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国:跳槽技术哪家强,吕布不如贾寿乡

贪吃的骆驼 2024-05-09 17:08:40

公元189年,董卓麾下多了两个猛人。

他们一个是“飞将”吕布,一个是“毒士”贾诩。

吕布当年在董卓麾下的地位,要远大于贾诩,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吕布的武功盖世,而是因为吕布的身份。

据相关史料记载,吕布认董卓当爹之前,曾是并州刺史丁原的手下,丁原对他非常好,当年袁绍篡夺大将军何进引入外援和宦官火并的时候,董卓的西凉军和丁原的并州军算是一起来的,而当时丁原麾下的核心人物正是吕布。

董卓当年从朝廷的内乱中看到了机会,于是没按袁绍的剧本走(和丁原等人在外围给何进助威),而是直接带着自己的三千精锐去抢袁绍的胜利果实去了。

虽然在袁绍的幕后推动下,何进这个外戚势力代表,已经和宦官团体完成了鹬蚌相争,但袁绍的底牌却还没有出尽,董卓如果想仅凭自己的三千西凉军当渔翁,那是根本完不成的任务。

那么怎么办呢?

董卓想到了离自己比较近的并州军,董卓直接找丁原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只好想办法去蛊惑吕布,吕布一看董卓那边给的待遇更高,于是就果断选择跳槽了。

那么吕布这个选择有错吗?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董卓应该比丁原更适合他的野心,因此他的跳槽,属于人往高处走的正常决断,但是吕布可不是自己一个人跳槽的,他是在把老东家丁原给办了了之后,抢夺了人人家的资产之后,才投奔的董卓。

贾诩呢,人家之前算是东汉老刘家提拔起来的基层干部,后来因为当时的时局,他才成了董卓的麾下,这个过程是水到渠成的,这个过程并没有给他的老东家带来直接伤害。

吕布加入董卓阵营之后,虽然明面上的地位要高于贾诩,但他其实过的并不怎么样,因为当年董卓之所以答应给他升职加薪,不是看中了他的个人能力,而是想要他背后的并州军整体,等到董卓搞定袁绍之后,董卓西凉军的嫡系也差不多也到了。

你说董卓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会提拔跟随自己多年的嫡系,还是你吕布一个应急用的外人,而吕布又看不清形势,所以吕布和董卓就有了矛盾,这时忠于东汉的王允从中一挑拨,吕布就直接把董卓这个新东家给办了。

而贾诩呢,人家在董卓死后,还跟着董卓的老部下又同甘共苦了一段时间,后来这边实在不行了他才去投奔了一个叫段煨的人,不过贾诩在老段这没待多久就又投奔了张绣,而人家贾诩离开段煨,其实也是段煨所期望的,所以两人这次分手算是“双赢”。

吕布离开董卓之后,曾先后想投奔到袁术和袁绍麾下,但是因为他的工作态度有问题,所以他没干多久就被俩老板先后辞退了,袁绍当时甚至想除之而后快,可见吕布在此期间的表现有多糟糕。

吕布失去工作之后,曾被徐州地区的地头蛇代表陈宫雇佣,陈宫雇佣他的目的,是去打他们曾经雇佣的曹操,结果吕布不给力,被曹操给打的再次失业,吕布当时又跑去投奔刘备,结果后来他在供职于刘备期间,又被袁术蛊惑,刘备的一家老小差点就死在了他的手上。

再后来吕布还和曹操貌合神离的合作过,不过后来他还是死在了曹操的手上,而曹操要办他的原因,就是因为吕布的前科累累,在江湖上的名声早已经臭大街,因此曹操根本不敢真的信任他,又不能放任他不管,于是就把他给办了。

贾诩投到张绣麾下之后,是深得张绣信任,后来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还投降了曹操,贾诩把老东家说给新东家,你不能说他没私心,但是你也不能否认,他要是自己想跳槽,张绣也拦不住,曹操也会接受他。

但是人家贾诩光顾自己了吗,人家不光自己跳槽,还给老东家留了条后路,这样的员工你上哪找去。

整个东汉末年,因为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很多人都有多次跳槽的经历,那么为什么留下骂名的只有吕布呢,贾诩跳槽的次数比吕布少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贾诩们的跳槽,基本没有对老东家造成明面上的伤害,而吕布这个三姓家奴,他的每一次的跳槽,都是以伤害老东家的利益为跳板。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吕布,还是贾诩。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