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乱搞,诱导付费,全部玩完

电商报 2024-05-20 14:44:40

短剧诱导付费将被严查

随着短剧野蛮生长,有时间看、有闲钱花、还不懂网络的中老年人逐渐成为短剧收割的对象。

有网友称,“没想到我妈节约了一辈子,却为各种短剧花了一万多元。”更有网友发帖求助,称家中老人为看微短剧,平均每个月都要充值6000元左右,至今累计充值金额竟高达4万元。

图源:截自抖音

短剧凭借内容短小、情节多反转,题材五花八门,包括霸总娇妻、穿越复仇、赘婿逆袭等收获了一大批中老年人喜爱。而如今却被人称为老年人的“电子保健品”,疯狂围猎中老年人。

不过,现在的短剧想要挣中老年人的钱,可能没那么简单了,短剧行业正在逐步规范化。

最近,针对微短剧收费存在费用高、不透明、诱导付费、维权困难等问题,广电总局有关部门启动了专项治理。

具体来看,一是组织头部小程序主体和分发平台,全面排查当前尚未解决的用户退费申请,应退尽退、逐一解决。

二是要求小程序主体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优化收、退费界面和流程。对收费内容、收费价格和会员权益进行更加明确的标示,为退订退费、投诉维权开通便捷入口、配备人工客服,严禁诱导收费、隐藏收费、强制二次收费和未经允许自动续费等行为。

三是要求小程序分发平台严格履行对小程序主体的管理,将制订完善的收、退费制度作为分发小程序的审核条件。

通过预收保证金、定期开展巡查、为用户端开通一键申请平台介入等方式督促小程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收、退费不规范及用户投诉较多的小程序,分级分类予以惩戒直至退出,违规小程序退出前由分发平台督促履行退费责任。

某短剧的充值档位

当前,各平台也已经陆续跟进。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以及点众、九州、容量等12家微短剧小程序主体分别发布公告表示,对微短剧运营、收费管理规则进行了积极响应,日前优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价格说明和服务协议,切实解决微短剧小程序收费模式多、自动续费取消难、价格不透明、虚假宣传诱导充值等不良现象。

同时,公告中明确收、退费规则,并清晰公布客服等联系途径和方式。

这也说明短剧正在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如果小程序运营不规范,并且出发后还不整改,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掉。

此前,为了吸引观众付费,有些微短剧商家设下了重重“陷阱”。商家先在视频平台打广告,吸引观众跳转到小程序。一开始可以免费追剧,到了一定集数后就需要付费观看。

还有一些微短剧小程序的充值页面上,会自动勾选默认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选项,并且能够自动扣款,一天下来消费者不知不觉就花了几十甚至上百。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就有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

有业内人士认为,以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在充值界面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会员协议等,甚至默认自动续费,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正在涌入短剧的互联网巨头们

有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373.9亿元,约是两年前的10倍。据预测,今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

在存量的市场中,为了寻找增量互联网巨头们也扎堆进入短剧行业中掘金。目前,会员付费、广告变现、电商带货是微短剧的主要盈利模式。

当前,电商、内容平台是入局短剧的主力军,包括淘宝、抖音、快手、拼多多、京东都看好短剧的前景。

电商加持短剧,不仅能够丰富传统电商平台的内容生态,还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留存两量;而内容变现路径在不断缩短。

从电商平台变现的途径来看,各有不同。淘宝在“逛逛”板块的二级页面专门开辟了一个短剧板块,名为“小剧场”,用来播放各类短剧内容。淘宝在短剧内容中投放商品链接来促进转化。

拼多多主页面的“多多视频”板块上线了“短剧”频道,短剧板块中会穿插商品带货视频,视频中挂载了商品跳转链接,用户点击可以直达商品购买页面。

京东App在首页“逛”页面的“推荐”tab信息流中增加了与短剧相关的账号和内容。用户使用“搜索当前画面”的功能可搜索到短剧中的同款商品。

图源:京东

另外,今年以来,内容化成为电商平台们寻找增长的一个出口,短剧可以很好地弥合了电商平台内容短缺的问题。

不过,各平台们短剧加持电商的效果如何还未知,我们将拭目以待。

除了电商平台,还有美团、小米等也开始踏入短剧这条河流,甚至还有带货主播转行做起短剧。

今年3月美团短视频栏目改版,新增了剧场频道;4月剧场频道首栏新增了编辑精选,精选内容为短剧。

最近小米开始招聘短剧编剧,疑似为进入短剧行业做准备。

小米招聘短剧编剧

招聘平台显示,小米公司目前正在招聘短剧编剧、后期制作、短视频策划编导等一系列职位。在短剧编剧一职中,小米为其开出了20-30k·13薪的薪酬,岗位要求为1-3年工作经验,学历要求仅为大专。

短剧的风还能吹多久

短剧由于投入成本低,粗制滥造、低俗擦边、同质化等问题不断出现。现在短剧已然迈过野蛮生长时代,进入下一个阶段。短剧作为内容行业,需要持续不断的新内容输入、拓宽业务的边界才能生存下去。

一方面,想要不断留住用户,持续在风口上吹得更久,就要打破原有的剧情,创造新的内容。现在甜宠、霸总、重生、穿越等内容受众已经习以为常了,还需要拓展多种题材。

另一方面,许多短剧平台和制作公司开始考虑将短剧作品推向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短剧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

此外,一些国内短剧在海外视频平台上取得了不错的播放量和关注度,证明了海外观众对于短剧的兴趣和接受度。

同时一些海外视频平台,比如YouTube和优爱腾国际版App,已经上线了不少国产短剧的频道,并且其中一些作品的播放量甚至可以与头部影视长视频相媲美,也为短剧出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推广和变现渠道。

当然,在选择出海目的地时,还是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观众喜好,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作者 | 李迎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电商报

简介:电商行业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