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后再看《奥本海默》:反思冷战的开启与左翼的衰落

和运超 2024-03-12 17:11:09

奥斯卡后再看《奥本海默》:反思冷战的开启与左翼的衰落

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的力作《奥本海默》,近日获得第96届奥斯卡7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让这位全世界影迷心目中久负盛名,一向被视为兼顾艺术与商业的导演,终于登上影坛的巅峰。

这时候回顾《奥本海默》,并非想对影片再进行一通技术性夸赞,而是希望揣摩诺兰讲述这个人物的视角和立意,以及影片的历史表达可能存有怎样的一些寓意。

自《蝙蝠侠》系列以来,诺兰已经蜕变为一个极善包装个人思想的大导演,多年的英伦艺术积淀,通过一长串作品,公认具有深厚的文艺内涵。但除了几年前的《敦刻尔克》,诺兰并不怎样涉足真实背景的故事。即便《敦刻尔克》涉及二战,总体也可算一个虚构故事。

通过《敦刻尔克》和《奥本海默》两部作品,多少可以看到,导演对待历史的态度总体倾向抽离和旁观。他与理查德·阿滕伯勒、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奥利弗·斯通等距离“历史”更近的前辈,在作品中喜欢流露主观情感的方式迥然不同。

比如《敦刻尔克》的全片台词不多,在较短小的篇幅下还蕴含不同立场的视角。按今天的说法,好像要让观众“沉浸”于历史现场,让观众或伴随大兵们疲于奔命,或作为友好邻邦紧急救援……我们能够随着画面感受各自的情绪,可作为影片导演,他反而“隐于幕后”,完全是沉默无语的历史的看客。

《奥本海默》与《敦刻尔克》看起来有一些相反,但实际在此方式上还更进一步。不仅篇幅达到三小时,充满大量密集的台词对白,出现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说摄影、剪辑等技术多么鬼斧神工,就内容揭示而言,有点当年奥利弗·斯通自编自导《刺杀肯尼迪》时的惊艳,而且这两部电影涉及的历史还能巧妙的“互动”,颇有参照价值。

对距离我们还并不那么遥远的“美国往事”,片中有大量针锋相对、立场相反的人物对奥本海默的生平进行挖掘和评判,以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刘易斯·施特劳斯最典型,被设计成对抗角色。

原本最具噱头感的原子弹爆炸重头戏,全程就几分钟,甚至全片也没有什么战争镜头,当然更没有表现在日本造成的灾难,仅作为台词烘托,如此演绎奥本海默的用意何在?

很多影评都指,诺兰带着强烈的矛盾心态挖掘真实的奥本海默生平,他就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人物,包含带领团队完成原子弹研发的过程,也包括从复杂纷纭的历史中揭露他经历的特殊时代,这些都算“题中之意”。

但笔者觉得,本片之所以让人感到震撼,确实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奥本海默研发原子弹这一被“工具化”的事件,更重要的是揭示奥本海默以及诸多科学家知识分子在大时代洪流下被吞噬的命运。为此,影片才最后强调奥本海默的矛盾性,他何以被美国当局“过河拆桥”。

众所周知,按说原子弹的初衷是为了结束战争,试图缔造长久和平,这是奥本海默等科学精英和马特·达蒙饰演的理查德·格罗夫斯等大部分军人的正面愿望。何以拥有原子弹之后的老美却刺激着全世界开启冷战,完全走向负面的结果?

这应该不是一个杜鲁门狂妄自大的问题,随后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如此多的顶尖巨头也并没有什么改变。片中有一个极其浪漫化的形容——“神一般的破坏力”,这后果自然是双重性的:一方面确实多数人被震慑了;另一方面显然也释放了一些人心底的不安和敌意!老美,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满世界找茬,“武装到牙齿”的形象就是这样来的。

不无凑巧,当年奥利弗·斯通在《刺杀肯尼迪》一片也有鲜明表达,二战结束后美苏对世界进行分管,随后的亚洲之争,老美失去了中国,于是主导了朝鲜和越南的悲剧。导演通过唐纳德·萨瑟兰饰演的军方人物x先生有大段经典台词,其中有一句指:“一个国家的威望建立在军事力量的强大上。”正是指军备竞赛的背景。

