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这种剧情并不高明,用土匪代替外敌有颠倒黑白之嫌

花煜寒 2024-02-20 19:50:42

在以律法为重的狄仁杰面前,本该为杀害长官、煽动哗变付出代价的周长义,最终倒在了战场上。

这样的结局对于周长义来说,或许要比随狄仁杰回兰坊,用自己的生命彰显律法的严肃更有戏剧效果,也更被让大多数所接受。

可从“红亭子”到“千里追凶”,作为这两个故事之间必要的衔接,兰坊地区百姓的生活困苦与无助,却怎么看都像在颠倒黑白。

相比起身处大漠之地的兰坊,镇西堡作为边境上重要的军事要塞,无论是在周长义口中还是土匪来犯时的展现,都不是一座兼有生活和居住功能的城填。

也就是说比起盗匪肆虐的兰坊城,镇西堡这座边关堡垒中只有军人而无百姓。

可就是这样一座几乎没有掠夺价值且防守严密的军事要塞,却引得成百上千名土匪并来攻打。

换个角度来看,无论这群能与军队一拼高下的土匪是否有军师之类的配置,他们都不该也不可能有胆量来攻打镇西堡。

如果他们有与镇守要塞军队一决高下的实力,那么为何不去攻打或者说掠夺资源相对更丰富的兰坊呢?

毕竟在狄仁杰与城防军来到兰坊之前,这座城池几乎处于被一群乌合之众控制的状态。

或许这里安排一场土匪来袭的大戏,只不过是为了让被狄仁杰洞察一切的周长义,免于被律法责罚或惩处之辱吧。

可细想之下,作为一座镇守边关的要塞,为何是一群土匪而不是骚扰边境的外敌来袭呢?

虽然周长义作为一名士兵最终牺牲在了战场上,可细究之下他却不是在抵抗外敌时牺牲的,而是在与土匪的拼杀中丢掉了性命。

如果按《大唐狄公案》之前那些高大上的调性来看,这样一种因内患而牺牲的死法,或并不是一件值得被歌颂或者光荣的事情。

还记得在不久之前曹安与狄仁杰讨论案件时讲过什么吗?在银矿周边的村民,有很多人因为土地寸草不生而脱离了户籍。

这里的重点便是“脱离户籍”四个字,因为在古代百姓擅自脱离户籍可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因为因生存问题脱离户籍的人最终很可能会变成流寇。

当这些原本只是几个或几十个的流寇不断聚集在一起后,他们便会在需要填饱肚子的需求下,升格为敢于攻打镇西堡的土匪。

从历史资料来看,除了饥民之外流寇的组成还有像逃丁、边兵、驿卒、矿徒等,而这些也是唐末时期王仙芝、黄巢之乱中最主要的基本与源头。

毫不夸张地讲,之所以有脱离户籍、流寇与土匪这些事情,不若不是百姓实在走投无路断不会有人去干这种营生。

当我们了解了什么土匪、什么是流寇后,也就明白了此文标题为何有黑白之嫌之说。

不仅是因为周长义死在土匪手中并不算是光彩,更重要的是作为唐境上的边关重镇,居然不是拒外敌于千里之外。

这样的设计与剧情,虽然巧妙的为狄仁杰解了燃眉之急,却在不经意间呼应了前文中一些颇为隐晦的台词和剧情。

可说这样的剧情虽然从大面上来看并无什么过错,甚至还会给人一种高大上之感。

可细品之下却显得并不那高明,甚至还有一种拙劣与廉价感。

看起来将周长义之死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却将狄仁杰为之奉献与笃信的东西批判的一无是处。

至少在狄仁杰重回长安、官拜宰相之前,本该欣欣向荣的大唐盛世,都不过是一场虚幻的假象。

关于《大唐狄公案》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还请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大唐狄公案》充斥了太多现代意识,把唐装换成西服或许更合适

0 阅读:340
评论列表
  • 2024-02-26 01:11

    改的比胡来饭还胡来,这一章不敢涉及原著的老搞变态话题么

  • 2024-02-21 03:21

    外国人写的小说,有文化渗透之嫌

花煜寒

简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剧评 影评 书评 动漫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