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均工资,对养老金、社保有啥影响?

淘淘社保 2024-05-19 21:04:42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那么人均工资情况如何?将会对养老金、社保有啥影响呢?一起看看。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人均工资

5月份公布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情况,已经成了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动作,公布时间在5月中旬前后,具体时间不一。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涨5.5%。

202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涨4.5%。

如果将人均工资换算成月工资,202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0698/12=10058元,私营单位为68340/12=5695元。

从结果来看,非私营单位人员工资明显比私营单位人员工资高出一个档次,前者是后者的10058/5695=1.77倍,差别是很大的。原因在于非私营单位多属于国企央企、外资等待遇较好的企业。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均工资,对养老金、社保有啥影响?

工资数据成绩单是喜人的,无论是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工资水平都是增长的,说明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从而带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工资的增加,除了直接影响百姓的消费能力外,对养老金、社保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看看对养老金调整的影响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国家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并且根据在职人员工资增长情况、物价变动情况调整养老金。

由此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数据,对养老金调整是有好处的,是一个利好。

如果工资增长水平高,那么人社部和财政部在确定养老金涨幅的时候,也会考虑工资增长因素,如果涨幅提高了,那么退休人员上涨的养老金就会越高。

自2005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19年上涨养老金,加上今年,就是20年了。养老金之所以能够这么多年持续高强度增长,除了经济增长给力外,在职人员工资增长较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2024年养老金调整已经确定,人社部大概率将在5月份公布养老金调整通知,在通知发布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人均工资增长情况,无疑给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带来更大的期待。

其次看看对社保缴费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资数据是增长的,那么代表着各省市的工资增长也有比较好的结果。由于工资数据与社保缴费息息相关,工资增加了,意味着各地将开始着手提高社保缴费水平了。

河南和上海已经发布通知,要求用人单位申报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新的基数执行日期是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这个期间属于社保缴费年度。

当然,更多的省份是把自然年度作为社保年度,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人均工资数据后,接下来各地统计局将公布本地的工资数据,然后各地社保部门根据地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如果某个省份社保缴费年度是自然年度,那么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确定后,需要重新核算社保缴费金额,执行多退少补政策,从今年1月开始执行。

综上所述

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数据,将对养老金的调整和社保缴费产生积极影响,工资增长水平高,那么对养老金调整将是一个利好因素。同时,工资增长了,各省市大概率也会提高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越高,意味着个人社保账户积累的资金越多,将来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就越好。

0 阅读:0

淘淘社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