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副总理,次子被杀害,三子反对建设三峡,五子被划为右派

悟空谈历史 2024-03-21 07:12:43

黄炎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早年时期,他致力于探索教育救国的道路,并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担任了副总理以及轻工业部部长等职务,投身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黄炎培出生于1878年,上海市人,早年时期,黄炎培接受了传统的教育,并参加了清政府的科举考试,考中了举人。进入二十世纪后,黄炎培在亲戚的帮助下进入新式学堂,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02年,黄炎培返回家乡办学,不久后,他因为宣传反清活动被捕,幸亏被外国传教士营救出狱。

在这之后,黄炎培流亡日本一段时间,回国后,他继续兴办学校,投身教育救国的实践当中。1905年,黄炎培加入了同盟会,他也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广泛从事反清活动,宣传革命思想。辛亥革命之后,黄炎培担任了江苏省教育司长等职务,他也回到地方,全力以赴地投身地方教育改革当中。

辛亥革命后差不多二十年时间里,黄炎培一直探索教育救国的方向,在教育领域做了很多实践,筹办了很多学校。期间黄炎培还创办报纸,宣传革命思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开始通缉黄炎培,黄炎培被迫流亡到大连。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抗日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流,黄炎培也积极投身抗日宣传当中,创办《救国通讯》,宣传爱国主义。同时,黄炎培也组织文化界的人士支援抗战,为抗日救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炎培前往重庆,在后方继续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45年,黄炎培还与一部分进步人士前往延安,他们在延安受到了主席的接见。在这次会面过程中,黄炎培还与主席谈到了历史“周期律”的问题,主席告诉黄炎培,我们已经找到了新道路,跳出了历史周期律。黄炎培听后大受感动,返回白区后,他撰写了《延安归来》一书,如实介绍了延安的所见所闻。

解放战争时期,黄炎培旗帜鲜明地反对内战,支持和平,他也因此辞去了自己在国民党那边的职务,并以卖字为生。1949年年初,经过我党的地下组织营救,黄炎培转道香港前往北京。1949年9月,黄炎培出席了政治协商会议,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担任了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等职务,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并为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黄炎培因为年事已高的原因,逐渐远离了繁忙的工作。1965年,黄炎培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教育家的黄炎培还培养了好几个优秀的儿子,他的次子名叫黄竞武,黄竞武毕业于清华大学,解放战争时期,他曾策反国民党将领,失败后被反动派杀害,年仅46岁。

黄炎培的三子名叫黄万里,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黄万里曾旗帜鲜明地反对建设三峡工程,他认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地治河。不管黄万里的观点如何,这都是正常的学术讨论,对于建设三峡过程,相关部门也组织了众多专家论证,并已将这项工程付诸了行动。

黄炎培的五子名叫黄必信,曾担任大连工学院无线电系的教师,1957年被划为“右派”,受到了迫害,令人唏嘘。

7 阅读:4630

悟空谈历史

简介:带你看沧海桑田、如梦似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