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专家为大力推进“肠癌源头防控”的落地提出重要建议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4-23 19:16:51

日前,有权威媒体刊登了《肿瘤防治宣传周|远离肠癌应大力普及开展源头性防控》一文,文中关于肠癌源头性防控的观点独到新颖,为打破肠癌连年激增的严峻现状提出了新思路。

很快引起了众多权威媒体和专家的广泛关注并转发,迅速火遍全网。

近日,提出肠癌源头防控建议的国家医用微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微生态医疗专委会副主委、山东省微生态主委、山东省肿瘤微生态临床研究专家组副组长崔云龙教授,就如何加速“肠癌源头防控”的落地,又提出了三条重要建议:

1、大力开展人体微生态科普教育

针对广大民众,甚至有些医生也不了解肠癌发病最初的源头是菌群失调、酪酸菌匮乏等造成肠易激、慢性腹泻、便秘、便臭等肠病,并由于未及时对因治疗造成久治不愈而使肠粘膜炎症增生为息肉,为肠癌的高发埋下了隐患的现状。建议,落地的首要举措是应大力普及人体微生态知识,拓展认知,提高国民的肠道健康素养,才能避免或不重视、或滥用药误治,把肠道小病或拖成、或治成大病而悔之晚矣的局面。

图片来源:新华社

2、将肠癌源头性防控纳入国家癌症防治行动

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癌症防控,并大力倡导做肠镜与息肉切除、开展基因早筛查、早诊断、早手术等措施,以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从肠癌2020年较2015年发病率激增了44%,死亡率激增了52%的数据可知,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并没有逆转肠癌高发的局面,折射出尚没有认识到肠癌发病的根源并开展源头性防控。因此,建议国家将肠癌源头性防控纳入国家癌症防治行动,并大力宣传、推进落地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重视,才能早日扭转目前肠癌高发的严峻局面。

3、将人体微生态学纳入医生继续再教育必修课程

由于微生态医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所以,广大医生并没有上过人体微生态的课程,自然也就不知道共生在我们肠道内的种类超过2000多种,重量超过1.5公斤,数量比我们人体自身的细胞数还多了10倍,超过百万亿的庞大菌群构成的微生态王国,已被国际医学界认为是人体的第九大系统--微生态系统。更不了解人体免疫力的75%以上是由人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决定的,它们不仅决定着肠粘膜的再生修复、肠功能的正常与否,还决定着代谢与胖瘦,更令人吃惊的是还决定着肿瘤化疗、PD-1疗法等的治疗效果,甚至心情与智商也被肠道菌群影响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实,目前临床上找不到病根的至少50多种大病慢病的发生都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如肠癌、肠易激综合征、帕金森、抑郁、自闭、糖尿病等等。因此,国际医学界认为快速发展的微生态医学,将给医学和人类健康带来一场革命。但如上所述,由于微生态医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所以,广大医生在大学里并没有系统学过,自然也就在认知上受到了制约。为此,建议,将人体微生态学纳入医生的继续再教育必修课程,以拓展认知,避免因不了解人体微生态而影响诊断及治疗,使就诊的肠易激、慢性腹泻等患者能得到对因有效治疗,早日康复,自然也就远离了因久治不愈而造成的息肉丛生以及恶变了。

崔教授基于三十多年对人体微生态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提出的大力推进“肠癌源头防控”落地的三条重要建议,为加速“肠癌源头防控”的落地,指明了路径,值得高度重视。

1 阅读:391
评论列表
  • 2023-04-24 13:49

    不去去抓食品安全的源头。

  • 2023-04-25 10:07

    吃益生菌2个月没用怎么说?

中国经济时报

简介: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时报创刊于199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