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突然大涨30元,是“回光返照”?2023年12月26日玉米行情

秦令芦苇 2023-12-26 02:38:39

好收不好卖,好卖不好收,短短10个字,简明扼要地把近一段时间市场行情概述的非常清晰。落价的行情,烘干塔和贸易商想不收粮都难,农民抢着卖,但自己卖粮也费劲;涨价的行情,烘干塔和贸易商卖粮基本都有利润,再想低价收到粮,农户让你可望而不可即。

所以说,如果今年烘干塔掌握不好节奏,玩不明白这个市场,照样进坑;如果今年农民不会在涨涨与落落的行情中把握卖粮节奏,照样有一批人进坑;能有多大的坑呢?没多大的坑,虽然不能让你破产,但心里不舒服。

农民老铁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2月26日,从12月20日开始,东北港口三天涨了三分钱,也就是说三天时间涨了60元,这波玉米期货的上涨接近100点,让一些在期货点价买粮、卖粮赚个盆满钵满,而从昨天开始,港口收购价格有点泄气,玉米期货再次下跌。

导致港口有人想抬高价收粮,也开始秃噜了,有人还想收粮,但也开始发慌,如果有的区域农民体现出涨价的行情,可以选择卖粮了,还是那句话,卖与不卖自己定夺,自己的粮自己做主。

当下市场中太多人仍然拿“需求不好”作为不涨价的因素,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南方大型采购主体(养殖、饲料企业)的采购节奏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不论是价高还是价低,一直在小批量备货的路上。

而当前市场中最急需备货的主体是南方中小型贸易商,所以东北的烘干塔和贸易商短短几日内体现出了频繁采购“需求大增”的现象——两种不同采购主体,两个市场共振作用下的结果。#玉米#

这个需求的增加又因为东北烘干塔和贸易商前期恐慌情绪,导致大家手中余粮较少从而引发涨价卖粮行情,所以说,这波涨价是涨给粮商的,而不是涨给农民的。但涨价的行情再一次让东北的农民惜售情绪变浓。

不对呀!东北港口每天的汽运到车辆根本没有多少,南方用粮企业根本不够用啊,哪里体现出需求好呢?朋友!不要忘记了,港口不仅有汽运的支撑,还有火运呢!东北从新粮上市后的火运粮一直源源不断的供给港口,这些头部的贸易商基本能顺价到港有利润。而小型烘干塔和粮商受制于货运线路和量级的限制,基本都是汽运,但汽运到港又都微薄,所以汽运的量级看起来很小。

啰嗦了这么多,其中心思想就是市场一直有需求,只是这种需求因为采购方和收购主体都不主动大量的建立库存而产生的幻觉罢了。

由于涨价的情绪和预期一浪高过一浪,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深加工门前到车量骤减,倒逼着深加工开始涨价,而昨天吉林松原嘉吉突然“大涨”30元,让农民看涨的情绪和氛围更加的浓烈,仍就不看好市场的主体只能“嗤之以鼻”,这种上涨只是“昙花一现”,甚至可以说是“回光返照”,早晚都给你跌回去,高兴个啥呢?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玉米落价何时底,等到冰雪融化时。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的态度,市场也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一、市场仍旧一致性看落(正方)

A:现在港口是涨不动,南方采购商不涨价,基层的农户不卖粮,一直处于博弈,如果这么憋着,农民手中的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把自己卖粮的时间在一点点压缩,后期大概率会形成一个大坑,这个大坑能有多深,谁也不知道。

B: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整体的卖粮进度才在三成左右,走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才走这么点量级,而且今年由于全国玉米的总产量要高于常年,换言之,剩下的所谓七成粮的基数也在变化,这么大的量级为未来玉米价格的下跌埋下了伏笔。

C:养殖业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深加工企业的消耗量级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养殖产业中的生猪,特别是散养户的产能出现了大幅度的缩减,而蛋鸡明年也要面临去产能的态势,牛羊等更不用说,也在处于去产能的过程中,所以对于玉米的需求相对一定会减少。

D:整个市场情绪不管是宏观面还是微观面,对于价格的预期都保持相对非常的谨慎,害怕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踩坑,企业随用随采,港口宗旨就是做贸易,有订单就收购,没有订单就压价收或者观望,烘干塔和贸易商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大量做库存。

二、玉米市场未来可期(反方)

A:需求的减少和产量的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需求真的好,玉米价格也不会跌得这么惨烈,价格已经实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换言之已经属于超跌的行情,而且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还想要跌多深呢?难不成跌至一元三斤才符合下跌的逻辑吗?

B:当前的玉米价格已经把所有的替代品踢出整个市场,也就说明了所有使用玉米原料的加工和饲用方,玉米是最有性价比的品种,想要买到比玉米还要便宜的原料已经消失。

C:虽然玉米价格想要大幅度上涨的空间有限,但并不会影响玉米价格上涨的节奏。春节前和春节后的卖压依旧存大,谁都无法反驳,但也正是因为价格低,所有的收购主体都想入市去抄底,只要市场一动手,就会把所谓要出现的坑快速“埋平”,时间非常的短暂,为啥?那个时间卖粮的人多,但是买粮的人也会大幅度的增加。

D:今年全国的农户出现了少有的一致性抗价的情绪,因为不管种植成本是不是支撑价格的底部,但价格已经跌至成本或亏损的边缘,必须要与市场肉搏一下,输赢也要揭开这个底牌。

E:现在东北个别区域是实实在在的出现“卖粮难”的行情,这个卖粮难并不是农民要高价,是没有人进行收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政策面的指引,这不仅是农民利益的问题,更是粮食安全的问题,安全的问题大于价格和利益的问题,这是国之本。

综上所述,各位看观,您认为正方和反方哪一方获胜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呢?小编个人的看法:今年的玉米市场给所有人当头一棒,现在已经跌至成价格的底部,还想要跌到哪里呢?不排除未来价格还有回落的可能性,但跌幅有限,想要再大幅度的深跌,已经见底。

所以,个人武断的认为今年的玉米行情大概率是一个W的行情,未来是一个跌跌撞撞上涨的行情,上涨的幅度虽然受到限制,但不会影响上涨的动力,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准备随时打脸。

2023年12月26日全国最新玉米价格

吉林梅花味精:一、二等2340元/吨,三等2300元/吨,四等2260元/吨,涨20元。

吉林松原嘉吉:三等2300元/吨,四等2270元/吨,涨30元。

内蒙古赤峰伊品:潮粮2400元/吨,干粮2400元/吨,涨30元。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粮库:14水分1.18元,涨1分。

0 阅读:0

秦令芦苇

简介:专注旅游方面的知识,资源,体验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