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轻信英日舍弃我国,3年后方知上当,感叹中国才是真好

协虎战争史 2024-03-27 22:12:46

1978年末,东非爆发了一场大战,乌干达独裁者阿明派兵入侵邻国坦桑尼亚,要吃掉乌坦的边境地区。

乌坦战争爆发时,阿明兵强马壮,盛气凌人,以为坦桑尼亚软弱可欺。

结果,当时的坦桑尼亚军队装备中国59坦克,开着歼7战机,背后还有解放军顾问参与指挥。坦军以空军开路,步坦协同反攻乌干达,推翻阿明,顺带痛殴了利比亚援军。

在20世纪末的黑非洲,能“步坦协同”的军队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此战让坦桑尼亚军队在非洲扬名,成为黑人世界数一数二的武装力量。

当然,坦桑尼亚军队武德充沛,全靠解放军训练,和中械加持。

打70年代起,坦国就是中国最“铁”的海外盟友之一,中国支援“坦赞铁路”,援建民用工业,还训练坦桑尼亚军队,打造了使用中械的“东非解放军”。

乌坦战争的胜利,也让非洲各国看到中国援助的成就,打开了中国和黑非洲全面合作的大门。

半个世纪来,中国都跟坦桑尼亚政府保持友好关系,经贸、军事合作十分频繁,但中坦关系其实一直有波动。

在前几年,坦桑尼亚新总统马古富力就改弦更张,坦国政府不顾几十年的感情,选择跟西方搭台唱戏,居然叫停了中国援建的巴加莫约港。

这次事件是英国和日本从中作梗,其实背后是美国操纵,想把中国赶出坦桑尼亚。

可惜马古富力轻信日本和英国,把巴加莫约港建设计划给了英日。但现实狠狠打了坦桑尼亚的脸,论起基建能力,英日和中国不是一个档次。最终,巴加莫约港计划几乎荒废。

那么在半个世纪前,中国和坦桑尼亚关系有多好?2019年时,坦桑尼亚为什么要毁约?中坦在2021年重新合作后,两国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一】中坦友谊:一段雪中送炭的故事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外交环境曾经非常灰暗,美苏两大阵营和我国交恶,半个地球对中国关上大门。为了打开局面,我国前往非洲寻找外交空间。

恰逢1960年起,非洲掀起独立浪潮,世界上一下多了几十个国家,且在联合国拥有合法席位。

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的非洲历来是大国争夺的重点,西方国家当时还想控制非洲,但当地人民深受西方殖民迫害,他们希望能走独立道路。

同时,非洲也需要外界技术、资本帮助自己发展,这种复杂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我需要帮助,但从这里得到好处再说”。

60年代,大部分国家对这种态度敬而远之,唯有中国为寻求政治空间,主动敲门。

在黑非洲诸国之中,两个国家联合组成的“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最引人注目。坦桑尼亚国旗下有两个政治实体——内陆的坦噶尼喀,沿海群岛的桑给巴尔。

这两个部分原本都属于一个民族、一个政权,古代称之为“桑给帝国”。该帝国是东非的海上贸易大国,后来被葡萄牙人、阿拉伯人征服,最终在近代成为德国为数不多的殖民地。

19世纪末期,德国将桑给巴尔地区割让给英国,从此之后的半个多世纪,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分家自立,1961年独立时也分头独立。

但无论是坦噶尼喀还是桑给巴尔,在60年代都和中国关系很好——1961年中坦建交,1963年中桑建交,1964年两国合并为坦桑尼亚,也继承了和中国的外交关系。

1964年,中国政府向整个黑非洲提出提供贷款,支持基建的建议,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立即响应。

次年起,中坦之间开始互访,周总理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互访,坦桑尼亚直言“需要东方朋友的帮助”,中国欣然应允。

说起来,坦赞两国是非洲重要的矿区,但两国交通条件很差,当时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有英国人修的公路,运量有限,且年久失修。

矿石最高效的运转方式是铁路,但坦赞境内也没有铁路。为此,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找过世界几大强国,可没人愿意接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最后只有中国接下了这个重任。

【二】西方旁敲侧击,中国诚意待人

中央认为,支援非洲,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国际封锁,增强第三世界的团结。另一方面,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和国际组织有选票,这有利于我国提升国际地位。

