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史料」日清战争前夜的朝鲜半岛

赫歇尔 2023-12-18 21:22:28

译自参考资料

海野福寿『日清・日露戦争』集英社〈集英社版日本の歴史18〉

糟谷憲一 著「朝鮮近代社会の形成と展開」

武田幸男編集 編『朝鮮史』山川出版社〈世界各国史2〉

1884年,为应对开化派发动的政变,朝鲜大臣沈舜泽请求中国出兵,营救国王及闵妃。清军最初没有出动,因为朝鲜高宗希望清军保护日本特使,避免中日军队冲突造成混乱。

然而事态的发展迅速,清军统帅吴兆友在与袁世凯协商后,决定于12月6日率部攻入汉城昌德宫。

袁世凯要求觐见朝鲜国王,开化派大臣金玉均回答说,袁世凯自然可以见,但不可以带兵前往。

下午14时刚过,吴兆友率500人从宣仁门发起进攻,袁世凯率800人从敦化门发起进攻,从下午3:00左右开始,中日双方开始枪战。此时,袁世凯明确表示,攻击的目标不是日本士兵,而是朝鲜叛军。

守卫皇宫的400名朝鲜士兵经验不足,武器装备简陋,所以守卫宣仁门的士兵一下子就逃走了,其他地方的守军也旋即溃散,清军持续追击。结果,在昌德宫内的150名日军被迫与1300名清军作战。

但日军作战奋勇,伤亡1死4伤,而清军则伤亡53人。许多清兵只是到达战场,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而是忙于放火烧毁王宫洗劫财物。

然而,日军兵力有限无力保卫昌德宫,最终被逼到了宫殿的一角。日军统帅向上级承诺,他们虽然在数量上逊于清军,但在战斗中并不处于下风,一定会击退清军。清军包围圈收紧,朝鲜国王和王后逃跑,日军最终下令撤军。

金玉贤建议国王前往仁川避难,但遭到拒绝。日军于晚上19时30分左右从昌德宫后门逃出,返回位于汉城日本公使馆。

朝鲜大臣朴泳孝、金玉贤等其他九名官员也一起逃亡日本公使馆,但洪英植和朴泳教留在王宫,被清兵杀害。

清军于12月7日至10日将高宗控制在军营中,在此期间向高宗发出讯息,建立了临时政府。他下令改写4日至6日的记录,并弹劾金玉贤等人。

在日军撤回到公使馆之前,汉城就陷入了混乱。钟路附近的大部分商店被清军和朝鲜暴徒破坏和抢劫,日本人的房屋也被洗劫一空。

大规模撤离的日本人在多处遭到袭击,包括妇女和女童。一名在汉城旅行的日本陆军上尉和29名没有在日本公使馆避难的居民被朝鲜暴民杀害。

日本公使馆里挤满了260人,其中包括日本撤离人员,但没有足够的食物让他们留在那里……

因政变未遂而死里逃生的金玉均、朴泳孝等9人逃往日本,其中徐光范、徐载弼等人前往美国。叛逃的金玉均在日本各地流动,包括小笠原群岛的父岛和北海道札幌,但遭到日本政府的冷遇,并对他的东山再起计划感到绝望。

金玉均还前往中国上海,试图说服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争取支持。然而,44岁的金玉均在上海被朝鲜国王派出的刺客洪钟宇刺杀。

译自参考资料

海野福寿『日清・日露戦争』集英社〈集英社版日本の歴史18〉

糟谷憲一 著「朝鮮近代社会の形成と展開」

武田幸男編集 編『朝鮮史』山川出版社〈世界各国史2〉

0 阅读:764
评论列表

赫歇尔

简介: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国际关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