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日本侵华的最大帮凶,为何转身去向日本连丢两颗原子弹?

桐馨悦读 2023-12-21 14:31:47

1941年12月8日,美国国会会场内气氛压抑,面色铁青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众人的注视下,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上了演讲台。

罗斯福张开了嘴巴,他罗列了日军的一系列罪行,他使用了连续的几个“蓄意的”,去宣泄自己满腔的怒火。在演讲的最后部分,罗斯福特意顿了一顿,然后加重语气宣布道:“我要求国会宣布:从今天起,美国和日本帝国处于战争状态。”

到了这里,罗斯福已经愤怒的不能自已,在昨天之前,美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是交好的,美国也一直为日本提供着军事上的援助,为日本的侵略战争缓解了许多的压力。

但是,就在昨天,他接到了一条消息,这使得他一转对日本的态度,立刻决定与日本宣战,并把日本定为美国的头号敌人。

从这天开始,直到1945年末,美日之间一直处于无休止的战争之中,在这场战争的最后,美国甚至对日本动用了他们最新研发的武器——原子弹。

是什么促成了美国转变态度,对日本宣战,甚至于用上了原子弹这般可怕的武器呢?

国会演讲上的罗斯福

偷袭珍珠港

导致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这次演讲的前一天,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停靠的珍珠港所发生的事件。

12月7日的清晨,茫茫大海之上,一支印有日本国旗的飞机部队出现在了海雾之中,这支飞机部队在没有经过任何允许的情况下,低空飞行,进入了美国的领空。

七点四十九分,美国的太平洋珍珠港突然响起了一阵阵的爆炸声,停靠此地的军用设施无一幸免,全部遭受了猛烈的火力打击。

而这些打击的来源,就是不久前悄然出现的日军飞行部队。

由于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毫无戒备,美军在珍珠港的防守无限趋近于零,所有的防御设施短时间内都无法启动,而大量的飞机还没等起飞进行防守便在日军无差别的火力覆盖下毁灭。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美国驻扎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毁于一旦。

偷袭珍珠港

见到深陷火海中的珍珠港照片,远在指挥部日军司令的山本五十六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发出了撤退的命令。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接到了这一重大的讯息,这件事发生的是如此突然,以至于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金梅尔在接收到这条消息的第一时间,仍旧认为是一条虚假情报。

在此前,他已经接收过多次珍珠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警告,但是坚持无战论的他始终没有在珍珠港布置有效的防守。

在消息的真实性得到证实后,金梅尔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他惊恐地长大了嘴巴,伸出了颤抖的双手,努力地拨通了白宫的电话,报告了这一事实。

而此时端坐在白宫的罗斯福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彰显出了比众人意料之中还要激烈的反应。

因为,罗斯福知道,日本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己的支持,甚至就连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自己都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者和帮凶。

珍珠港事件策划者山本五十六

养虎为患

罗斯福上任美国总统之初,其实已经制定了与日本相关的战略,当时的美国深陷经济危机之中,这个国家往日的繁荣已经化为了一场泡影,从前任总统胡佛手中接过这个烂摊子的罗斯福,必须想办法让美国安全的渡过这场危机。

为此,罗斯福出台了新政,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去缓解国内糟糕的经济状况。而这其中,就包括加强与日本的贸易往来。

长期以来,日本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都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当时的日本已经深陷法西斯主义的泥潭之中,而罗斯福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出售给了日本一大批军需设施以及石油等能源物资。在他看来,这是双赢的体现,双方都得到了自己迫切需要的东西。

与此同时,罗斯福认为自己对日本军事的扶持,还可以拉拢日本,让日本成为自己的附庸。同时将日本与德国两国之间法西斯的关系割裂。

他明白,日本离不开自己给予他们的能源支持,只要死死攥着手中的能源优势,就等同于把日本的命脉攥在了自己的手中。

罗斯福

而且,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中国得到了许多苏联的援助,当时的苏联也十分强大,罗斯福为日本提供军事战略物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中日双方实力的平衡,同时也可以对苏联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起初,一切都在罗斯福的计划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罗斯福未曾听过养虎为患这句话,他自信满满的认为,日本的国运,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因此,在日本国力一天天壮大,甚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时,美国仍旧源源不断地为日本提供着援助。

罗斯福自信的看着除了美洲外的整个世界都乱成一锅粥,他知道,自己只需要等待坐收渔翁之利就好了,只要始终保持着旁观者的身份,那么这场战争结束的时候,就是美国再次伟大的时候。

然而,日本人的疯狂程度,远远超出了罗斯福的预料。

日本人的反攻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罗斯福内心打的算盘,日本人也心知肚明。

但是他们也清楚,自己还不具备和美国撕破脸皮的能力,再怎么样,日本毕竟只是一个弹丸小国,无论怎样努力发展,其国土面积和能源储备始终对他们造成了限制。因此,他们在美国的支持之下,发动了以领土掠夺和资源占领为目的的侵略战争。

