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比召回更头疼的是“原地退步”

涌流商业 2022-02-22 17:20:19

2月18日起,雅培中国主动召回一些进口自美国的奶粉,因为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在调查四名婴儿感染克罗诺杆菌和沙门氏菌事件的投诉,称这四名婴儿均食用了雅培奶粉。

雅培中国称此次主动召回的产品中,除婴儿营养补充剂喜康宝贝添之外,在大陆销售的其他营养产品均不受影响。

雅培曾经是奶粉强者,但最近至少3年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在状态,市场份额退步,又加上这一次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事故,未来徒增不确定性。

美国上市公司雅培涵盖多重业务,包括药品、医疗器械、诊断业务、营养品业务,营养品业务又分为成人及婴幼儿两部分。我们熟悉的雅培奶粉在整个业务版图中占比较小,以2021年第四季度为例,雅培的营养品业务的全球销售额约20.4亿美元(含成人及婴幼儿),同比增长5.9%。而同期诊断业务销售额超过44.7亿美元,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约为37.4亿美元。

规模不算大的婴幼儿营养品业务,并不省心。

财报显示,如果剔除汇率因素影响,雅培2021年婴幼儿营养品总销售额增长3.3%,2020年增长率为0.3%。增长得益于美国三大品牌和多个国际市场增长,但部分增长被大中华地区市场下滑抵消了。全球营养产品业务的营业利润率从2019年的23.0%下降至2021年的21.3%,下降原因是制造和分销成本上升。

(雅培最近3年营养品业务销售额)

雅培不公布单个国家销售数据,市场划分为美国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2021年,剔除汇率因素影响,整个国际市场婴幼儿营养品销售额下降3.2%,原因是它在中国、中东和东南亚各国销售额下降。2020年国际市场婴幼儿营养品销售额也是下降,幅度4.1%,原因是大中华区市场充满挑战,抵消了雅培在东南亚各国的增长。美国本土的婴幼儿营养品业务很好,2021年销售额增长10.3%,2020年增长5.8%。

曾经被表扬的大中华区业务,逐渐在雅培的业绩会上消失。

回溯2015年时,中国美国两地市场还都是带动营养品增长的动力,被单独拿出来讲述。

2016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占率前四名品牌全部是外资,惠氏/雀巢(15%)居首,身后是雅培、达能、美赞臣三分天下,市占率约在8%。然后才是美素佳儿(6%)、伊利(6%)、贝因美(4%)、飞鹤(4%)等。2017年,排名前五的婴幼儿奶粉品牌中,获得生产许可证最多的为雀巢(含惠氏)和雅培,分别有8个工厂获得生产许可。

2018年,雅培等外资品牌锋芒不如早前,全国进口奶粉增速自2018年起出现明显下滑。

当年有传闻雅培要出售营养品业务传闻,时任雅培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 Miles White否认,说营养品业务拥有全球影响力,利润丰厚、产生大量现金;在中国市场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后,公司业绩有所改善。那时婴幼儿营养品的国际市场增长率还在两位数。

罗赋德(Robert B. Ford)

到2019年,问题摆到了桌面上,在第三四季度的业绩沟通会上,时任COO、现任CEO罗赋德(Robert B. Ford)评价,“我们确实在中国看到了一些疲软,也已经看到了一些改善。一些情况仍然存在,比如(低)出生率和高强度竞争。”“中国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我们的注意力在那,但并不过分依赖它。”

2019年第三季度结束时,管理层提到过一个数据,大中华区销售额占雅培营养品业务整体销售额的不足10%。

罗赋德将大中华区市场表现不佳归因于低出生率和竞争环境,强调要推出新产品,提升在专业产品上的竞争力。

2020年业绩沟通会上,管理层提到婴幼儿营养品业务时,会表扬美国市场销售额增长超过5%,同时继续指出在大中华地区面临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

最近一次2022年1月26日的业绩沟通会上,罗赋德等高管讨论时,提到一些新产品带动婴幼儿营养品销售,并未进一步分析细分市场。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20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CR10(前十大品牌市占率)为76.9%,雅培已经退出前五。以销售额计算,前五大品牌分别为飞鹤(14.80%)、惠氏/雀巢(12.80%)、达能(10.00%)、君乐宝(6.90%)、澳优(6.30%)。

随后是伊利(6.20%)、雅培(6.20%)、美赞臣(5.10%)。国产品牌进步很快,飞鹤在2020年的超越惠氏登顶第一;君乐宝奶粉近年来从无到有,市占率迅速成长到6.9%;澳优羊奶粉一支独大,市占率6.3%,如今已经与伊利结盟。

0 阅读:253

涌流商业

简介:财经媒体人,关注消费产业及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