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心智成熟?我推荐你读这5本书

职场爱学习 2024-03-09 17:14:35

一个人若总是在底层混,说明他的脑子确实不怎么样,一群底层的人聚在一起就更完蛋。

变化是常态,成长是选择。无法否定过去相信的东西,是你最大的障碍。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份“心智书单”。

01  《打开心智》

李睿秋提供情绪、驱动、学习、思考的提升路径,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塑心智模式。

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打开心智意味着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闭环。

一、情绪

你产生情绪,意味着你存在某种弱点和缺陷,而现在发生的事情正好命中了你的弱点,你需要去正视它。

情绪有正面情绪、负面情绪。正面情绪是积极的,比如,喜悦。负面情绪是消极的,比如,恐惧、愤怒、焦虑、悲伤。

情绪ABC理论,有三个部分:激发事件、信念、情绪反应。激发事件,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信念是认知。不同的信念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

改变认知,消除负面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二、驱动

驱动的两个影响因素是动力、阻力。内驱力是动力大于阻力,感到快乐。外驱力是阻力大于动力,感到痛苦。

培养内驱力,可以使用系统优化法。系统优化法包括三部分:设定框架、建立系统、优化完善。设定框架是定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建立系统是做计划,一步一步完成系统,接近目标。优化完善是从反馈中思考,做出调整,不忘初心,完成目标。系统优化法,把简单系统变成复杂系统。

驱动是汽油,行动是发动机。加油可以跑更快。

三、学习

学习遵循实用主义。用不上的知识,没有价值。学习,优先选择能用得上的知识,可以是工作的技能,或者是生活的技能。

学习必须搭建知识体系。不成体系的知识,学得再好,遗忘也快。了解事物的底层原理,能够更好地应用。

DIKW模型,有助于搭建知识体系。DIKW模型包括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数据是概念、命名。信息是“概念是什么”。知识是关联旧的概念,形成主题。智慧是应用,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掌握一个知识,离不开三个步骤:把数据变成信息,把信息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智慧。碎片化知识,没什么用,因为没有经过三个步骤,大多数停留在信息阶段。

举个例子来解释DIKW模型,比如,“衣服”是数据,“衣服是穿在身上的布料”是信息,“T恤是衣服,大衣是衣服”是知识,“夏天穿T恤,冬天穿大衣”是智慧。

四、思考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

强迫大脑去做它不习惯、不适应、感到痛苦的事,是一种低效的行为。如果做不到,绝不意味着你不够好,而是因为这个方法错了。

思考,可以使用思考工具箱。思考工具箱包括复述、提炼、整合、分析、代入、关联、定向、复盘、创造。

成长是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建思考方式。

02  《解惑》

20世纪杰出思想家E.F.舒马赫毕生心血的作品,引导每个人绘制属于自己的认知地图。

拿着错误的地图,如何到达目的地?

一、四大存在层次

四大存在层次是无机物、植物、动物、人。

人是最高层次的存在。人的特殊之处,除了会使用工具,还有一颗会思考的脑子。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大多数人没脑子。

二、四种认知领域

四种认知领域包括认识你自己、认识其他存在、认识他人眼中的我、认识这个世界。

认识你自己,是自我认知。认识这个世界,是社会认知。

如果不能从四种认知领域了解自己,你是无知的,片面的。

三、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有生活、艺术。

人生是一连串的发散性问题。生活是解决问题。发散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多听不同的意见。更高智慧是矛盾冲突的兼容。比如,既强大又弱小,既成功又失败。

做人一定要谦虚,多听听别人的意见。然后认真地记下来,是谁对你有意见。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走进你的生活,高喊着:“嗨,我在这儿!”另一种人走进你的生活,温柔地说:“啊,你在这儿!”

艺术是人的寻常品性和更高潜能之间的媒介。艺术使我心中生出攀登的愿望。

不管你想做什么,现在就做吧。反正条件永远是不够的。

你明明不甘平庸,却又不思进取。

改变思维方式,是长期主义者的永恒认知。

03  《心智》

约翰·布罗克曼汇集了伟大的科学家、心理学家的文章,介绍了人类心智、意识、大脑、幸福的深刻思想和前沿理论。

一、大脑和身体

大脑有两个功能:信息处理、自然选择。

人类心智是一个异常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

没有大脑神经系统的参与,人什么都不可能思考。

镜像神经元,让人类有了模仿学习的能力。

身体是概念、理性、数学的来源。身体的五感,是信息输入的终端。有了信息输入,大脑做信息处理,完成思考。

二、好人做坏事

好人做坏事,有三个原因:匿名、环境、不作为。

匿名,是人们脱掉制服、戴面具、化妆。

环境,包括非人化、群体心理、压力。非人化,是语言不通,被当做野兽对待。群体心理,是群体认同,大家都做而你不做,会被排斥。干脆所有人一起变成一群乌合之众,罪不责众。