1970年,坦赞两国和中国达成协议,中国出人、出钱、出材料,远赴东非修铁路,这条路就是“坦赞铁路”。

为了这条铁路,中国前后修了六年,出动6万人,耗费人民币超过10亿,比中国当时一年的关税收入还多。

最终,1800多公里的铁路连通赞比亚边境的卢萨卡,以及坦桑尼亚首都,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坦赞铁路”成为两国出口矿产、农产品的主要通道,这一壮举征服了黑非洲的人心。

70年代初,我国回归联合国在内的各大国际组织,都有非洲国家在后面推动。

而在70年代这段中非关系的黄金期,中坦之间结下了最深刻的友谊。

除了贷款、修路,坦桑尼亚军队也全面依赖中国,坦军军官前往中国学习,解放军教官在坦军中训练士兵。

同时,坦军还引进了从56步枪到59坦克,歼6、歼7战机在内的全套中械,中国连卖带送,武装起了坦桑尼亚三军,这是坦桑尼亚后来打败乌干达的基础。

20世纪末期,中坦两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坦桑尼亚的铜矿、木材、农产品运往中国,中国制造的机械、轻工业产品进入坦桑尼亚。

军事上的合作,中坦之间也一直在继续,在那个年代,坦桑尼亚军人是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军校的常客。

中国经济在21世纪初腾飞后,坦桑尼亚政府还邀请中国投资能源、医药、通讯产业,数万中国人在坦桑尼亚沿海地区立足。

中资的矿场、工厂、商店、货运站给坦桑尼亚带来了经济增长,也解决了就业。2010年前,共有3-5万中国人在坦桑尼亚打拼,他们是几十万旅非中国人的一员,是中非合作的排头兵。

然而,当中非之间的合作如火如荼时,西方国家却对这一现象非常不满。因为在近代历史里,非洲是西方的后花园,非洲的资源是西方发展的廉价资本。

眼见中国和非洲和平握手搞得火热,西方人当然不爽起来。

于是,在中非合作之初,西方国家就散播谣言,说中国要掠夺非洲的财富,这一说法几十年从未改变。

在这种谣言下,非洲不少国家对中国产生质疑,包括刚果、尼日利亚,以及坦桑尼亚。

受谣言的影响,在2006年后,坦桑尼亚政府多次掀起针对中国人的“检查”。

当时,坦国移民局和警察部搜捕在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华人商人,以护照过期或者走私、偷渡等罪名将华人数十人拘禁。华人的货物被没收,每人必须缴纳数千美元的赎金才能放行。

这些行为,其实是有西方集团在后面策划,最终给中非关系,尤其是有悠久历史的中坦关系蒙上灰尘。

好在,中国政府一直以克制、忍耐的态度和坦桑尼亚政府交流,坦桑尼亚政府的有识之士也看出中国的诚意,于2010年后重新深化了和中国的经济合作。

【三】一带一路造福世界,坦桑尼亚看清形势

2013年,中坦开始合作开发首都北部的巴加莫约港,这里是古代桑给巴尔的第一大港,东非的贸易枢纽。

坦桑尼亚计划模仿中国的上海和东南亚的新加坡,把这里建设成带动国家发展的龙头。

中坦签订合约后,中国香港招商局集团投资巴加莫约港,未来7-10年投资100亿美金建设,获得巴加莫约99年的使用权。

随着基奎特总统推动这一项目,中国也将其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部分,形成巴加莫约、阿曼、瓜达尔港海上运输通道,促进中非的物流,缩短中国海上贸易线。

该计划在2015年筹备完毕,次年动工。但搞了两年后,新总统马古富力突然叫停了这个项目,他居然觉得坦桑尼亚在这个项目“吃亏了”。

马古富力是个高级知识分子,数学家出身,曾留学于英国,和英国政府的关系很好。20世纪末开始,他长期担任坦桑尼亚的工程部长、土地部长,对国家建设有自己的看法。

在巴加莫约问题上,马古富力觉得这个港口很“多余”,他认为坦桑尼亚不缺港口,不需要开发新港口,省下的钱可以拿去搞民生建设。

马古富力的这个转变,其实不是拍脑袋决定,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原来,在他上台时,英国就上门来灌迷魂汤,说英国可以支持坦桑尼亚发展经济,甚至包下巴加莫约港建设,条件是让中国政府出场。

