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落”的城市,是“三国故地”,还有铜雀台,但知道人不多

毛豆皮了 2024-03-20 19:22:16

临漳现在是县,它在河北邯郸境内,位置在河北最南端。周边和魏县、磁县、成安县、安阳县接壤或相邻。临漳面积不大,只有744.06平方公里,大小和上海市区面积相当,但比新加坡要多大点。

都知道洛阳、西安是古都,但临漳也是古都之一。尤其在三国到南北朝这段时间内,邺城一直作为首都的承载者。这地方孕育了建安文学,小时候常背的《观沧海》、《龟虽寿》、《洛神赋》、《七步诗》等,都是那时候的作品。代表人物是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等。能想象,当时邺城这地方,文化和政治是相当发达的。

据记载,铜雀台是曹操叫人造的,这是曹操主要的活动场所,经常在这里宴请宾客,和文人墨客聚会,互相探讨文学创作。铜雀台外形修建的高大壮观,还有军事防御功能,设置有箭楼、护城河等,还有制高点能观察敌情。这地方被称为“三国故地”,也是因为三国时期曹操经常在这里活动。

临漳被称为“六朝古都”,是在历史上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这六个朝代的都城。这些都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先后成立的国家。邺城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里是战略要冲,自古就是连接山东与西北、中原与幽燕地区的交通要道,享有“天下腰膂”之称。

邺城这名字还能联系到齐桓公,那说明邺城这个名字至少是从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了。春秋时期各国打的厉害,霸主齐桓公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要找个好地方造根据地,当时这里不仅位置好,还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

当时北方戎狄等民族常有南侵行为,邺城位于中原与北方边疆接壤地带,建城有助于防御来自北方民族的威胁,维护边境安全。邺城这地方就是不二之选。“邺”在古代有大业所居之地的意思,这对古人来说是极好的寓意。这名字之后一直在用,在西晋时期为避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将邺县改名为临漳县。

现在的临漳县,在河北最南端,面积752平方公里,全县人口在77万左右。虽然没有祖上这么辉煌,但也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首届省级文明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现在是能够利用自己的交通便利,开拓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自身还打造了多个公园和绿地,形成了生态水系,被誉为“公园中的县城”,并实施了多项重点工程,提升了城市功能。

农业是这里的根本,年产优质粮食近60万吨,农业园区被评为省级农业园区,同时生猪养殖和獭兔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良好。目前,临漳的主要指标增速都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发展态势还是很不错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