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车型体态和功能上看待汽车设计“同质化”丨对话东风设计中心总监张永亮

AutoR智驾 2024-05-17 23:42:13

在张永亮看来,汽车设计“同质化”仅仅是表象,车身形态的变化和功能体验的不同正让汽车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文丨智驾网 零酱

编辑丨浪浪山与明知山

第一次参加北京车展的雷军在把媒体同行观众霍霍两天之后,转身在27号的中关村论坛上抛出“绝望论”:

“看完车展后我挺绝望的”,“车圈的卷是在‘同质化’的卷”。

“你们这哪是在做产品,完全是在靠蒙。”

“你去每家车厂看,他们都做了一系列的车,好的车有几辆就够了,干嘛需要那么多同质化的车呢?”

此言一出,舆论讨伐国内新能源车企“同质化”设计的声音沸反盈天。

巧的是,在车展开幕当天,东风公司研发总院造型设计中心张永亮总监在与智驾网的对话中表示,与雷军看法相反,在他看来,所谓汽车设计“同质化”,只是表象。

车身形态的变化和功能体验的不同正让汽车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01.

从车辆体态和功能体验做区隔

在东风展台的两台概念车:eπ2024概念车、 E-TRUCK 2024概念皮卡被放在最靠近门口的位置。

虽然吸睛,但并不是C位。

位置代表态度。

在一不小心频率堪比奥运会的北京车展,东风汽车以集团形式亮相。仅有的20分钟的发布会时间给了受众更为广泛的量产车eπ008、风神L7和纳米01 ,对于东风来说,现阶段赢得用户是新能源发展的第一要务,这三款车型担负着为东风新能源“走量”的重担。

没能在发布会上重点展示概念车,让作为设计师的张永亮颇为遗憾。

在他看来,这两台车代表着东风后续新车的设计方向。

eπ2024概念车是后续eπ品牌旗舰SUV的蓝本,而E-TRUCK 2024概念皮卡则是东风品牌在滑板底盘领域的全新探索,后续猛士品牌也将推出皮卡车型,并承载滑板底盘的相应技术。

未来,东风的新车设计将更加关注场景和功能,而这两点这也决定着车辆的体态和内饰。

在回答关于目前新能源汽车设计是否囿于“同质化”而止步不前时,张永亮很明确地否定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目前舆论场上所谓“同质化”仅仅是看上去差不多。

汽车因为进化成新能源从而去掉了进气格栅,车灯在视觉效果上占比增大,会给人一种“长得差不多的”感觉。但车型的体态一直在发生变化,行业应该首先从整车造型的角度上去理解同质化。

张永亮分别用了自家和别家的产品举例:

“比如eπ007,你说它是纯粹的三厢车吗?它已经不是了。我们说三厢有三个厢体对吧,现在已经没有了后面的厢体,它整个车顶延伸到了最后面去。再看我们这台皮卡(E-TRUCK 2024概念皮卡),如果我们没有放后面的帐篷,可能车头更像传统皮卡的车尾,这都是一种变化的形态。”

“虽然MEGA依然采用了理想家族式的设计前脸,但从车型定位、车身体态再到使用场景,MEGA与以往的理想完全不同,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同质化”去形容。”

在张永亮看来,车身形态的变化是解决同质化的一种方式。

而“丰富产品功能”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说回自家车型:

“像eπ2024概念车,我们在雨刮板处隐藏了LED灯,可以个性化自定义灯语,跳脱出照明的功能性,灯可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存在。”

从张永亮的观点中可以延展的是,汽车设计并不仅仅狭隘地局限于前脸,其车身体态、材料、内饰、甚至交互都体现出车辆设计的演进。

这也正呼应了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单伟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中提出的观点:汽车设计正从“造型到体验”转变为从“体验到造型”。

张永亮对此也抱有同感,他透露:在东风造型设计中心,设计师会在三个阶段去和用户打交道。

“第一个是在品牌策略前期,设计师首先要进行用户和市场的洞察。这个阶段他们要更多的收集和观察,尽可能多的调研,来匹配目标用户并且了解他们的需求,明确我们产品的定位,挖掘品牌和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设计可能性。

第二个,我们整个研发阶段从项目启动到造型冻结,大概有3—4次是与客户共创的模式,希望听到客户的声音,找到他的诉求是什么。实际上很多时候客户没有办法告诉我们设计应该是什么,而是我们要去感受一下客户在哪个场景里、他想得到什么样的感受、一些什么样的诉求,我们再通过他这个点去做设计,整个过程是跟客户关联性非常高的共创过程。

第三个,汽车交付后,我们仍然会多种渠道跟踪用户对于实车的真实反馈。设计师会做好收集和记录工作,一部分会作为接下来重点优化的项目,体现在其他车型中;一部分会在同款车型后续生产的版本中优化,尤其是HMI设计,我们会定期更新OTA系统,优化交互方案并不断迭代用户体验。”

02.

