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尝试

商贤老侯 2024-04-15 17:39:03

再有十天,就要参加我的第二场全马比赛了,可近来的几次热身,成绩都不怎么理想,平均每公里用时均在6分钟以上,比起一个月前的两次30+的每分钟5分50秒以下相差太远。照此下去,今年的比赛若想“破四”,希望渺茫。产生今年全马“破四”的想法恰恰是因为一个月前的这两次30+跑出的好成绩。我记得,一跑完,我立马就把这两个成绩发到微信朋友圈。我的好友兼马拉松引路人陈振清专门从南通打电话给我,夸奖了几句以后,对我说,以这样的速度,今年的全马比赛“破四”没问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好友随口说的一句话,点燃了我今年春天淮马比赛全马“破四”的激情。在此之前,跑全马“破四”我连想都没想过。我参加马拉松训练四年半以来,“迷马”不算,正规比赛只参加过两场。一场是21年秋天在河北衡水的“半马”,一场是去年春天在淮安本土的“全马”。“衡马”我跑得不错,压在两个小时之内,成绩比我预计得要好得多。正因为“衡马”“半马”比赛成绩超过预期,让我轻视了去年春天的全马比赛,结果跑崩了,跑到36公里,左腿严重拉伤。到达终点时,成绩点格在5小时12分钟。参赛前,依“衡马”半马的成绩和平时训练水平,我保守估计,跑得好,能跑进四个半小时,最差,也应该在五个小时之内。结果连最差的都没达到。在我看来,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惨败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跑量不够。为了今年的全马比赛能有一个好成绩,一年来,我加大了训练力度,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达到甚至超过巅峰时的“衡马”“半马”水平。这也是好友电话中说我全马能“破四”,我大体认可的原因。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马“破四”绝不是一件易事。不要说我这个只有四年半跑龄的66周岁的老人,即便年轻的业余选手,全马“破四”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它是马拉松大众选手成为精英选手的一个标志。我身上有做事特别认真、特别要强的基因,做任何一件事,喜欢给自己定目标,尔后奔着这个目标去追逐。人们都喜欢说,重在参与,尤其是业余马拉松选手嘴上一般都是这么说的,可现实生活中并不真的就是这样。在不在意比赛成绩、给不给自己定目标,动力、压力和乐趣还是不一样的。人这个高级动物和其它动物不同的地方有许多,做事争强好胜是其中之一。哪怕不和别人争,自己定一个目标,和这个目标去较劲,一旦实现,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幸福感。

像是要和我开玩笑似的,定下今年春天全马比赛“破四”目标后,我的训练成绩却在下降。眼见离比赛开始时间不多了,我有些着急,心想,如果不作些改变,“破四”的梦想很可能实现不了。

今天早上,做完拉伸,下了楼,我没跟着往常那样等跑几公里下来,身体全打开以后再提速,决定打破老节奏,试着从迈开双腿,跑第一公里开始,就把速度拉起来。这个想法立即有了成效。很快,手机“咕咚”软件就发出“第一公里用时5分52秒”的声音,我为之一震!自打跑马拉松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第一公里就破6。大多数跑马拉松业余选手开始跑前几公里,光靠十分钟拉伸,身体的关关节节,包括心肺功能很难马上打开,因此,速度一开始通常都上不来。只有跑了几公里,身体全打开,进入兴奋状态,速度才可能上来。可我前一阶段的训练并没有出现这个节奏,即便跑了十公里下来,身体已经打开,速度却始终上不来。这是我近阶段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

第一公里的成功让我兴奋起来,精神一兴奋,反过来又提升了速度。第二公里比第一公里还要快,仅用时5分48秒。在接下来的八公里,除了有一公里因为转弯多,用了6分零一秒,其余都在6分之内。最快的在5分半之内。

平时跑步时我喜欢听手机上“云听”软件里的“央视新闻”,今天,我执意没开,让自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跑步上。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呼吸,二是每公里用时。第一公里跑得比平时快了大半分钟,身体不太适应,我就运用深呼吸的方法,逼着自己快节奏跑。跑了一小会儿,心肺适应了,我不再深呼吸。前三公里,我运用深呼吸的方法使得每公里压在6分之内。后几公里,身体完全跑开,这个方法便用得少了。可不久,另外的挑战又来了。由于从没有在前十公里跑得如此快,中途,我有几次呼吸变得不均匀。所谓不均匀,其实就是呼吸急促,而呼吸急促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上气不接下气,甚至喘起来。这个状况说明,我的心脏不适应如此快的速度。刚开始踏上马拉松征程的时候,我出现过这种情况。可我一直不去管它,继续按照原有的节奏跑下去,过了没一会儿,呼吸就恢复了正常。今天,我如法炮制,结果跟以往一样管用。十公里全程出现呼吸急促很快又恢复的情况总共也就三到四次。

回到家以后,我一边为自己取得的新突破高兴,一边总结经验教训。我发现,今天之所以能成功,在于自己密切关注跑步,对每公里用时,对身体状况,进行恰时的评估。当某一公里速度掉下来时,就让自己冲一冲,速度冲上后,如果还不是很累,心肺、四肢尤其是双腿、双脚包括臂部都能承受得了,感觉正常而又良好,我就继续按这个节奏跑。我想,到了比赛那一天,我依然按这个方法,如果均速始终保持在每公里5分40秒左右,全马”破四”的目标就可能实现。当然,我也明白,马拉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运动,能不能跑出好成绩不仅对跑者的跑量、体能、经验、临场状态要求很高,而且跑者的禀赋、技巧、智商乃至天时地利人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