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大嘴巴,智己刘涛为什么成为不了李想?

车圈纪事 2023-10-05 06:06:58

国营大厂最该学理想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而不是嘴炮营销。

智己和理想,两家看似无甚瓜葛的企业,CEO对外展现的性情颇为相似。智己CEO刘涛和理想CEO李想,在微博上都是大嘴巴形象,喜欢怼天怼地怼同行、标榜自家产品“前所未有”、“XXX价位内最好”。

被刘涛炮轰过的同行包括BBA、特斯拉。他还曾提出理想特别巨大的屏幕,并不能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

李想更是在微博上各种怼,明确“回敬”过李一男、杨学良,内涵友商销量三瓜两枣,暗指某品牌买水军,甚至在回应增程式电动车遭到的质疑时,连续用了三个国骂。

现如今看,智己与理想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只有9.3万粉丝的刘涛,相比有222.6万粉丝的李想,还达不到车圈的“顶流”。究其原因,一个总想教育市场,另一个在尽可能迎合市场,自然受到的市场待遇不同。

“网红车”未成,市场表现平淡

十一假期期间,各汽车品牌也没有闲着,纷纷公布9月份销量。智己汽车却没有动静,不光9月销量,8月与7月月销数据,智己官方渠道也未宣布过。

不过在10月3日,智己官微公布,售价打入23至30万区间的LS6,盲订数量已突破2.5万。对比竞品,这一数量并不算多。9月30日,问界宣布M7在18天内大定数量超过3万台。小鹏G6在不到一个月间,盲订数量也曾突破3.5万辆。

根据太平洋汽车数据,今年以来,智己月销量基本维持在2000辆左右,7月和8月月销分别为1722辆,1803辆。

在售车型只有两款的智己,和去年不过千的销量相比,处境好转了不少,但旗下车型距离刘涛所说的“网红车”、“宝藏车”仍有不少差距。

目前,智己在售车型只有轿车L7和SUV LS7,进军下沉市场的LS6 10月12日才正式交付。LS7目前仍是智己的主销车型。

在诸多新势力中,月销不足2000的智己当前的市场表现只能说平淡,比LS7售价更贵的蔚来ES7、ET7单款车还曾达到过月销破4000,更别说和月销破3万、进入新势力头部阵营的理想比。

智己成立于2020年12月,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其中上汽持股54%,阿里巴巴持股18%。该品牌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挂帅亲征、上汽总裁王晓秋任董事长,在上汽内部,智己被命名为“一号工程”。

虽说挂职的领导诸多,但最能代表智己发声的还是刘涛。甚至在智己没红以前,刘涛就因出位言论在车圈小红了一把。去年的成都车展上,作为智己联席CEO的刘涛为L7贴上“宝藏车”的标签,并且解释道:“宝藏就是下一个网红、下一个爆款的意思。”

以最近半年最高月销不过338辆的成绩看,L7实在难以担起“网红车”之名。

在2022年12月智己LS7见面会上,刘涛宣传该款车“视野前所未有、空间前所未有、驾控前所未有,智己LS7将会是‘全视界’最好的SUV”……

对于即将上市的LS6,刘涛更是直言“LS6 是百万以内无敌手的 6 系产品,并给到用户最尖端的技术和最合适的价格。”    这种宣传论调,特别像是受到李想的启发。2022年6月,理想L9上市时,李想对其“500万以内最好SUV”的宣传语刷遍了汽车圈。

希冀加快拓展,出位言论出圈

在宣传新车时候时大放厥词,在汽车圈并不少见,毕竟作为新品牌,语气不夸张,很难引来关注度。

真正让刘涛“出圈”,成为国营车企中“网红高管”的,还得是他对友商的开炮。

新势力中价位与智己接近的蔚来和理想,都遭到过刘涛的评点。他曾指出“理想L9开起来像是老款GL8,现在车企精力偏离了产品本质的需求,产品应该解决用户真实的需求而不是炫技,比如使用特别巨大的屏幕”。

