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要当好美丽中国的宣传员和贡献者

文旅中国 2024-01-24 15:07:08

旅游业高度依赖优良生态环境,是美丽中国的受益者,也要当好美丽中国的宣传员和贡献者。一方面,将文旅作为展示美丽中国的载体和平台,宣传、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另一方面,要加强旅游业自身的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意见》。《意见》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分三个阶段、七大重点领域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提出了细化方案。《意见》很多方面和旅游业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方面,直接作出了“发展绿色旅游”的部署和要求。

旅游业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旅游业是高度依赖优良生态环境的产业,离开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就成了无源之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旅游业就积极引入生态旅游概念。后期,陆续通过设置生态环境游主题年活动,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开展示范区认定等工作,在全国范围推进生态旅游发展。进入新时代,旅游业明确提出旅游业绿色发展和发展绿色旅游。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当前,旅游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提出新要求,绿色旅游引领、支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地区对绿色旅游认识不到位,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重视资源保护和规划设计,搞竭泽而渔式的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全行业对旅游业也是碳排放重要领域的认识不充分,与国际公认的事实和相关结论(8%左右排放量)不相符,对旅游业碳排放存量和增量都趋增长的态势认识不到位。旅游业碳排放现状不清、总量不明,未来排放情景动态评估不充分,何时能达峰、能中和没有时间表。缺乏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旅游业绿色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突破性进展不明显。

旅游业要当好美丽中国的宣传员和贡献者。

一是要将文旅作为展示美丽中国的载体和平台,宣传、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推出一批生态文学精品力作,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等,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在饱览美丽中国的旅游途中,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同时,增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积极参与、广泛传播。在境外旅游推广和接待入境游客过程中,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二是苦练内功,实现旅游业绿色产业绿色发展。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毫无疑问,但旅游业的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全链条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气候适应型旅游业,东北地区要发展生态旅游、物候旅游,建成全国最大避暑及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华南地区要发展越冬避寒旅游和滨海海洋旅游。西南地区要加强气候敏感生态脆弱地区特色景观、自然遗产、历史文化与民族风俗保护,建成世界知名生态与民族文化旅游地。加大绿色旅游产品开发和供给。绿色旅游产品不是生态环境优良地区的旅游产品,而是要将绿色理念贯穿产品全过程,甚至具备一定的绿色教育功能。探索旅游业绿色投融资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推进区域间、流域间等旅游业生态补偿,鼓励旅游碳交易。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探索绿色旅游项目金融支持模式。

三是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分享政策、资金、技术红利。旅游业产业关联度高,旅游业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既有直接能耗、排放,还有间接的,涉及到建筑、交通、通信等诸多重点能耗领域和行业。碳减排涉及多学科,诸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都不在旅游行业内部。全行业碳减排政策、资金、科技、人才支撑不足,成为旅游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文旅部门要探索建立和发改、生态环保、气象等关键部门的对话和交流合作机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双碳”通盘考量之内,旅游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倡导绿色消费。加强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宣传教育,让游客在感悟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自觉增强生态保护、气候资源保护意识,形成绿色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使用零碳、新能源交通工具,提高交通工具荷载率。自觉不使用酒店一次性“六小件”,节约用水用电。倡导“光盘行动”,抵制餐饮浪费。探索旅游者碳补偿、碳抵消方式和模式。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讲好美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互鉴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相关国际组织交流合作,借鉴世界可持续旅游、负责任的旅游、善行旅游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深入参与如《格拉斯哥旅游气候行动宣言》等世界旅游组织、相关国际组织全球旅游业气候治理进程,做好国际国内工作统筹协调。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国际合作,发出气候变化和旅游的中国声音,谋划和世界旅游组织共同主办第3届全球气候变化和旅游国际会议,彰显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的领导力和旅游气候治理的决心、态度,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引下,为世界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吴普

责编:勾晓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