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越是厉害的人,越是向上沟通的高手!

周亦见 2024-04-25 20:01:12

很多人讲商鞅变法,只说变法有多么多么厉害。

但其实,有一个问题大家都忽略了。

商鞅去秦国时,只是一个老百姓,仅仅跟秦孝公见了一次面,就得到了大力支持。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换成现代的场景,就是一个从其他公司跳槽来的底层打工人,跟大领导见了一次面,聊了一会天,就被提拔成了经理。

这背后的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下这件事。

01

《资治通鉴》故事

看到秦孝公的招贤令后,公孙鞅从魏国动身了。

当然,作为一介平民,直接见到国君也不太现实。

但是商鞅有办法,向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送礼,有了景监这个介绍人,终于和孝公见了面。

见面之后,商鞅直奔主题。

“秦国要推行改革,其实不必一开始就和大家商量。等把事情办成了,成果自然就出来了,到时候大家都能分享到好处。”

“那些真正有德行、想干大事的人,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随便找人商量。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让国家更强大,哪怕打破一些老规矩,也没什么大不了。”

两人聊天的时候,上大夫甘龙也在旁边。

这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听到改革,他自然不愿意。

“你这想法实在天真。遵循祖宗的法子来治理国家,官员们得心应手,老百姓也安心。”

公孙鞅听了后,马上反驳:“普通人喜欢老一套,读书人呢,又容易沉迷在书本里。这两类人,你让他们守规矩可以,但跟他们谈创新很难。聪明的人制定新规则,笨的人只能跟着走。”

秦孝公听了点头:“有道理!”

于是,便让卫鞅担任左庶长这个要职,掌管秦国的军政大事。

接着,“商鞅变法”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原文: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03

底层打工人,如何获得领导的赏识?

1、明白领导的需求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想要得到领导的关心,就得时刻在领导面前表现。

但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去研究领导。

这不是说要去窥探领导的隐私,而是要了解领导的需求。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人在工作中都想要得到提拔,但却很少有人愿意花心思去真正了解领导的想法。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需要思考,需要费脑筋。

人们往往害怕思考,因为那太累了。

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去思考,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你所做的努力大部分都是徒劳的。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让你天天跟领导在一起,你俩的关系也不会特别好。

因为你不懂他。

领导想要的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是想要得到提拔,想要达到更高的职位。

那么,他们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通常,他们需要完成一些重要的项目,达到一些关键的指标。

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你的领导在想什么,你就需要去研究你们单位的工作情况。

比如上面的商鞅,他去秦国之前,就知道了秦孝公的需求:秦国太弱了,要改革,富国强兵。

所以他就从这里着手。

说一个底层的逻辑,领导也是人,任何人都愿意聊自己关心的事。

而对于不感冒的事,对方说再多,也没有兴趣。

2、经中间人接触领导

一般来说,作为底层打工人,是很难见到大领导的。

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引荐。

商鞅找的人,是秦孝公的宠臣景监。

这个人,当时深得孝公信任,他的建议,孝公还是比较重视。

方法是通用的。

领导身边也有秘书,也有信任的小领导。

这就是最好的人选。

说一个我们单位发生的事,这是活生生的例子。

前一段时间搞专班,专班组长是从小地方调上来的,35岁左右。

上来之后,先请大领导的秘书吃饭,吃饭期间,不断的夸奖。

临走了,还送了不少烟。

效果很明显,当天下午,这位秘书就带他去见了大领导。

据说,相谈甚欢。

一顿饭、几条烟花不了多少钱,但这次见面,带来的价值那是相当巨大。

他以后的路,会非常顺畅。

3、给出解决办法

见面只是个契机,关键是你能给领导带来价值。

前期的研究,就是铺垫。

到了这一步,你就可以侃侃而谈了。

直接聊对方愿意听的,他会非常投入。

如果你的建议非常好,真的能帮他解决问题,那对领导来说,那就是瞌睡了送枕头。

你的名字,会深深的印在他的脑海里。

原因无他,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了。

如果你的建议还有瑕疵,也没关系,最起码态度是没问题的。

愿意为领导解忧,并且真的花时间去想了。

在领导看来,也是可以培养的。

在你身上,他看到了一样东西,忠诚。

这相当重要。

最后一点,第四点。

这是个可选项。

4、驳倒反对意见

你提方法时,周边可能会有人反驳。

别担心,这太正常了。

原因一般有2种。

第一种,这个方法触及到了他的利益,为了自己,他要反驳,就像是上面的甘龙,变法拿他们这些老贵族开刀,自然要反对。

第二种,就是单纯的从做事角度考虑,对你提出方法的漏洞进行反驳。

这类人,一般没有成见,只是关注事情本身。

不管是那种原因,处理办法都是一样的。

将其驳倒即可。

当然了,很多人说这太难了。

现场有人给你难堪,如何解决?

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发前,你就把这些问题想到,并且想好驳倒意见。

然后,当对方提出时,你拿出深思熟虑的意见就可以了。

而且,还有一个优势。

对方是临时起意说的,而你是深思熟虑反驳的。

这一对比,更能体现出你的办事水平。

以上,就是商鞅带给我们的4步启示。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但就成果来说,值得花时间!

请相信我,填上不会掉陷阱,不想付出劳动,又想要收获,这基本不可能。

当然了,除非你有一个好爸爸。

以上,就是老周对这段材料的解读。

下一篇,我们接着讲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你就会发现,他对人性的认识,实在是可怕!

1 阅读:150

周亦见

简介:一个喜欢专注分享历史故事的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