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称或将放宽标准允许中企投资,还有企业敢去?如何向中国学习

照理拍案 2024-05-12 13:22:5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全球一枝独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原因自然很多,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很重要,就是40年来我们都一直坚持引入外资这个基本的政策。尤其是过往十几年间,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大型外资的引入,使得我国两大产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个是我们引入苹果一个是我们引入特斯拉,我们经常说这两次外资的引入绝对是一种双赢。

苹果今天在手机行业的地位是人所众知的,谁能想到一个从来没有造过手机的企业突然造了一款手机最后就统治天下了,今天所有手机的样子几乎都是初代iPhone的样子。而另一方面特斯拉的成功更为耀眼,要知道在特斯拉选择在我国上海建立超级工厂之前,马斯克最大的困扰就是产能不行,它有雪片般的订单,但是它没有足够的产能,所以马斯克经常说特斯拉下个月就要破产了。

然而自打在中国建立超级工厂之后,产能上的瓶颈被彻底解决,马斯克也被推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所以很显然特斯拉正是在中国建立了生产线建立了超级工厂,才真正成为全球电动车的霸主。而另一方面,在我们成就了两个美国伟大企业的同时,我们也真的使我国的手机行业和电动车行业发生了根深蒂固的变化,这两条鲶鱼被引进之后,成功地撬动了两大行业。

而美国的设计加上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真的是独步天下的,10多年前谁能想到中国国内的手机市场,除了苹果之外统统都是国产手机,外资手机真的一杯羹都分不到了,甚至我们大量的手机还走出国门。5年之前,谁能想到有一天我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今年我们的汽车出口有望超700万辆,明年有望超1000万辆,而谁又能想到我国的电动车渗透率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超过50%了,我们已经真正迎来了新能源时代。未来买电动车是主流,而买燃油车成了小众的行为,而到今天为止全球三分之二的新能源车都是我们生产的。

甚至前两天欧洲还有媒体评论说中国你太不像话了,你凭什么在欧洲市场卖的电动车的售价是国内的两倍以上,你这不是欺负人吗?拜托欧盟前一阵子还要搞反倾销调查,他们还要说中国正在大把的往欧盟倾销便宜车以图抢占市场,可是你看看我们在欧盟卖车的售价已经是国内的两倍了,你见过这样的低价倾销吗?那么请欧盟给我们拿个主意,我们到底是要卖高价车还是要卖低价车,怎么两头都不行了呢?是的电动车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霸主了,而很显然这两大行业的成就都是因为我们持之以恒地引入外资。

所以咱们的邻邦印度就一直特别想学习我们,印度也清楚它和我们一样有着14亿人口,但是它的人均GDP大概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它如果想在经济上追赶中国的话,那么它也要大把的引入外资,所以莫迪过往10年执政确实通过了很多法案,邀请跨国公司到印度来开生产线到印度来投资。可问题是咱们也知道印度先天不足,比如说马斯克上个月本来都讲好了,要到印度去访问要到印度建他的超级工厂,可是到最后马斯克突然改变主意了,不去印度而来中国了,为什么?马斯克非常清楚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尤其是中国工厂的巨大产能,所以印度那个事可以往后放一放,不太着急,中国市场却是必须来抢的,否则中国国产电动车真的有可能把特斯拉挤出去。

而另一方面印度在引入外资这个问题上其实犯了非常大的错误,印度固然希望引入欧美的外资,但是以印度经济的现状,实际上它引入大量的中资是更为合理的,为什么?咱们都知道,印度虽然有14亿人口,但是印度的消费市场非常小,印度的人均GDP连我们的五分之一都没有,特斯拉这种车在我们这卖20多万就算是个中档车吧,中产阶级家庭都买得起,可是在印度加上关税,可能要卖四五十万,妥妥的奢侈品,印度普通老百姓怎么买得起?