凯文科斯特纳与唐纳德萨瑟兰见面这场戏堪称全片历史观点的精华

到60年代初,肯尼迪与赫鲁晓夫通过谈判缓和两邦关系,不仅较好解决了猪湾危机,进一步达成双方对核武器的管制和停止核试验,并签署条约(1963年7月,还有英国参与,实际条约要求部分禁止),甚至该片抛出了打算就此终止冷战的意图,显得肯尼迪太过“左倾”,反而造成自己的不幸结局(其实是导演被指“左倾”,观众显然不太能接受肯尼迪“左倾”的表达,事实上也并不是)。事情当然没有那么单纯,但就涉及军备竞赛背景,完全可与诺兰《奥本海默》的一些内容遥相呼应。

作为杰出艺术家,导演对影片呈现的历史肯定有所取舍。《奥本海默》精准的三个大幕,确实超出曼哈顿计划和原子弹出炉,这只是最为直观表面的情节。可诺兰绝不是要拍《横空出世》,他的反思直击历史的深处,原子弹的出现怎样改变了世界?世界危机确实一步步加剧,大批东西方精英的人生都被历史的浪潮吞没。

看看奥本海默在劝说许多伙伴加入曼哈顿计划时,显然抱着极为理想的正义色彩,比如拯救欧洲犹太同胞,对抗纳粹恶魔……他以超凡的项目组织能力,聚集数千人付出心力,通过原子弹结束了世界大战,可当世界改变时,不仅个人付出巨大代价,甚至一步步转变成为反对核武器扩大化的坚定一员,很巧妙地带出影片所铺垫的悖论现象。

诺兰也认为这个人物故事最吸引他的就是——“这个故事充满了悖论和伦理困境,这正是我一直感兴趣的素材,影片试图帮助观众理解人们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同时也询问他们是否应该做出这些行为。”

奥本海默在片中提出想以开明和真诚,运用协商机制来取得制约,再次体现作为科学家知识分子的理想色彩。而客观现实却是冷战大幕之下,各大国无不出于自保,一个个加速升级武装力量,位于遥远东方的我们也加入其中。

我们指责老美插手整个太平洋地区,对待各国野蛮霸道,可换做其他任何一个先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无论话语说得再温良恭俭让,也如奥本海默的说法:当人们亲眼看到这“神一般的破坏力”,旁人再也难以相信这个东西对世界是没有威胁的!

老美造原子弹本来是为了对付纳粹法西斯,同时又遮遮掩掩防着老苏;苏联紧追步伐是为了对付老美;而我们压上全副身家甚至不怕开罪老大哥,更是对他们两家都要提防……无奈之下的裹挟趋势犹如滚滚洪流,这是奥本海默再如何精明的头脑,再如何超凡的能力也无法化解的。

电影中的舍瓦里埃要求奥本海默脱去可笑的军服,他们认为轰轰烈烈展开的曼哈顿计划,就是确立作为精英分子的英雄本色。我们作为观众非常清楚,他们的事情根本就不是单纯的科学事业,甚至都不是单纯的武器制造。

奥本海默否认洛斯阿拉莫斯基地有混入谍报人员,他愿意相信这些人才都是出于正义感而汇聚到一起。可到后面电影也透露了一笔,在基地的确出现了苏方的情报人员,里里外外都有,泄露了不少机密情报,比如工程进度信息,比如关键的引爆技术。几年后的1949年夏天,苏联成功造出了原子弹,要说丝毫没有美方情报输入助力,恐怕很难让人信服。但谁肯在这样的项目上标注曾得到对手助力的“合作产物”?

从《奥本海默》还可以发现,作为西方左翼的重要力量,同样因为冷战的开启以失败告终。并非单纯一个麦卡锡能够这样能量巨大,影片对麦卡锡根本不屑一顾,刘易斯·施特劳斯形容他就是个小丑。

老美作为工业化较早的大国,代表劳工阶层的左翼组织和苏联不相上下,甚至比我们还早成立,李大钊、蔡和森等很早就介绍过他们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烽火赤焰万里情》也是一部反映美苏早期渊源的力作

更早的1981年,由沃伦·比蒂自导自演,同样得到奥斯卡肯定的《烽火赤焰万里情》,形象演绎过美共重要创立者约翰·里德的生平。与诸多先锋相似,约翰·里德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曾亲历十月风云,写出一本畅销书,与后来到中国的史沫特莱、斯诺等左翼人物相媲美。

约翰·里德在片中的伙伴朋友有露易丝·布莱恩特、尤金·奥尼尔、艾玛·戈德曼等,也算文艺界、思想界响当当的人物,与奥本海默的亲友团不算逊色太多。

伴随两次大战,一方面,老美的左翼卷入国际风潮太过,东风的对抗力量形成坐大,所以本土顽固势力要对左翼彻底瓦解。

另一方面,奥本海默带来改变世界的趋势,不仅出人意料,甚至事与愿违!对于已经雄心勃勃的美国,奥本海默不但没有长时间熄灭世界上的战火,结果反而成了火上浇油的人。真是历史给了人们一个无比巨大响亮的耳光,人生再也没有这样充满黑暗的讽刺。

为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奥本海默后期带有强烈负罪感。在声讨原子弹的集会上,他在一片人声嘈杂中出现宛如核爆炸的画面,先看到升腾炫目的火光,等过上一阵才感受到爆炸的震慑和威力,这种“后怕”的表现——形象传达出原子弹的象征!

