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塞拉菲尔德核泄漏事件,人们无不被英国“坚韧的民族性”所震惊

黄娜老师 2023-12-25 09:27:21

最近,有关塞拉菲尔德核废料厂泄漏事件,网上流传着这么个段子:

为什么英国人都怎么这么秃?

为什么每个去英国留学的人都说英国的水太硬了,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紫-蓝-黄代表着水质硬度的递减

现在明白了呀,这已经不是硬水了,是硬核啊。

当然,这也只是段子而已,并不可太较真,大家看之一笑就行了。

但如果再看看如今被曝光的关塞拉菲尔德核废料厂那超过了半个世纪的核泄漏历史,或许你会觉得,日本福岛事件跟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简直就是个纯纯的“白莲花”!

毕竟,人家在谢罪的方面,功夫做得很足,该下跪的时候,马上扑倒,长跪不起。

再对比苏联处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表现,那直接堪称“人类之光”、“道德标兵”了——当年的苏联人,可是真的在拼了老命,不惜一切代价的解决问题,后来也真的是在不断进行深刻反思。

当年参与救援的幸存者回忆

那么,英国呢?

下面这两个英国老电视剧的段子,放在这件事上,简直不要太贴切。

按照英国《卫报》最新报道(也是被逼后扭扭捏捏承认的),这个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塞拉菲尔德核废料处理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大大小小的事故至少发生了20多次。期间,甚至一些参与抢救而死去的工人还被公司偷偷摘了骨头和器官,卖给实验室做样本进行核辐射研究。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好几代英国人从小到大就稀里糊涂的生活在这片危险区域,对于里面发生的各种惊天动地的事故浑然不知。毕竟,核辐射这个东西是讲量和累积的,对人体引发的病变,往往并不是急性的表现,未必能在短时间内看得出来。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跟塞拉菲尔德隔海相对的爱尔兰坐不住了,一直在闹,甚至联手挪威,跑到联合国给英国施压,让英政府赶紧解决一下这个巨大隐患。

挪威政府担忧的是,核污染会随着北大西洋暖流进入挪威,将给挪威庞大的海水养殖业(尤其是三文鱼养殖)造成严重打击。

早在1997年,挪威政府核管理部门在沿海海岸就测量到放射元素锝99含量增加了小两百倍,并从走势推断,污染源头就是英格兰的塞拉菲尔德核工厂所在区域。

没成想,即便爱尔兰和挪威一直闹到了联合国,但英国两手一摊,不承认也不否认,就是啥都不说,啥也不做。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事情折腾到今天也没弄出个头绪。

这个塞拉菲尔德核设施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坎布里亚海岸,占地6平方公里,拥有员工1.1万名,是全世界危险程度最大的核设施之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塞拉菲尔德承担着不同的核任务——先是为英国军方的核武器开发计划生产钚;后来被改造成了普通核电站;又到今天主要是以处理退役核武器和核电站废料为主的核处理厂,拥有全球最大的钚藏量。

正如前面说得那样,半个多世纪以来,塞拉菲尔德的泄漏属于常态,从1950年代开始,不算那些跑冒滴漏,光算能达到事故级的,就超过了20次。

其中最大的那回,是1957年,塞拉菲尔德(当年还叫作温茨凯尔核电站)曾发生过一次惨烈的火灾,11吨铀在大火种熊熊燃烧,短期内向空气中释放了大量的碘127,并在未通知任何邻国的情形下,自行向大海排放了受到强污染的核废水。

事发后,英国政府进行了极力遮掩和隐瞒,也从未公开过释放的污染量——毕竟,公开了你就得负责啊。

最终,为了将这个全世界“爆”的最早的核电站彻底埋没于历史,英国还把温茨凯尔核电站更名为塞拉菲尔德核电站。

除了1957年那次,另一个估计应该非常严重的,是1983年的核事故。这次英国政府承认“出事了”,并严厉警告周边居民不要再去海里游泳。

否则,后果自负。

但具体出了什么事,污染到了什么程度,英国政府还是选择一如既往地遮掩,捂得严严实实。

再后来,2000年、2007年塞拉菲尔德核工厂都曾发生过非常严重的事故,但还是跟之前一样,英国政府俩手一摊,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愿意做。国际上任凭爱尔兰和挪威不断地闹,对国内的英国公民们则继续隐瞒实情,装作啥也没发生的样子。

谁说英国人不坑英国人?

