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不要轻易倾诉,因为,同情理解的少,曲解嘲笑的多

瀞玥绯语 2024-05-14 22:24:37

内心不强大的人,心里有了委屈,就喜欢找人倾诉,觉得倾诉完了,心里就会舒服一些。

其实,从人性和人心角度而言,委屈最好不要轻易倾诉,因为,你所倾诉的对象,多数都是同情理解的少,背后曲解和嘲笑的多。因为:

人们潜意识里喜欢共情快乐健康向上的东西

正能量和负能量,每个人都会自动的选择正能量。

因为,正能量带来的是身心的愉悦和精神上能量的补充。

所以,人际交往中,那个快乐向上,豁达开朗的人,更让人喜欢和愿意靠近。

为什么祥林嫂后来被人厌弃和远离,就是因为祥林嫂见人就倾诉她的苦难,并且是不断的重复着同一个话题和内容,让听着的人,内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也就渐渐远离了。

委屈这个东西,最巧妙的倾诉是,几句话让别人知道来龙去脉,然后就闭嘴了。

因为,人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公道自在人心。

并不是倾诉得越多就越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共鸣。毕竟,委屈是负面的情绪,别人听多了,也会产生排斥的。

所以,内心有委屈,要学会自我消化,而不是逢人就倾诉。

你自认倾诉的是委屈,但在听者心里,只会觉得你包容差,能力弱

喜欢倾诉委屈的人,在生活中,会被人背后叫“大嘴巴”。

因为,他们心思浅,嘴不牢,喜欢用隐私换取谈资,换取别人的同情。

她们自认为,这是拉近彼此关系的纽带,其实,在听者心里,只会觉得他不聪明,包容性差,能力弱。

因为,生活不如意本就十之八九,活明白的人,都会闭紧嘴巴,把委屈强咽下,而不是到处去诉说,让人尽皆知。

其实,人尽皆知的结果,也不见得都会换来同情,更多不过是听着解闷,或是聚拢生活的谈资罢了。

真正共情和同情的人,其实不多。

委屈经历表达,最后都会变味,因为听着的人,多数会加入自己的理解,曲解了原意

人性很复杂,人心也多面性,而每个人,对于事物和状态的理解和表达都会完全不同。

所以,你倾诉的委屈,在你这里是委屈,但到听者耳里,可能就不是委屈了。

比如,儿媳妇抱怨婆婆,多数人虽嘴上说着安慰的话,其实,内心里可能会觉得这个儿媳妇不好相处,太过计较。

你看,同样的事情,加入了个人的理解,结果就会不同。

总之,不管是谁,倾诉的委屈,结果都会不同,可能有人表示同情,也有人表达着安慰,但也会有人,劝着要大度,要理解,要包容。

反正就是,真正感同身受理解你委屈的人,几乎没有。

你的委屈,只是你的委屈而已,与别人无关。

同情理解的少,曲解嘲笑的多

就因为跟别人无关,所以,别人在听到你倾诉的委屈后,多数不会真正的同情,只会曲解和嘲笑你。

比如,一个总是抱怨丈夫的女人,别人会认为她缺少贤德,不懂包容和忍耐。你认为的,委屈莫名,忍无可忍的事情,在别人眼里也不过一句多包容就好了。

所以,别轻易倾诉委屈。

因为,真正懂得理解的人,真的很少。

0 阅读:2

瀞玥绯语

简介:想写一些文字,犀利也好,柔弱也罢,动人也好,无聊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