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进,增城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之路

蚕丝观下 2024-04-06 11:59:53

增城是曾经的百强县之一,县改区后借助广州东进之机,收获发展红利,本文谈谈增城的经济和产业发展。

1,增城概况

增城区位于广州市东部,东江下游北岸,罗浮山西面;东与惠州市接壤,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黄埔区毗邻,北与从化区和龙门县接界。增城是广府文化(即本地人,讲粤语,占60%)与客家文化(即客家人,讲客家话,占40%)交融的地区,是广州客家人聚焦地区,下辖7个镇6个街道,管辖面积1616.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6.63万人。拥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全国第五个国家级侨商产业聚集区“侨梦苑”,是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丝苗米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县人民政府驻荔城镇。

2,增城历史

增城地域在秦汉时属番禺县,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从番禺划出成立,因增江之名取名为增城县(也有传说南海曾辖县6个,又增加一个县,故名增城),隶属南海郡。南朝宋元嘉年间,分南海郡设东官郡,曾迁郡治于增城,并析增城置绥宁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撤销东官郡,废绥宁并入增城,归属广州府。明弘治年间,先后拆分增城部分地域,设置从化、龙门两县,明、清仍属广州府。

民国时期先后隶属粤海道、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东江纵队三支队在本县境开展革命武装斗争,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东江专区、粤中行政区、惠阳专区、佛山专(地)区、广州市。1993年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县级),当时增城辖1街15镇。2004年增城行政区域大调整,将原来的16个镇(街)撤并为6镇3街道,撤销荔城镇、朱村镇,设立荔城、增江、朱村3个街道;撤销镇龙、福和2镇并入中新镇;撤销三江镇、沙庄街道并入石滩镇;撤销永和、仙村、沙埔、宁西4镇并入新塘镇。

2014年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增城区。2019年广州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增城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从荔城街分出成立荔湖街,从永宁街分出成立宁西街,增城辖6街道和7个镇。

3,增城经济

根据广州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结果,2023年增城地区生产总值为1452.46亿元,居广州11区第9位,属广州各区后半段,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7.85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2.60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32.01亿元,同比增长10.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38.0:57.3。

增城利于广州东进之机,抓住了发展红利,从2020年开始进入增长快车道,增长率达5.1%,摆脱2029年萎缩趋势,成为当年增长率的亚军,只是低于明星地区-南沙;2021年增城增长达10.8%,成为增长冠军,并一举超过荔湾;2022年增长率为4.0%,仍是经济明星,仅稍低于南沙;2023年增长率仍维持在8.5%,与海珠区(增长8.6%)分列前两位。

2023年增城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82.55亿元,同比增长9.4%,比2022年提升7.2个百分点;2023年增城推进稳投资举措发挥作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16.8亿元,总量居全市第4位;增城加持“政策+活动+场景”,积极举办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促消费活动,多措并举持续恢复和扩大商贸业发展,2023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58.66亿元。

4,增城经济发展策略

1)区域策略,增城集聚发展四大功能片区

南部以增城经开区核心区为引领,整合东部交通枢纽组团和东江新城组团联动建设,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和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商务、科技创新孵化,打造广州都市圈智能制造新区。

西部规划建设大湾区科教新区,以广州科教城为龙头,整合中新科技园、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重点发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信创、供应链等产业,建设创新型产教融合新城。

中部重点推进“一江两岸”城市风貌,发展以生命健康、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新材料、高端服务业、都市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

北部以白水寨为核心,携手小楼、正果,融合发展智慧康养、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现代农业,高标准建设北部生态旅游示范区。

2)产业策略,实施产业发展“333”工程

A,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发挥广本、北汽“链主”企业作用,巩固提升汽车整车制造产业链,推动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增城园区建设,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推动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关键部件企业集聚,形成较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建“整车—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汽车零部件基地—智能网联汽车”完整产业生态链。到2025年力争形成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规模13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接落实市“强芯”“亮屏”“融网”工程,做强做大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强化超视堺8K项目、维信诺等面板制造龙头企业的支点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以面板制造、模组组装为核心的超高清显示器制造产业,引进上游关键设备、元器件与材料企业以及下游终端应用企业,扩大配套企业规模和数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制造和研发基地,联动广州开发区共同支撑“世界显示之都”。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营收)规模超1000亿元。

大健康产业。实施“服务带动”策略,着力做强健康服务领域,积极培育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领域,支持发展旅游+高端疗养/医美、“医康养护”融合等模式,打造“湾区亚健康调理中心”。到2025年,集聚10家左右在国内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生命医药企业与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初步形成具有增城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B,提升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增城提出建设智能家居、休闲服装和食品饮料三大百亿产业

C,培育三大新兴产业

培育新材料、智能装备和金融科技三大新兴产业,作为增城未来的增长点。

5,增城经济发展建议

对于经济和产业发展,我们建议增城以经开区为支点,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

1)增城经济开发区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州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地处广州东部,南与东莞隔江相望,西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新知识城,毗邻东莞,联通深港,地处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广州重点打造的枢纽型网络城市骨干节点,也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经开区66位,比上年前进10位,《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通过市人大审议,开发区委托管理面积获批拓展至302平方公里,串联整合超6500亩连片产业用地发展。围绕打造广州城市副中心这一目标,以建设广州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基地为着力点,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产城融合、错位发展。

2)新一代信息产业

新一代信息产业是我国最大产业,产业规模大约在14万亿左右,广东是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最大基地,深圳的产业规模大约在2万亿,东莞产业规模大约在1万亿,形成信息产业最大产业带。

广州拥有庞大数量的高校、科研机构,为信息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但广州的新一代信息产业的规模相当小,只有2000多亿,直接造成广州的工业产值偏低,被深圳超过,被重庆威胁。好在广州认识到这一点,印发了《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面部署IAB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发展,将新一代信息产业列为了首要位置,而新一代信息产业就主要落在与东莞接壤的增城经济开发区。

3)增城的新一代信息产业

增城经济开发区最主要的产业就是汽车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由于花都、南沙、黄埔和番禺等区都将汽车列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由此增城应将重点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来。

增城制定了《增城区促进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对接落实市“强芯”“亮屏”“融网”工程,做强做大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强化超视堺8K项目、维信诺等面板制造龙头企业的支点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以面板制造、模组组装为核心的超高清显示器制造产业,引进上游关键设备、元器件与材料企业以及下游终端应用企业,扩大配套企业规模和数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制造和研发基地,联动广州开发区共同支撑“世界显示之都”。

做精做深细分产业链,以特色配套新型显示电路生产制造为契机,积极布局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与封装测试环节,制定《增城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吸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封装企业来增城发展。推动产业协同,以硬件制造为切入点,高起点规划建设信创产业园,推进CPU芯片、服务器、数据库、终端安全产品等企业集聚,大力引导应用软件及配套产业集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增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设备制造类同比增长52.2%,成了增城工业的中流砥柱,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226亿,已经逼近了增城第一产业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城应该利用广州政策支持,利用深莞的产业链优势,将产业重点集中到信息技术产业上来,加大产业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将增城建设成广州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祝增城经济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关注@蚕丝观下,探讨城市经济发展。

3 阅读:516
猜你喜欢

蚕丝观下

简介: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