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临死前才恍然醒悟,自己杀人如麻,却放过了一个最可耻之人

金宝讲故事 2024-03-21 06:47:50

施耐庵刻画人物极具功底,尤其是梁山108好汉更是被他勾勒得有血有肉、跃然纸上。

好比黑旋风李逵,他那率真的性格与莽撞的行为让李逵成了《水浒传》里一个极其经典的人物形象,而李逵还有忠诚仗义、英勇善战的性格特点。

好比伟人所评价的那样:“李逵什么也没有学,仗打得很好,岳飞也不是什么地方毕业。”

然而李逵也有缺点,他缺少智慧,直到临死前才恍然醒悟,自己杀人如麻,却放过了一个最可耻之人。

一、李逵之死

上了梁山之后,李逵对宋公明哥哥言听计从,就算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李逵也只是嘴上发发牢骚。一旦上了战场,李逵仍是奋勇杀敌,为梁山大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来李逵先后参与了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之战,每一次都手持板斧冲到前面浴血奋战。据不完全统计,李逵在征讨辽国时杀死贺云;在征讨田虎时杀死桑英、郭信;在征讨方腊时砍死高可立、赵毅。

毋庸置疑,李逵实乃宋江麾下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而李逵也凭借出色的武艺、过人的胆识屡屡逢凶化吉,是梁山好汉在征讨方腊之后少数存活的头领之一。

由于表现突出,李逵班师回京后被宋徽宗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之职。可李逵都统制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被宋江急急忙忙地喊了过去,就此踏上了不归路。

原来宋江率领梁山好汉立下了赫赫战功,高俅、蔡京等奸臣担心宋江入朝为官后深得宋徽宗的赏识,于是假传圣旨给宋江赐下一杯毒酒。

宋江起初并不知情,直到喝下毒酒才追悔莫及。据宋江自己所说,他担心李逵替自己报仇再次造反,于是喊了李逵来到自己的住所,将剩下的毒酒一股脑儿倒给了李逵。

如果你只看电视剧不看原著的话,是不是一直以为李逵是知道杯子里装着的是毒酒?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据原著的设定来看,李逵事前并不知道自己喝的是毒酒,直到宋江道出了真相,李逵才如梦初醒,最终陪着宋江一起命丧黄泉。

李逵生平手持板斧杀人无数,但他临死之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那一对板斧却漏杀了一个最可耻之人。

二、一个最可耻之人

这位可耻之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李逵身边的老大哥宋江!

看到这里,一些读者想必会认为笔者无中生有了,你若仔细品读李逵临死前说了什么,就知道李逵命丧黄泉之前大大地讥讽了宋江一番。

书中是这么写的,李逵对宋江道:“罢、罢、罢!生前服侍哥哥,死后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很难相信,李逵身为一个粗人,竟连说了三个“罢”字。第一个“罢”,道出了李逵的无奈与心酸;第二个“罢”,道出了李逵为自己的有眼无珠追悔莫及;第三个“罢”,狠狠地嘲讽了宋江一顿。

值得一提的是,李逵还说自己“死后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这句话又有什么深意呢?笔者认为,这也是李逵讥讽宋江的一句话。要知道的是,宋江若没有给李逵喝下毒酒,李逵本该在镇江润州都统制的位子上高枕无忧,可宋江却假借“担心李逵造反”为由,拉着李逵陪着自己一起死。

正因为如此,李逵的都统制之职竟和宋徽宗封给宋江的“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一样,都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等于说,宋江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竟也让李逵跟着两手空空,这就是宋江整日挂在嘴边的“兄弟之情”么?

如果宋江真的有情有义,他大可在临死前写下一封书信,嘱托李逵万万不可替自己报仇。李逵虽然莽撞,但也会听从宋公明哥哥的遗言。

此外,宋江若真的有情有义,他绝不应该欺骗李逵让其喝下毒酒,而是应该力劝李逵带着金银珠宝告老还乡。

然而宋江却没有这么做,倒是火急火燎地将李逵大老远地喊了来,最终带着他一起共赴黄泉。宋江如此行为,真是虚伪至极,乃李逵生平里遇到的最可耻的一个人。

李逵虽单纯,也在临死前看清了宋江的真实嘴脸。与此同时,李逵还想起了一件事,当年李逵兴冲冲地要将老母亲背上梁山,却意外遭遇了猛虎,母亲也命丧虎口。

当李逵返回梁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给宋江时,宋江不但没有出言安慰,反而哈哈大笑。

李逵一想到这些当即后悔莫及,他恨自己看走了眼,对宋江过于愚忠,理应在宋江归顺朝廷时一走了之。

李逵又想到了公孙胜、燕青、李俊、武松、鲁智深,他们都是忠肝义胆之人,却也早早地看透了宋江,没有跟着宋江入朝为官。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否则李逵要是知道梁山108好汉会落得如此悲惨下场,早就应该在宋江抛出“招安论”时扬起板斧,砍杀了眼前这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

三、启发

通过李逵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一个道理:做人不应该愚忠。愚忠是盲目地、无原则地忠诚于某人或某事,这种忠诚往往忽视了是非曲直,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行为和决策。

忠诚是一种美德,但它应该是建立在理性、明智和原则基础之上的。在追求忠诚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力,不被个人情感或偏见所左右,否则会像李逵一样后悔莫及!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