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菌真厉害,导致我国一传统谷物连年绝收,但却是安徽人的最爱

小马说历史 2024-03-07 11:38:16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粮食可是根本。如果有什么阻碍主要粮食生产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有一种细菌,它常年导致我国一传统作物连年绝收,却始终没有被消灭,或者说考虑要消灭它!这究竟是为什么?不但如此,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对这种农作物来说,这种真菌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安徽人却很喜欢它,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种真菌的名字叫做黑穗菌(或黑粉菌),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它,但是只要是种过玉米的,肯定都都见过。在一块玉米地里总会有十几棵免疫力不佳的玉米,被黑穗菌感染,进而长出灰黑色的小包包。这种小灰包成熟以后会变干,如果碰到衣服上很难洗。但是未成熟的,则是可以吃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炒着吃,在东北被称作乌米。

那这个安徽人有什么关系呢?安徽人也喜欢吃被黑穗菌感染的玉米长出来的乌米吗?

不是的,因为这不满足导致我国一传统作物连年绝收这个说法呀,小马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岂不是成了标题党。

安徽人爱吃的不是乌米,而是被黑穗菌感染的菰(gū)长出来的茭白!如果没有了黑穗菌可怎么办呀?安徽人可就吃不上茭白了!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菰这种谷物,但是它确实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作物。大家都知道“稻、黍、稷、麦、菽”是中国的传统五谷,但是在宋朝之前,实际上是有“六谷”的!这第六谷就是菰米。菰米是菰的种子。菰是一种多年生禾本植物,外观类似水稻,多生长在水田、沼泽、河边等。

在中国古代的《周礼·天官·膳夫》中就曾经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这里的六谷就是指“稻、黍、稷、麦、菽、菰”。

李白诗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中也曾经记录“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荀奶奶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可见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食用菰米了,这说明它确实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作物。

从古至今菰米一直产量很少,这是由于菰米成熟后,会直接掉落,而不是停留一段时间,不容易采收,因此产量比较低,种植量也比较少。毕竟产量少就会更难养活更多的人口,不符合古人对丰收的追求。但是菰米口感软滑、气味清香,营养丰富,所以还是很受老百姓喜欢的。

菰米说完了,那菰、黑穗菌、茭白是什么关系呢?

说一下茭白吧。茭白就是菰的杆茎处受到黑粉菌的寄生后,会膨胀起来的那部分菌瘿。长了茭白的菰杆上便不会再抽穗开花,因此致使菰作为谷物而绝收。好在菰米可以无性繁殖,不需要种植种子,它的根系可以主动复制,因此,绝收归绝收,但是不会绝种!

菰做为谷物虽然绝收了,但是感染黑穗菌后却长出了另一种餐桌上的美味--茭白。茭白口感清香脆嫩,是安徽人特别喜爱的一种蔬菜。安徽人的初秋四件套冬瓜、丝瓜、茭白、毛豆,轮番上阵。安徽岳西还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高山茭白生产基地,在岳西有谜语“像稻不是稻,叫瓜不是瓜,叶中包白笋,人人爱着它”,谜底就是茭白。安徽还有民间谚语“重阳节,打糍粑,吃高瓜。这里的高瓜就是茭白。

黑穗菌与菰的缘分不是今天才有的,已经缔结了二千多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著作《尔雅》中就有记载“邃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这说明当时的人已经不仅只吃菰米了,也会吃菰上长出的茭白。

因此,可以发现我国的菰至少在二千多年以前的秦汉时期,就经历了黑穗菌感染,直至后来感染面积越来越大(具体大面积感染日期没找到资料),导致菰米几乎绝收。所以到了现代,我国本土地区已经基本不再出产菰米,想吃菰米的话,就需要购买外国进口的菰米。进口菰米的价格是很高,大概在每斤60-100元之间。出口菰米主产地加拿大,为了保护本地的菰米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严格禁止茭白贸易的,以防止黑穗菌感染本地菰米。毕竟现在菰米的价格可是要比茭白贵很多的。如果有一天,茭白的价格超过菰米,说不定加拿大也就主动引进黑穗菌了,哈哈,谁也不能抵挡金钱的诱惑!

1 阅读:23

小马说历史

简介:小马说历史,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