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倾家荡产吃靶向药延长生命值得吗?答案背后都是心酸

39肿瘤 2024-04-07 09:45:30

刘姨今年58岁,家庭和谐子女也成家了,本应顺利的度过晚年,却因为一纸体检报告单,面临生死抉择难题。

原来她年初单位体检的时候查出了肺癌,而且是晚期。

医生解释她的情况普通治疗已经没什么用了,只能试试靶向药治疗,但这种药价格很贵,一个月可能就要花十几万。

她知道,就算花了所有的积蓄加上子女的支持,也就能治个大半年,后续就没办法了,但这样砸钱进无底洞真的值得吗?

一、癌症晚期,砸钱吃靶向药延长生命值不值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林丽珠表示,很多晚期癌症临床患者都面临着该不该“全力一搏”的问题,因为药效并不是百分百能控制住病情的,有的人可能钱花了,病治了但人还是没了,但也有人因此获得新生。

林丽珠医生曾分享过这样两个案例:

①父亲高龄患癌,儿子花了十几万治疗后又再次复发,而后续治疗需要用到昂贵的靶向药,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加上儿子一家还背着房贷,家属纠结了很久。

最后还是选择奋身一搏,把全家的积蓄都用上了,还借了十几万的外债,结果父亲治疗100天后还是不治身亡。

②53岁的老马因为肝癌晚期,再复发后无法再通过常规手段治疗,医生提出可以用靶向药物“搏一搏”了。

老马觉得之前花了这么多钱也没控制住,想说没必要再“尝试”,怕家里人经济压力太大,甚至想就这样死了算了。但家属却不同意,坚决继续治疗:“钱没了可以再挣,人走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然而幸运的是,他仅仅坚持了3个月的靶向药物治疗,病情竟然真的得到控制。

如今3年存活期已过,他的病情仍然较稳定。他很庆幸当时家里人“放手一搏”,为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类似的案例可以说每天都在上演,昂贵的靶向药成为很多癌症患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治还是不治?值不值得“搏”?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其实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而且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搏”输了人财两空的后果。

对此林丽珠教授表示,靶向药不是所有癌症类型都适合,它只针对某些合适群体的肿瘤患者有疗效,选择用药前一定要先算账,怎么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是每个患者需要考虑的。

建议遵循药物经济学原则,综合未来生存期、生存质量以及患者安全以及最终成本-效果比等因素,全面评估治疗方法的优劣后再做选择。

临床上很多肿瘤晚期患者都有一种“治愈”执着,林丽珠认为,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治愈不应该成为目标,明确肿瘤现状以及最优预后选择,根据身体承受能力以及家庭经济实力,在保证生存质量的同时减少家庭负担更重要。

二、击垮无数家庭的靶向药,为什么不能降价?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靶向药是什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健解释:

如果把癌症和靶向治疗放在对立面作战,癌症的军事基地就是致癌位点,是癌细胞有生力量的源头,而靶向药就像“生物导弹”,可以精准找到致癌位点,在不伤害周围正常组织的同时,实施个性化打击。

相比于传统治疗手段,靶向药在保证良好疗效的同时,又能够减少副作用,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

但张健医生也提醒,靶向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用,靶向药只对特定致癌位点有效,就像钥匙和锁头,匹配上才能解锁。

所以,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前,要通过基因检测明确癌细胞的突变类型,是否存在对应的靶点。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靶向药这么贵?这里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解释:

1、研发成本高

任何药在面世前,都经过了很长的研究发现、筛选、优化合成、临床实验等步骤,这里每个步骤都是成本,而且有的药可能要耗费10-15年时间才能落地,耗费数10亿美金以上,一旦任何一个环节没跟上,都可能血本无归。

2、销售和流通成本贵

很多靶向药是进口药物,销售价格中包含了引进国内要缴纳的进口关税、增值税,以及药物的推广、运输以及层层分销加价。

3、审批成本

不是所有的药一面世就能临床应用,往往需要经过临床试验后才能审批通过,而这个过程产生的成本也会加到药费里。

三、靶向用药的四大误区,千万别踩“坑”

虽然靶向药在某些肿瘤中疗效更快更好,副作用也更小,但并不代表可以乱用。

抗肿瘤专科临床药师董俊丽表示,口服靶向药也有不少“禁忌”,以下注意事项一定要了解:

1、用药不规范

靶向治疗用药过程中,需要定时定量使用,如果出现少服或者漏服,一定要在12小时内补上,如果超过12小时也不用补了,否则就是过量用药,也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盲目跟风

很多癌症患者听说靶向治疗治疗效果好,就习惯性跟风,但实际上靶向药不是人人适合,如果不适应症状盲目补充,不止效果没有还可能出现副作用。

3、吃药不忌口

靶向药服用过程中需要远离西柚、石榴、杨桃这些水果,因为这类水果中含有的物质会抑制肝脏中CYP3A4酶活性,不利于靶向药发挥疗效。

4、不按时监测用药

靶向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用药反应,以防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比如常见的皮疹、高血压、蛋白尿、出血、乏力等,严重甚至可能引发肝损伤。

定期监测身体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手段,避免造成新的风险。

尽管靶向治疗已经在临床上表现优异,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继续研究解决,随着药物研究不断更新迭代,相信未来也会出现更多好的治疗手段,让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更有保障。

参考资料:

[1]《每月自费从5万到3000元……已入医保的癌症靶向药清单!》.深圳医保.2022-02-18.

[2]《关于靶向治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广东发布.2022-04-16.

[3]《肿瘤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医生告诉你真相!》.健康时报.2023-04-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0 阅读:327
评论列表
  • 2024-04-07 18:41

    农民吃不起靶向药,这个问题谁也解决下了

  • 2024-04-08 00:42

    面对癌症晚期,倾家荡产吃靶向药延长生命,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对生命的坚定守护

  • 2024-04-07 15:01

    老年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亟待解决,子女不赡养、养老院资源紧张,让人深感担忧

  • 2024-04-07 13:21

    癌症晚期患者的心酸抉择,靶向药的昂贵价格让生死抉择更加艰难

  • 2024-04-08 05:48

    现在癌症病人越来越多。得了癌症倾家荡产。国家怎么能从源头抓起。找出原因。让大家少生病。不生病。全民健康!

  • 2024-04-07 18:03

    有谁吃靶向药治好了癌症的?

  • 2024-04-07 18:36

    医生最爱听的话是家属说钱可以赚,命只有一次。

39肿瘤

简介:39健康网肿瘤频道,防癌、癌症相关研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