(系统)相对僵化,导致对人才的利用,和科技的发展,出现差异(对比美国)。精益求精 vs 创新。

  • 2024-02-28 23:34

    美国能源农业发达,科技加持与美元霸权,注定不会那么容易衰败!90年后,德国得益于东欧解体和解,法国本来就重在独立,英日俄就是被汇率收割而停滞,小编居然无视汇率的重大作用,除非世界不用美元交易,现在哪个国家敢大幅升值?

  • 2024-02-28 20:35

    是这样

  • 2024-02-29 07:57

    为什么不说美元?日元汇率有啥用。

  • 2024-03-01 09:32

    汇率可不是区区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 2024-03-01 00:34

    为什么超发还能使本币升值?只能说明有大量热钱涌入。而广场协议的签署只是让日元贬值,使得外资涌入的成本更低。使国内的泡沫更大而己。

  • 2024-03-02 12:13

    先是日元升值吸引国际资本进入股市和房市,然后戮破泡沫收割国际资本,小日子比美国佬玩得溜[得瑟]

王老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