所以相对廉价的中国手机、中国电脑、中国家电、中国电动车本来应当是更为便宜的,尤其是大量的中国企业其实早就想到印度去投资了,我们也想做产业转移,毕竟印度拥有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如果中印双方能够很好的结合的话,那么在亚洲打造一个中印领衔的雁行模式,也是很有可能的。可是印度在引入中资问题上是非常的不自信的,前几年印度甚至通过了一个相关法案,说所有在陆地上和印度接壤的国家如果要到印度投资,那么各个邦是不可以批准的,必须拿到中央政府层面来批准,这个法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对着中国去的。

在陆地上和印度接壤的国家没几个,那几个小国有什么投资能力吗?当然没有,所以印度这个法案就是要阻止中国企业到印度投资,而且印度不但阻止新的投资,对以往的投资也不断的打压。过往这几年,中国手机公司在印度吃了多少苦大家都清楚,本来我们凭借自己的产业优势已经拿下了印度手机的半壁江山,多个企业在印度耕耘多年好不容易赚到点钱,结果被人家印度盯上了。

印度一方面眼馋中国企业赚了这么多钱,另一方面对中国又有极强的警惕心嫉妒心,所以中国的每一个在印度发展的手机企业都遭到了印度政府的刁难,要不然把你的人抓进去,要不然把你的银行账户查封,总之中国这些手机企业在印度就没好日子过。说实话这还是不错的,大家记得两三年前吧,印度政府更是在一夜之间封杀了超过200个中国公司生产的手机APP软件,很多公司是血本无归。在印度经营多年,好不容易事业上了正轨了,软件的下载量不断攀升了,结果人家一夕之间把你软件都给封了。

从这一点上看美国政府相对还讲点道理,美国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好歹给了快一年的时间,而印度政府一天都不给你,今天下令明天你那个软件就得下架,这样一个营商环境谁敢去投资?这也难怪印度在过往20年间被称为“跨国公司坟墓”,不光中国的大量企业在印度没吃到好果子,欧美那些也没吃到。对于大把的跨国公司来讲,他们到印度投资要不然就是水土不服赚不到钱,印度人那个状态咱们也清楚,虽然他劳动力便宜,但是他劳动力质量极差。

而另一方面你好不容易赚到了一点钱,很有可能就像中国手机厂商一样被印度政府盯上,赚到钱你也拿不回去,我要给你没收掉,甚至印度政府向中国企业提了一个非常无理的要求,说你们如果想继续在印度生存下去,那么就请你们把所有的高管统统换成印度人。当然也有很多人问,既然印度人都这样不待见咱了,咱为什么要到印度投资呢?这不还是考虑人家有挺庞大的市场,而且近些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还不错,我们还是想着双赢的,关键是印度人他想不想双赢?

6月份印度大选就要结束了,莫迪老仙可以很顺利得开启他第三个任期,所以印度似乎在投资方面有了点松动,最近印度高官就表示说莫迪开启第三个任期之后有可能印度要放松对中资投入的准入制度,毕竟印度国内也有大量的企业天天叫苦连天,他们本来和中国企业都谈好了,中国企业过来投资带来资金带来技术,在印度生产可以让这些印度企业也赚到大钱。但是就是因为政策原因,这个投资进不去,印度人我觉得他始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一国要发展经济一定要勇于接纳外资。

40多年前咱们是怎么做的,我们说欢迎“剥削”欢迎外国企业来我们这儿赚大钱,一辆桑塔纳在巴西卖7万在我国卖18万,我们不知道人家赚钱吗?我们当然知道,但问题是他们过来赚钱的同时,我们的产业也能跟着提升,我们走的是拿市场换技术的道路,而不是像印度那样,人家的鸡刚能下几个金蛋你就杀鸡取卵。

公理公道的讲,印度经济在过往10年间攀升的也很快,甚至莫迪下一个5年任期之内,印度经济真的有可能超过德国超过日本,来到全球前三,但是当然它这个第三名和我们这个第二名总量上的有四五倍之差。但是印度如果真的想奋起直追学习中国经验的话,我觉得你真得好好向中国学学如何利用外资并善待外资,商业从来讲究的都是双赢,一个跨国企业到你这个国家来投资,如果你让人家赚不到钱或者赚到钱拿不回去,那么以后还有谁敢再来投资?

而另一方面,印度如果此番真的放宽中资准入的话,那么还会有多少中国企业敢到印度投资呢?毕竟中国手机软件厂商,中国手机厂商的前车之鉴教训是极为惨痛的。对于印度来讲它还应当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信任比黄金还重要,如果此次它真的再放大把中国企业进入的话,那真的要给这些中国企业做好服务,让这些中国企业能够赚到钱,那么继而才会有更多的投资进入,中印两国携起手来经济才能共同发展。反过来讲,如果你过个三五年,再搞这个杀鸡取卵的把戏,再封掉中国的软件,封掉中国企业的银行账户,那么恐怕以后别说中国了,其他国家的外资又敢再进去吗?

0 阅读:0

照理拍案

简介:讲大千世界,法古今完人,忆陈年旧事,启万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