设计师如何看待车企“价格战”

在2024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邵景峰也提到了汽车设计的另一个现状:“价格战正束缚住设计师的手脚,设计师要学会在紧日子里产出伟大的作品”。

面对这一情况,张永亮坦言,价格战所带来的压力的确存在,这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更充分的、更前置的、更精准的了解用户的需求,也需要思考“如何在不影响用户需求的前提下,结合造型的优势,实现降成本”。

他同时给出了两点应对的思路:

一个是优化造型,往极简的方向上去走,比起堆配置,我们需要斟酌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个就是创新,比如结合科学技术、使用科技材料,跨领域的思考设计。这些其实对设计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是挑战的背后也存在丰富的设计空间,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带来非常颠覆性的设计作品。‍

以E-TRUCK 2024概念皮卡为例,它的车身采用了全新的“锻造碳”材质,在重量更轻、硬度更高的前提下,还节省掉了成条车身涂装产线的成本,目前该材质已经可以量产,后续也将陆续搭载在东风旗下车型上。

03.‍

回望概念车

作为车展的主角,本届车展有大量的车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曝光。

喧嚣过后,让我们再来沉浸式看看被遗落在发布会之外的概念车,看看今后东风汽车的样子。

eπ2024概念车

eπ2024概念车作为eπ品牌的第三款车型, 以“大道至简,极而至美” 为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上,概念车使用了“FLOW”的理念,即结合了Fluid液态、Limitless无界、Oriental东方、Wonder惊喜四大美学要素的流动感设计。

eπ2024概念车拥有结合SUV和轿车的混合体态,整车外型线条流畅而富有能量感,车顶尾部扰流板以及尾灯处均设计了碳纤维风刃套件,提升了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提升续航表现。体积小且造型流畅的流媒体后视镜和雨刮盖板饰板有机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气动表现。

并通过外部屏幕的嵌入,将流动的能量可视化。同时,在多处细节中体现品牌logo及π元素。

车头和车尾的下方有屏幕的嵌入,可以将“FLOW”设计理念视觉化。同时,在功能上这几块屏幕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人机交互。同时,在侧面下包围也设计了屏幕,配合流体氛围灯,营造出极致流动美的视觉享受。

车灯是前卫的透明悬浮式设计,提升eπ品牌的豪华感。并且运用了中式的榫卯样式和印章样式,类似于中式篆刻的“π”像活字印章一般排列在车灯内,向两侧延伸,充满动势。

在内饰上,eπ2024概念车用层次感设计融合运动科技与自然舒适,环抱感设计整合极简东方意境与信息环流能量,打造沉浸式用户体验。

360度环抱式HMI 设计以“太空穿越和太空漫步]”为主题,将极速驾驶感与奇幻新体验相结合,以动态形式呈现“穿梭恒星、陨石带、虫洞”等宇宙场景,在表达冒险精神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浪漫的五感体验。

两端水晶透明屏随音乐律动,提供超感科技视听氛围体验。星空交互地毯随踏步点亮功能“脚踏星空步步生莲”带来更多与座舱互动的体验。

此外在概念车还支持“迎宾模式,P档模式,太空竞速模式,静谧模式”等多模式切换。

目前该车的大部分设计均可量产,后续eπ品牌将以eπ2024概念车为蓝本,面向一孩家庭,推出旗舰SUV车型。

E-TRUCK 2024概念皮卡

E-TRUCK 2024概念皮卡基于东风滑板底盘打造,将设计与功能相结合,展现了双形态设计的独特魅力。概念车在造型上可轻松实现皮卡与SUV之间的快速切换,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外观功能方面,E-TRUCK拥有双形态尾舱(载物/帐篷)、多功能前舱、双侧方舱、顶部集能板、功能化内饰部件、全维度感知 HMI 系统等设计要素,打造一体多变的内外空间形态,满足载物、越野、拖拽等不同的行驶状况,适应露营、聚会、探索等不同应用场景。

内饰方面,环绕式带鱼屏设计为带状屏幕处使用了新型的科技表面处理技术,呈现自然木纹的视觉效果。而且屏幕延伸与流媒体后视镜显示屏衔接,可以在极简外观空间的情况下,实现视觉补偿的功能。

另外,E-TRUCK将支持东风下一代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车内的方向盘可完全收起,主副驾座椅也可以平躺或旋转向后,为后续完全自动驾驶场景做了提前预设。

尽管E-TRUCK目前仅是概念车,但其在性能方面依然融合了800V高压技术、分布式驱动、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以及固态电池等多项前沿科技。

E-TRUCK拥有1305匹马力,搭载线控转向/制动及主动悬架技术,及四轮独立控制系统和一体化压铸车架,支持爆胎稳行、坦克掉头模式,可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该概念车型已达到70%左右的量产准备状态。尽管外观和内饰的硬件(座椅和屏幕等)已接近最终状态,但仍需对自动驾驶功能和车辆动力学进行近一步的测试和校核。

量产后,该车将不仅提供纯电车型,也将提供增程版本,以缓解用户里程焦虑。

看到这些概念车,对东风的未来是不是增加了不少的信心呢?

0 阅读:0

AutoR智驾

简介:智驾网,有温度的汽车科技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