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接见马三立,被马老逗得捧腹大笑:国宝,你是国宝

枕梦读史 2024-04-30 06:04:48

1956年1月12日,毛主席的笑容在天津的寒风中温暖异常,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趣味盎然逗笑了他。这位被称为"国宝"的艺术家又是怎样的传奇人物呢?

相声的传承者

马三立,这个名字在中国的曲艺界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芒。作为一位传奇的相声艺术家,他继承和发扬了相声艺术,开启了中国传统曲艺的新篇章。

马三立的祖父马诚方是一位在京城小有名气的评书艺人。他的评书技艺精湛,常在北京说评《水浒》,那时就已经有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人士对他推崇备至。

马诚方用满腹的经纶和口若悬河的表演,为京城带来了无限欢乐和思考,同时也在马家的后代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继承祖业,成为了相声圈中的知名人物。在那个时代,马德禄的相声因为他的能说会道、技巧纯熟而广受欢迎,每逢他登台表演,总会吸引大批观众。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相声韵味的家庭中,马三立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马三立自幼就受到相声艺术的熏陶,但他的父亲原本希望他能有个更为稳定的未来,因此一开始并不打算让马三立走艺术之路。

于是,马三立在父亲的指导下,进入了汇文中学接受教育。但压抑不住内心对于相声的热爱,马三立在各种偶然的机会中崭露头角,逐渐显示出他与生俱来的舞台才能。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相声艺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艺人的生活也相对较为贫寒。为了生存,马三立不得不放弃了父亲为他规划的道路,继父亲之后投身于相声艺术。

马三立的相声之路并不像他的祖父和父亲那样平坦。尽管遭遇众多困境,但正是这一路的艰辛历程,磨砺了他将来成为相声大师的不屈意志。

在正式踏上职业相声艺人的道路后,马三立迅速凭借其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出众的舞台表现力收获了众多听众的喜爱。他在舞台上发挥自如,无论是传统的“文哏”还是现代化的改编,他都驾轻就熟,丝毫不输给他的前辈们。

在他的演绎下,相声不再只是简单的笑料堆砌,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艺术的探索。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马三立的相声艺术得到了更大的肯定和发展空间。他的作品开始通过电台播出,其影响力迅速扩散到了千家万户之中。

正是在这个时期,马三立创作并表演了《开粥厂》等经典的相声小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相声的艺术内涵,更点亮了无数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马三立不仅在相声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更被后人称为“相声的传承者”。在他的一生中,他不断地传承和创新相声艺术,为中国的曲艺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马三立这样的艺术家,相声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才得以延续和繁荣,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逆境中的成长

马三立的成长轨迹贯穿着挑战和逆境。他的相声事业起步于困苦岁月,而历经磨难却赋予了他无比坚韧的品质。在那逆境斗争中,他不仅锤炼出了过人的艺术造诣,更在无数次的舞台表现中向世人证明了相声艺术的无穷魅力。

铭记家训,马三立初时便展示了对相声的热爱与潜能,但现实的残酷很快便给予他沉重打击。马三立19岁成家后,岳父要求他走上相声这条道路,并且是通过借债的方式为他支付了婚礼费用。

父亲马德禄为了帮助儿子尽快还清高利贷,不得不四处演出,负债累累。很快,父亲因病去世,大哥沉迷鸦片,全家的经济重担落在了马三立一个人的肩上。

面对生活的重压,马三立选择了不断演出,以此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他的艺术造诣逐渐在各地演出中得到了认可,不论是咸水沽、塘沽,还是唐山、秦皇岛,他的相声艺术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这期间,马三立不仅挑战了大量的传统相声素材,更尝试了许多创新性的表演和创作,使得他的相声艺术更加独具一格。

艺术生涯中,马三立常常面对不公与压迫。他与其他艺人一样,深受当时强加于艺人身上的各种不合理的苛扣与剥削,无论是高利贷的逼迫,还是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因地主阶级和权势者的横征暴敛,马三立不得不一边付出过度劳动的艰辛,一边挣扎于贫困的边缘。

即便在生活最为困难的时刻,马三立也未曾放弃,一次次的尝试与努力终于使他逐渐在相声界站稳了脚跟。

1940年,马三立被邀请至联义社帮忙,未料却步入了汉奸控制的圈套。在那里,他被迫放弃自己擅长的相声表演,转而每天排演一些反串京剧与话剧中的角色。

这段时间里,艺术上的异化和精神上的枷锁令他痛苦不已。但无论生活的逆境怎样严峻,他从未对相声艺术失去信心,而是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坚守与追求。