然而,即便是有了美国的支持,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仍旧是碰到了莫大的阻力,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使得日军在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彻底解决能源物资问题,日军将侵略的矛头,又指向了东南亚。

1940年,日本发起了东南亚的侵略战争。而东南亚是美国重要的能源攫取地,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交通要道。

日本的这一行为触犯到了美国的根本利益,因此美国下令减少了对日本的援助,并冻结了美日双方的贸易来往。其背后目的就是让日本退出东南亚战场,把兵力更多的放在侵华战争之上。

苏德战争

一年后,苏德战争爆发,迫于西线战场强大的德国给予的巨大压力,苏联把举国之力,都赌在了与德国之间的战争之中,因此无力再为中国提供援助。

没有了对苏联的牵制作用,那么日本的价值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罗斯福当即下了命令,停止了对日本的一切援助。

失去了美国的援助,日本知道,以自己本身具有的能源储备,根本没办法支持自己的长线作战。

自认为把控了日本命脉的罗斯福得意洋洋,以为日军对东南亚的侵略活动将会就此停止。

然而他没有想到,日本,这个自己一手培养壮大的疯狂的民族,竟会反过来对美国亮出他阴森的獠牙。

其实,早在1940年,日本内部对于美国的制裁行为就已经产生了诸多的不满,产生了将美国从太平洋地区驱逐,称霸太平洋的想法。

太平洋战争

但是当时由于日本仍旧接受着美国的援助,具有利害关系,因此日本还未下定决心与强大的美国争夺太平洋制海权。

然而1941年美国对于日本援助的彻底断绝,使得日本开始疯狂。

日本知道,一旦失去了美国的援助,他们余下的物资,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成这场战争。

此刻,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只剩下了两个:第一,停止战争,归依美国,成为他们的傀儡。

第二:赌一把,与美国正面交锋,并且把美国击败,将他们失去的全部夺回来。

面对这两条道路,当时已然陷入军国主义狂热之中的日本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偷袭被提上了日程。

日本知道,自己不出击则已,一旦出击,必须要快,准,狠,趁着美军毫无反应的时候,给他们带来致命的杀伤。

在这样的信条下,偷袭珍珠港计划应运而生。

这个计划执行的十分成功,日军突如其来的袭击几乎使得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战力全速丧失。

就在日本为这个计划的成功执行沾沾自喜,为自己孤注一掷的选择感到庆幸时,他们全然没有察觉到,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国这个愤怒的巨兽已经开始全力运转。

而美国恢复元气的速度和带来的后果,都远远超出了日本的想象。

玉碎

在罗斯福的宣战令下达后,美国整个国家真正进入了战时状态。

在国会的命令下,十五万名员工的节假日全部取消,他们昼夜不停地从事着军工生产活动,在这短时间内,每个工厂每天都能产出三十多架战斗机,而航母和巡洋舰更是如同下饺子一般入海。仅仅三年时间,就有147艘航母成功下水,与之相配的舰队和飞机更是不计其数。

在三年内,美国的钢铁产量直接暴涨三倍,超过了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五个国家钢铁产量的总和,石油产量更是达到了全球产量的60%。

而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在罗斯福的批准与支持之下,美国正在研究的一个超级武器。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上空飞过了一架飞机,对于轰炸机,这里的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在这架飞机出现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骚动。

美国恢复产能后制造的航母群

然而,几分钟后,从这架轰炸机上投下的那枚巨型炸弹,将会震惊整个世界。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原子弹——小男孩,在这枚恐怖武器的打击下,二十五万人灰飞烟灭,广岛的大片土地被直接夷为平地。

这样前所未见的威力,一度让全日本的国民都认为是天谴降临。

然而,一向喜欢赌国运的日本军部并没有因为这颗原子弹的恐怖威力被吓倒,他们与偷袭珍珠港时一样,仍旧相信自己的选择。

他们又一次做出了赌注:美国没有能力再投下第二颗如此威力的超级武器。

很快,美国便做出了回应。8月9日,又是一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带走了六万多日本国民的性命。

原子弹爆炸

在这样可怕的打击之下,日本终于失去了所有的抵抗意志,他们的海军力量已经在之前的中途岛海战中被尽数摧毁,如今这两颗原子弹的出现让他们不再抱有任何的侥幸,最终选择了投降。

尽管没有这两颗原子弹,日军终究还是会在侵华战争中失败,但是这两颗原子弹毫无疑问是日军投降的催化剂。

或许客观来说,这确实减少了中国将士的伤亡,但是事实上,美国所做的一切行为,都并不是他们所宣扬的那样,真的是为了世界和平。

这一切都是在他们的利益被侵犯之时所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美国人而言,罗斯福确实带他们度过了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使美国再次强大起来。

但是对于世界而言,无论是他还是如今的特朗普、拜登,他们的所有举措始终都是以世界和平为表象,实则关心的都是自身的利益。

0 阅读:14

桐馨悦读

简介:阅读有趣的书,记录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