不过,还是有机智的英国人,从很多途径察觉出——塞拉菲尔德核工厂不对劲!

2001年欧盟点名塞拉菲尔德,称其为是欧洲最危险的核设施,并且警告英国政府该核设施含有比切尔诺贝利更复杂的放射性物质,极有可能引发爆炸灾难。

最开始,英国政府还想耍赖,但出于国际压力,还是不得不销毁了周边方圆五百公里的牛奶,以算作回应。

但就是这么个装装样子的做法,引起了英国媒体和英国民众的警觉。

接着,塞拉菲尔德又被欧盟点了好几次名,国内也引发了一定的舆情,开始变得臭名昭著。

即便如此,英国却依然不管不顾,坚持让其按计划运转到2030年平稳退休。

如今的工厂内部

而最近的这次“炸锅”,则来自英国《卫报》援引官方内部文件的一篇报道。早在2019年,塞拉菲尔德核设施中负责储存有毒放射性废料的储存库外层(由混凝土和沥青组成)就出现了裂缝。3年多来,每天都在泄漏。

特别是近两年,泄漏情况明显恶化,目前平均一天天要泄漏2.3至2.5立方米的放射性“液体”(下图)。

意外的是,英国官方依旧装傻,除了《卫报》发了文章外,BBC这类的主流媒体对这样的一个惊天线索表现的漠不关心。

还是爱尔兰和挪威两国最着急。特别是挪威,这就不是单纯去砸挪威三文鱼招牌的问题了,倘若核设施出现重大事故,放射性粒子可能会被随着季风吹向挪威领土上空,继而对挪威的粮食生产和野生动物造成毁灭性后果。

不过,让人很奇怪的是,平日里很喜欢针对英国搞事情,离英国比挪威近多了的法国,竟然选择了视而不见,保持沉默。

这很反常啊。离那么近,法国政府为啥不着急呢?

原来,法国有关核污染处理的情况,也不干净。

法国,历来属于一个欧洲核大国,还是除了美国以外的,唯二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长期以来,法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不少核电站、核工厂。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海洋放射性信息系统查询页面,把全球巡视一遍,你很快会发现,高辐射值区域全集中在北半球的三个点——日本福岛、欧洲、北美西海岸。

其中,日本福岛核电站可查到的最高放射性样本数值是27105,为正常地区338倍;其他大部分样本在1000至10000之间,是正常值的12.5-125倍。

英国塞拉菲尔德核设施周边显示的最高数值为1592,其他样本大部分在300以上。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该地区的辐射值是正常水平的3.75倍至约20倍左右。

而法国的拉阿格核设施可查到的最高放射性样本数值是19505,为正常情况的约243倍。其他样本也与日本福岛核电站周边数值差不多,在1000以上。

这不禁让人怀疑,法国是否也存在核泄漏,在暗中偷排核污水。

怪不得欧美不都愿批评日本呢,果然还是他们自己的烂账更多。

他们看福岛,或许早就麻了,早就是个比烂的心态了。

但这竟然也不耽误,他们去黑切尔诺贝利。苏联都死了几十年了,还要拿这件事出来反复鞭尸。

还有,不都说民主国家有着强大的监督机制,这样的事情,是盖不住的吗?

原来,西方也有自己的一套“治病”手艺——头疼医嘴,脚疼也医嘴,封锁消息,指责他人,就等于什么问题不存在了嘛。

就这样,我们看到了大英帝国那令人感叹的“坚韧的民族性”, 持续核泄漏还能忍得住,连吭都不吭一声。

0 阅读:4

黄娜老师

简介: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为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