不作为,是别人选择沉默,沉默被当做许可。群众不作为,让坏人变得肆无忌惮,坏事变得触目惊心。

在醋桶里,你成不了甜黄瓜。

任何允许人匿名做出侵害行为的情境都能激起大多数人的兽性。

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正直、正常的人很容易被诱惑或主动做出自己认为永远不会做的事情。

三、自我

心智是对人自身的认识。

自我包括他人觉知、自我觉知。自我觉知是运用镜像神经元来“像其他人看我那样看待自己”。

四、提升幸福感

提升幸福感,有三种方式:愉悦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愉悦的生活,是拥有积极情绪。

美好的生活,是运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赚到钱,获得荣誉,过上想要的生活。

有意义的生活,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为更宏大的目标做出贡献,不只是赚更多的钱。

在生活中,你的感恩之心越少,你就会越不幸福。

最难过的不是没有钱,而是人生没有意义。找到人生的意义,过上幸福的生活。

04  《终身成长》

卡罗尔·德韦克研究发现心智模式的力量,成功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成长型心智模式,使我们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探索,取得成功。卡罗尔·德韦克告诉你如何改变心智模式,发挥潜能。

一开始聪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还是最聪明的。承认自己普通吧。当你承认自己普通,才能选择正确的路。

一、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固定型心智模式、成长型心智模式。

每个人都有两种心智模式,人是固定型心智模式和成长型心智模式的混合物。

固定型心智模式的特点是:骄傲、消极、相信天赋、聪明不需要努力、能力不可改变、害怕失败。

成长型心智模式的特点是:谦虚、积极、相信努力、努力会变得聪明、能力可以学习、寻找挑战、坚持不懈。

成长型心智模式,越挫越勇,挫折给人动力。

二、培养成长型心智模式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大脑。走不出自己的观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培养成长型心智模式,分成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接受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观察是什么激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接受挑战,不放弃,受挫后卷土重来。

强大自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所谓人脉都是假象,跟高手建立人脉,只有三种方式:1、同等财富;2、拥有他们需要的能力和资源;3、同频的智慧。

成功不是偶然的,偶然的成功不可靠。改变心智模式,让成功增加几分胜算,生活变得更好。

05  《领导者的心智模型》

拉斯姆斯·侯格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号召领导者拥有正念、无私、仁慈,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放下领导者的头衔,把员工服务好了,企业才能发展得好。

一、心智

心智是一切经历的总和。不同经历的人,心智不相同。因此,有的人幼稚,有的人成熟。

心智包括认知经历、情感经历、生理经历、精神经历。

二、MSC领导力

MSC领导力,是领导者的心智模型。使用MSC领导力,可以成为出色的领导者。

MSC领导力,以人为本,提高员工参与度、幸福感、生产力。

MSC领导力,包括正念、无私、仁慈。

正念,包括专注、觉知。正念,是以平和、专注和清晰的心智状态关注当下。正念是专注于能真正激励员工的东西。专注是指能轻松地长时间专注于手头任务的能力。觉知是指能明智地选择把注意力放在哪里的能力。同时保持专注和觉知,你就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当你学会管理专注力,你就学会了管理思维。

无私,包括谦逊、服务。无私是为员工提供成长的空间和支持,让员工成为更好的自己。谦逊指的是领导者能控制自负心理,并且总是把企业的目标放在自己的目标之前。谦逊是认识到自己其实没那么重要。服务是关怀员工,员工才会关怀客户。

仁慈是从他人的角度了解他人的能力,从而催生出支持性的行动。仁慈是让员工相信你关心他们的最大利益。仁慈有助于培育出员工真正的追随感、信任感和参与感。

MSC领导力,可以领导自己、领导员工、领导企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推荐的5本书,希望对你有启发。

从幼稚到成熟,离不开人生的阅历。选择自我提升,成长为心智成熟的人,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

0 阅读:16

职场爱学习

简介:职场爱学习,让你35岁没有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