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最苦的部队:战士6月穿棉衣,营长打赤脚,司令员饿肚子

陈冠任 2024-04-05 18:33:14

张爱萍是一位传奇的解放军将领,1939年12月,他只身一人带着警卫员来到皖东北,很快就拉起了一支队伍,迅速发展,成为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后改编为新四军3师9旅。

1940年5月间,刘少奇来皖东北检查工作。临别时,他很有感触地对司令员张爱萍说:

““我见到的部队,最艰苦的是你们这支部队,吃饭是吃派,6月穿棉衣,12月穿单衣,宁肯饿肚子,也不肯去拿老百姓的东西。”

刘少奇的这话,是符合实际的。

9旅战史上记载:

“……打顽王光夏战斗十三天,营长都打赤脚,也没有饱饭吃,只吃一些大小秫子稀饭,还能坚持战斗。”

事实上,不仅战士们打仗没饭吃,就是司令员的张爱萍也两餐没吃饭,饿着肚子。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40年,日军“扫荡”皖东北,国民党顽军王光夏趁机夹攻。当时,刘少奇正在皖东北检查工作。张爱萍作为司令员,必须赶往前方。临走前,他对手下说:

“上级领导好不容易来我们这一趟,总得搞些吃的才好。”

皖东北很穷,都是吃大麦碴子,地瓜干。参谋长张震说:“我们实在是太困难,搞不出啥东西来啊!”

张爱萍说:“你到土绅家里去筹一点大米白面,给他们留下来。”然后匆匆去前线了。

结果,这个王光夏不经打,张爱萍一仗就把他赶出去了。战斗一结束,张爱萍就往回赶,半夜回到旅部。他以为刘少奇休息了,但见他的房里还亮着灯,于是就去向他汇报战况。谈着谈着,张爱萍就肚子咕咕叫起来了。

因为部队没筹到粮食,中午开不了饭,他晚上也没吃。

这时候,他饿得受住了,就对刘少奇说:“等一等,我先出去一下。”他出屋子,找到刘少奇秘书说:“能不能给搞点吃的?”

刘少奇听见了,就问:“怎么你饭都没吃?”

“找不到什么能吃的,我来时,部队还没筹到粮食,大家还都没吃饭。”张爱萍无意中讲出了部队的情况。刘少奇一听很难受,一定坚持要把张震给他的粮食拿出来给部队。

别的部队有饭吃,张爱萍的部队为什么没饭吃?主要是皖东北很穷,老百姓十分苦,连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所以部队筹不到粮食,经常饿肚子。陈毅谈起四总队说:

“我军攻洋河,残敌踞房屋抵抗,我以洋油火攻,敌无一逃脱。我军在洋河镇收集火攻材料时照价给钱。洋河镇伪军给罗圩伪军信称,洋河一战,人心大变。新四军不仅以力服人,且能于作战混乱之际表现其严密之纪律。如此服人以德,谁不钦佩?”

1942年,刘少奇在华中局扩大会议上说:“9旅是华中抗战后新成立部队中之成绩较优者,他已成为正规化的党军之一部,并创作了一些优良的作风。他(张爱萍)在开辟皖东北和苏北根据地的工作和战斗中,有相当大的成绩。”

这样艰苦的部队,却是最打仗。在苏北和皖东北几支新四军中,张爱萍率领的9旅,战斗力最强,攻不破打不烂,多次担任反“扫荡”的主力,战功赫赫。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销量已过百万册,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4 阅读:559

陈冠任

简介: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作家,自媒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