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学院积极推动更名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改性更名”再创辉煌

教育信息通 2024-05-11 17:49:44

说起贵州省的高等教育,我们很多人的印象可能就是一个字“弱”,而近些年来贵州省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明显进步,省里提出“做大做特做强高等教育”,在“做大做特做强高等教育”的征程中,我不得不提一所高校,那就是安顺学院。

安顺学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黔江师范学校,历经多次更名,并于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至今拥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2017年获批为贵州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24年4月29日,安顺学院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校长曾丽作题为《凝心聚力向未来 真抓实干谋发展》的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为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教育力量;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更名转型”为主题,以全面构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特色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为主线”。

自2022年初公开提出建设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以来,学校积极推动“更名改性”做了不少的工作,这也是贵州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案例。在贵州省和学校的努力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学校将顺利更名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

第一,上划省属。学校由“安顺”更名为“贵州”,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的规定,非省人民政府举办的高校不得以省命名,所以安顺学院更名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得转为省人民政府举办高校。贵州省在高校办学体制方面也在积极推动部分市属高校上划工作,为贵州省高校长远高质量发展扫平了体制障碍。

第二,“改性更名”。安顺学院这种命名模式的校名,一般来讲都是综合性高等院校,这种高校的命名模式也很普遍,甚至很多地方将建设“城市+学院(大学)”列为奋斗目标,或引以为自豪。实际上,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人口、地理位置等不占太大优势的地方,没有建设综合性高校的必要性,而是走特色发展之路。贵州省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也就是要破解贵州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和发展定位问题。

高等院校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而作为地方高校,就是要为地方培养需要的人才。

安顺这座城市,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亚洲文明之灯”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千古之谜”关岭“红崖天书”“世界唯一”的明代屯堡村落、“中国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东方第一染”安顺蜡染,有“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境内有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安顺学院就坐落于这座拥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作为贵州省来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很丰富。所以,安顺学院要创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我们也不感觉奇怪了。

在安顺市“十四五”规划中,在文化方面明确提出“深入挖掘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三线文化、布依文化、苗族文化、红色文化、三叠纪文化、三国文化等安顺特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屯堡文化”、“三线文化”、“红色文化”三大文化品牌,深入打造“布依文化”、“苗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安顺原创动漫等新兴文化品牌。在旅游方面,提出“构建“极核引领+板块集聚+多点支撑+廊道串联”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建设国家康养旅游基地,等等。

所以,总体上来看,安顺学院以“上划省属为契机”,积极推动“改性更名”转型工作为主线,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新的辉煌。当然目前安顺学院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如人才引进、经费保障、学院学科专业优化,等等,这些需要一个个的去做、去争取。我们期待,安顺学院早日成功更名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

1 阅读:127

教育信息通

简介:教育思考,统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等,一起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