在艺术道路上,马三立的奋斗并非孤独的。他得到了家人和相声圈内好友们的支持。特别是在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马三立终于重获自由,返回了广阔的舞台,开始了自己相声艺术的新征程。

此后,他的相声艺术再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喜爱,多项作品不断问世,奠定了他在中国曲艺界不朽的地位。

站上新时代的舞台

新中国的成立为艺术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声艺术包括马三立在内的艺人们迎来了新的舞台和观众。在这一时期,马三立的艺术生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他开始在电台进行相声表演,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收获了巨大的名声。

毋庸置疑,正是电台这一崭新的传播媒介,极大地拓宽了马三立相声艺术的影响范围。通过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马三立的声音传遍了华北地区,使得他的相声艺术得以进入无数普通百姓家中。

各种独家创作,如《开粥厂》等作品在播出后立即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使得马三立的名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符号。

不仅在电台,马三立还常常在各种演出场合现身,如凤凰厅等,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艺术交流。他的表演在观众中间流传开来,口口相传,声誉日隆。

与传统相声秉承的即兴性格不同,马三立的相声更多的是精心设计的作品,既有固定的框架又有临场发挥的素材。这种新的表演形式让相声更加紧密地联系起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普通百姓的情感。

新时代的舞台给予了马三立更广泛的探索空间。他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去创新相声艺术,善于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对时弊进行批判与讽刺,体现了相声艺术的社会责任。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逗乐,更多的是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社会寓意。

得到领袖的认可

1956年,毛泽东主席访问天津,马三立得以与之会面。当时,马三立已经是一位蜚声相声界的艺术家,他那蕴含深意且幽默风趣的相声作品《买猴儿》曾被毛主席欣赏过。

在毛主席访问天津的日子里,马三立作为代表之一,受邀参加了为毛主席举办的文艺表演晚会。

晚会上,马三立表演的是一段讽刺地主家儿子与农民儿子之间差异的小品,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示了两个阶层儿子之间的智慧与能力的巨大反差。他的表演在台下引发了哄堂大笑,毛主席本人也赞不绝口。

此次会面,是在一个意义深远的年代背景下发生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等领导人密切关注文化艺术的发展,积极支持各类艺术形式。马三立的相声艺术,正符合了当时提倡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此,毛主席对马三立表演的喜爱与认可,不仅仅是对马三立个人才华的认同,更折射出国家对于相声以及更广泛艺术形式的重视和支持。

得到领袖的认可,无疑给马三立的艺术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晚会结束后,毛主席特意召见了马三立。

这次交流,毛主席对马三立的相声艺术置之高度评价,并称马三立为“国宝”,这是对马三立相声艺术的最高赞誉,认为相声是中华传统曲艺的瑰宝,而马三立在这一艺术领域所作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得到国家领袖的这一认可让马三立更加坚定了在相声道路上的探索和发展。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继续深耕相声艺术,提炼与革新,不断地将更多的新编程小品带给观众。

他坚守传统相声演绎的精髓,又不断加入反映新中国建设、展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时代要素。马三立的相声艺术,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深入人心。

传承与革新

传承是马三立艺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出生于一个有着浓厚曲艺传统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相声艺术的影响。他祖父的评书、父亲的相声以及家族中其他人的曲艺润物无声地滋养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马三立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掌握了相声艺术中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更重要的是,他继承了相声艺术中幽默讽刺、以笑传道的根本宗旨。

然而,马三立并未满足于仅仅是传承传统相声的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五十年代以来,他开始积极探索相声的革新之路,力求使相声艺术与时代发展相符,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首先是在内容上的创新,马三立根据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和精神需求,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社会变革、弘扬主旋律的新编相声作品。

在形式上,马三立也不断尝试突破。与传统相声多为即兴表演、现场反应不同,他注重对作品的精心策划和编排,将相声的演出提升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马三立在传承与革新的实践中展现出的不止是个人的艺术追求,更是对相声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知。他深知,只有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与时代同步,相声这门传统艺术才能不断地生发新的活力与光辉。

此外,马三立还着眼于人才的培养和曲艺的普及工作。他通过参与相声教学、公开演出等方式,积极向年轻一代传授相声艺术,为相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通过这种方式,马三立不仅将自己对于相声艺术的理解和技艺传递给了后来者,更重要的是传达了对于艺术创新和传承事业的坚定信念。

马三立的一生,是对相声艺术传承与革新精神的完美诠释。他以自己的实践和探索,证明了传统艺术同样可以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资料

来自 胡岱平编著. 古今名家养生经 第2版[M]. 2021

0 阅读:169
评论列表

枕梦读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