随后日本、美国也上来一唱一和,说自己可以帮助英国一起建设巴加莫约,同样的,也要求中国必须撤离。

西方几番游说,马古富力心动了,随后坦桑尼亚政府告诉中方:巴加莫约项目必须修约,租期不可能是99年,要缩短到33年,还附加了土地使用和开发的苛刻条款。

中方一算,33年租期,连回本一半都不可能。最后双方谈不拢,中方撤离,马古富力觉得自己在大国之间完成了一次“外交旋转”,非常骄傲。

当时谁也没料到,几年过后,坦桑尼亚人又转头来找中国,并喊话:“老朋友,帮帮我们。”

实际上,在中国撤走后,英国和日本虽有来过坦桑尼亚,装模作样地在巴加莫约搞了点“装修”,但全面破土工作毫无进展。

且不说两国有没有在非洲造港口的需要,哪怕真的让英日搞这种大工程,两国连工程设备和施工队伍都凑不齐。至于美国当初说的“无息贷款”,后来根本没人再提。

巴加莫约港就这么放着,修建进度十分缓慢,2020年疫情爆发后,坦桑尼亚国内忙于抗疫,外国人也各回各家,港口建设彻底中断。

次年3月,马古富力总统突然因病去世,副总统哈桑临时担任总统。

这时候的坦桑尼亚政府,终于看清楚了国际形势——西方国家口口声声要合作,但疫情爆发,这些国家无一伸出援手,反而是中国送来了抗疫物资。

哈桑总统算了算日子,当年要不是英日从中干扰,巴加莫约港在2022年就会基本投入使用,但目前,这里现在还是一片狼藉。为此,她感慨道:

“唯有中国才能实力,有诚意建设巴加莫约。”

最终,哈桑总统决定重邀中国投资巴加莫约,国家喉舌《坦桑尼亚每日新闻》头条刊登文章《真诚的友人,中国》,细数中坦的友谊,希望中坦重启合作。

2021年,中国-非洲峰会上,坦桑尼亚外长和中方会谈,诚恳希望中方能重回巴加莫约。中方考虑后决定恢复合作,2022年开始继续投资巴加莫约港。

中方也跟坦桑尼亚算了笔账:巴加莫约港的建设要花上近10年,加上坦桑尼亚本身不出产能源,唯有农产品和矿石出口,附加值低,回本慢,这个99年的租期也是为了保本。

历经4年波折,坦桑尼亚政府彻底明白,自己被西方国家骗了很多年,也明白现实的残酷。自此,哈桑总统坚定和中国合作,加入“一带一路”南线版图,促进坦桑尼亚的发展。

中坦之间重启合作之后,在未来10到20年,两国物资运输可能扩大10倍,坦桑尼亚的出口会带动十几万人就业。

中国还打算对已经残破、废弃、分段运行的“坦赞铁路”就行维护和升级,中方出资、出人,将这条东非的大动脉重新打通,带动非洲内陆发展。

在2025年后,“一带一路”计划将基本完成布局,到时坦桑尼亚乘上中国的经济快车,将像隔壁的卢旺达、北方的埃塞俄比亚,必然开始经济上的大跨越。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中非铁路情延伸半世纪:从坦赞铁路到蒙内铁路》,王小鹏

2.《“一带一路”为坦桑尼亚迎来发展机遇》,董清风

39 阅读:29118
评论列表
  • 2024-03-31 11:57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Tigervista 回复:
    纯粹放屁,别把西方殖民者的言论当成你的人生信条。
    用户17xxx10 回复:
    中国的概念是:朋友内涵包括利益,也有无利益相关的朋友。西方的概念是:利益大于朋友,不能一起就餐的,就是餐桌上的菜。
  • 2024-03-31 15:07

    畏威不怀德的家伙们,就不能施恩,只有大比兜他们才懂。

  • 2024-03-31 19:45

    没有永远的共同利益,更没有永远的朋友

  • 啧啧啧...

  • 2024-04-04 08:45

    让他去,让他彻底醒悟后,后悔一辈子去。任何国家后悔后的再合作必须先驻军,后合作。

  • 2024-03-31 21:30

    两头通吃有什么不好呢?小国夹在大国中间左右逢源才是生存之道。

  • 2024-04-13 10:34

    所有在小国长期的投资项目必须附上驻军保护条款才能长治久安!

  • 2024-04-17 12:36

    客观来讲坦桑尼亚的做法也没毛病,小国弱国就得见风使舵反复横跳才能生存下去

  • 2024-04-01 16:47

    这些人种不得深交

  • 2024-04-03 12:35

    只能说反复无常

  • 2024-05-07 03:41

    也好,丢了一个包袱!!!

协虎战争史

简介:用通俗的语言,科普战史故事、武器装备,传播军史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