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预售”全面取消?央媒回应,官方表态,“新信号”已出现

大田说楼市 2024-03-25 18:18:04

自2024年起,楼市已渐趋平稳,房价反弹上涨的新闻在市场中变得越来越罕见。这让许多急需购房的人松了一口气。对他们来说,只要房价不再像过去那样飙升,他们就有机会购买自己的房子。实际上,人们最担心的是工资增长速度跟不上房价的上涨,这会导致许多人无法实现购房的梦想。因此,人们对房价的走势格外关注,尤其是那些尚未购房的刚需群体,房价的任何波动都可能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

当然,除了房价的走势,公摊面积和商品房预售制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两个制度对购房者并不友好,取消它们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公摊面积为例,由于缺乏明确的细则来确定公摊面积的比例,开发商容易在这方面进行操作。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开发商都是不诚实的,只是其中的利润实在太高。

如今平均房价依旧在万元左右,而在一线城市甚至高达十几万一平方米。如果公摊面积比例增加1%,开发商就能获得数万元的额外利润。这对于开发商来说只是数字上的调整,诱惑实在太大。

因此,近年来我国的公摊面积比例持续上升,从过去的楼梯房几乎没有公摊到如今的新建高层住宅普遍超过30%。这意味着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只有70多平方米。更让人气愤的是,购房者不仅要为公摊面积买单,还要为物业费、税费、取暖费等支付公摊部分。未来的房产税也不例外。

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我国有公摊面积制度。其发源地香港已经在几年前取消了这一制度,而且并未导致房价下跌。因此,取消公摊面积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取消公摊面积面临巨大困难,阻力重重。反对者众多,特别是那些能从中获益的群体,他们用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利益辩护。开发商是其中的代表力量,他们自然不愿放弃公摊面积所带来的利润。专家们也担忧取消公摊面积会导致房价上涨,同时公共区域的建设质量可能会下降,这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然而,有一线希望正在浮现。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进程似乎正在取得进展。与公摊面积一样,预售制度也备受购房者的诟病,尤其是其对购房者权益的侵害。预售制度起源于香港,过去被称为“卖楼花”,即房屋尚未建成时,开发商便提前预售以获取资金。这种方式降低了开发商的资金成本和建筑成本。此外,预售制度提高了开发商的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了资金成本。因此,期房往往售价较低,这也是许多购房者选择购买期房的主要原因。

尽管预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缺陷也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房子尚未建成,购房者只能依赖开发商的宣传来判断房子的质量和品质,这就给虚假宣传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旦房子售罄,开发商有可能在质量上偷工减料,待到交房时,购房者才会发现种种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预售制度常常导致楼盘烂尾。由于它提高了开发商的资金周转率,开发商在扩张过程中一旦遭遇销售困难或资金链问题,所有在建项目都可能停工甚至成为烂尾楼。

近年来,各地频现停工和烂尾楼现象。有些楼盘长期停工,复工之日遥遥无期。预售制度所带来的烂尾楼问题,无疑是对购房者权益的最大侵害,使他们面临钱房两空的困境,尤其是那些背负巨额房贷的购房者。

如今,我国住房资源已相对充裕,过去住房紧缺的问题已得到缓解。因此,房地产行业已无需过度发展,预售制度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是时候对其进行改革了。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已不再需要预售制度,因为其曾经的优点已荡然无存,而缺点则暴露无遗。目前,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最大障碍是房企的高负债率。一旦实行现房销售,部分房企可能会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然而,我认为现在正是取消预售制度的最佳时机。由于楼市行情低迷,房屋销售困难,许多房企的资金链已经断裂。因此,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实行现房销售,以减轻长期痛楚,短痛则能迅速恢复。此举有望提振人们对楼市的信心。

近期,央媒就预售制度问题频频发表观点,其中主要集中在取消公摊面积的讨论上。此外,从近两年各地现房销售试点的反馈来看,一个新趋势已经崭露头角: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新阶段,取消商品房预售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0 阅读:5

大田说楼市

简介:言尽地产人与事,洞悉楼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