谈及与智己贴面竞争的蔚来,刘涛更是扬言,L7 PK蔚来ET7,没有输面。“虽然短期内可能没有卖过蔚来ET7,但最终一定会卖过它,核心来自于产品。”

在去年3月一次媒体沟通会上,刘涛更当众发话“决定花40万元买燃油车的用户,其实是很无奈的,或者说是很悲惨的。很奇怪年轻人为什么还沉浸在BBA创建的传统价值体系里。”

刘涛怼对手最引发争议的,还属去年11月针对潮州市特斯拉失控,造成两死一伤事件,刘涛发微博指责特斯拉“信口雌黄”、“傲慢冷酷”、“草菅人命”。

或许是意识到警方尚未对该事故做出判定,“草菅人命”一词用得过重,刘涛最终还是删了这条微博。

刘涛曾经公开承认,希望通过更多出圈的方式加快智己的市场拓展速度和质量。大嘴李想也曾在微博上说“不管是好的关注还是坏的关注,没有这么多的关注,哪来越来越多的客户到店量”。

殊不知,出位言论的确能给品牌带来关注度,但玩口水战需要精准把握尺度,少一毫火候未到,多一毫又容易引火烧身。李想对外形象看似张扬,但怼对手也有分寸,指责某品牌买水军并没点出是谁,魏派蓝山发布会踩着理想L9营销,李想微博回应的还是很含蓄。

创立汽车之家的李想,在搞噱头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专业的。加上曾经成功创业过两次,李想其人本身就自带流量和光环。

反观刘涛个人经历,1997年毕业后就加入上汽集团,虽说做过荣威市场运营总监、上汽乘用车产品规划总监、上汽集团质量和经济运行部副总经理。但论个人知名度,远不及李斌、李想。况且国企公司打口水战很难,因为母公司就没有这种文化。

忽视用户需求,卖点不被买账

刘涛最该学习李想的,不是借出位言论营销,而是用户洞察。

对眼下新能源市场的消费导向,刘涛曾直言“新能源汽车被‘蔚小理’、特斯拉带了很多年节奏。”比如在动力和操控等方面作为汽车基本的要素,被早期新势力们忽略。

被刘涛屡屡提及的操控性,也就成了智己的核心卖点,“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调教,顶级底盘硬件、倍耐力高性能静音轮胎、毫秒级响应CDC电控减震器”经常出现在智己的宣传稿中。

和刘涛死守智己操控性的卖点不同,李想几乎不谈操控和技术参数,只谈使用场景。换句话说,刘涛是把我认为好的说服教育你去接受,李想是研究你想要什么,然后尽可能塞给你。

“开起来像船”的理想车型,的确没什么操控性可言。但主打操控性的车型,在中国仍然是一个颇为小众的市场。就连宝马5系、奔驰E级来到中国之后,也选择牺牲操控性,底盘变软,尺寸加长。

讲技术、讲参数,多数国人听不懂,也没有兴趣了解,优质底盘带来的空间压榨也让诸多国人不舒服。可是车身尺寸大,内含冰箱彩电大沙发,二排腿托脚托小桌板一应俱全,这些卖点却很直观,更有冲击力。

刘涛无法理解的理想车型二排巨大屏幕,正是把小朋友牢牢定在座位上的神器。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李想说“懂消费者”并不吹牛,中年有娃家庭的出行需求被他拿捏的死死的。

不过,话说回来,抛头露面最多的刘涛并不是智己的话事人,他上面还有资历更深的另一位CEO蒋峻、智己汽车董事长王晓秋,上汽董事长陈虹。智己总想“教育”用户,忽视用户需求的风格,可能并非出自刘涛决策。

反之,李想是理想产品路线、战略制定人,也是理想一旦发展不利主要问责人,但刘涛之于智己并不是。

0 阅读:2

车圈纪事

简介:观车市风云,品车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