奥本海默积极呈现救赎的一面,为核武器带给世界的不安感,为军备竞赛的担忧而焦虑,不仅是他一个人,这也是当时不少科学家的正常反映。

1949年苏联爆炸原子弹,美国又加快氢弹制造。这时候奥本海默以自己在原子能界和国会的影响力每每试图阻止氢弹出炉。与此前在洛斯阿拉莫斯挽留泰勒时说会支持他继续研发氢弹大为矛盾。所以,泰勒在听证会上表明,他感觉有些不理解奥本海默的言行。

过去造出原子弹的奥本海默赢得无比的荣誉,这一切本来泰勒可以通过氢弹得到。如今苏联拥有了原子弹,美国唯有加紧造出氢弹才能更胜一筹,这是官方自然而然的意图,也是刘易斯·施特劳斯等人的共识。

反而奥本海默出于良心焦虑不安站在了对立面,如泰勒所言,他信任奥本海默对国家的忠诚,他认为奥本海默与苏方人员、美共等无涉,但在立场这样一百八十度转变,实在感到不理解。从私人角度,可以推断是某种妒忌心理作祟。

诺兰处理《奥本海默》的深刻性,在于形象地贯穿奥本海默一直处在被盘问和针对的紧张阴影下。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刘易斯·施特劳斯绝大多数是黑白画面,暗示他不仅是出身被奥本海默揶揄为“低等鞋贩子”,制造摩擦和矛盾,而且这种灰暗的背景就好像躲在背后随时施放暗箭的小人。

和当年的奥利弗·斯通一样,诺兰也善于精心设计艺术化表达。而且诺兰刻意淡化奥本海默与美国官方战略抉择的对抗色彩,施特劳斯和泰勒当时是积极力挺国家策略的支持者,反而奥本海默充当不合作的对象。这在已经拉开冷战大幕后,在50年代的世界局势下,很难再有回旋余地。要换一个地方,奥本海默恐怕就不是一场听证会和取消安全许可的性质了,不是吗?

最后奥本海默承受了代价,更有蜕变为致力于和平的科学精英色彩,人物形象得到升华。如前所述,放眼当时美国和世界,绝不仅仅是一个奥本海默的命运坎坷,整个世界都在原子弹出现导致的冷战开启后集体转向。

奥本海默、爱因斯坦、史沫特莱等知识分子在50年代初的遭遇,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等杰出人物都先后回归祖国,同样投身类似奥本海默的事业。这样闪光的名字太多,还有梁思礼、华罗庚、童第周、饶毓泰、董铁宝、姚桐斌、陈绍澧等等许多许多……

我们认为大洋那边充满敌意,他们对科学人才、知识分子就是利用,然后抛弃或坑害,而我们绝不一样。这样容易忽视的是,我们同样处在冷战的漩涡中心。

我们的知识分子也同样带着理想的情怀,而我们的现实很多事情也同样未必那么理想。确实有一部分在特殊时期仍然受到格外照顾和保护,他们成就了国防事业的一个个闪光丰碑。可更多没有得到理想待遇的各行各业精英(包括科学界在内)后来怎样了?太多太多的人根本没有侥幸。

历史犹如滔天巨浪,不论什么阵营派别是左还是右,整个东西方的劳工大众,知识精英,包括许许多多的军人,为之奋斗的理想世界是一天天的达成还是距离越来越远了呢?

诺兰影片中的奥本海默,与奥利弗·斯通影片中的肯尼迪大案一样,尽管大量背景都有真实的历史依据,也不能等同全部的历史真实。可这样真诚面对历史的电影确实能给全世界观众带来震撼和冷静,提供思索的角度,非常的敏锐和犀利。尤其结合今时今日的局势,更能发现克里斯托弗·诺兰选择《奥本海默》这一题材发挥的自省意义。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我们都该清醒地正视被改变的人类命运,时刻保持警惕,历史从来没有真正远去。而我们的未来,又会向何处去?

0 阅读:23

和运超

简介:专栏作家,影评人,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