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贱卖几十年,各国组团掠夺,中企暗度陈仓一招制霸行业

山槐谈历史 2023-06-10 03:14:00

2012年,一个处在非洲最南端的小国家,莫桑比克共和国,发现了巨型的稀土矿产,英美日法等国纷纷派遣自己国家的勘探队,想要联合莫桑比克开采稀土。为了冲破中国的稀土战线,日本豪掷600亿美金,想要拿下这次的稀土开发权。

面对这笔,相当于自己国家,5倍GDP收入的巨款,莫桑比克居然拒绝了,扭头将开发权全部给了中国。这一举动,将常年与中国打稀土战的,英法美日各国气得够呛。中国三十年前的稀土产业受限的滋味,他们终于也尝到了。

三十年前中国稀土产业,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冲击?中国又是怎样在黑暗中绝地翻盘,成为世界稀土大国的?

中美两国世界级矿产的较量

和石油一样,稀土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取的,另一样珍惜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现代工业、电子、武器装备生产的核心元素。没有稀土的参与,很多工业产品根本无法制造。就像人体内需求不高,但绝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一样,稀土对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稀土的储量并不算稀有,但因为多种化学元素,只能从大自然的矿石中提取,这样的技术,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的,因而,怎样将稀土的储量、开发技术与利用率提高,成为了各国当代最重要的任务。

1949年,美国在加州,发现了被命名为,芒廷帕斯的稀土矿产,经过开采,发现其稀土储量,是当时世界上最多的。

芒廷帕斯矿产

中国早在1927年,就有科学家在白云鄂博发现了铁矿。到1949年,我国的地质考察队,经过对全国范围的地质考察后,才发现在中国,不仅存在稀土资源,总量还占到了,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稀土总量的90%。

这样巨大的储量,几乎可以称霸全球的稀土行业。两个宿命般的对手,在同一年启动了对矿产的开发,也在稀土上,展开了第一次交锋。

徐光宪独创稀土提炼技术

但不幸的是,因为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考虑到当时的中国正在发展重工业,对铁矿的需求度更高,加上当时国内,根本就没有开采、提炼稀土的技术。

白云鄂博矿产

只能先将大量的稀土资源存起来,以待来日开发。

没想到,这样的决定,在90年代,却对我们的没有来得及开发的稀土资源,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空守着一座稀土的宝藏,却对其无能为力。没有技术的中国,在建设工业化社会的进程中,只能低价将稀土原石卖给国外,再花高价将提炼、生产好的稀土进口买回来。世界上拥有稀土提炼技术的国家,死死地将我国拿捏着。

直到一位化学狂人,徐光宪的出现,才将这样的局面打破。为了响应建设新中国的号召,徐光宪毅然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和同为化学专家的妻子回国。

面对国外对中国的稀土技术封锁,徐光宪创新性地发明了,稀土串级萃取技术,将稀土的纯度提高到了99.99%,成为世界上顶尖的稀土提炼技术。在这一技术的加持下,我国成功造出了原子弹和核弹。

“稀土之父”徐光宪

中国的稀土资源受到毁灭性打击

但好景不长,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稀土资源却受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1990年,中国开始了市场化改革,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将自己的利润看成最重要的目标。美国的里根政府,为了打击中国的稀土发展,开始停止对自己国家的稀土开采。转而向中国购买。为的就是想将中国的稀土,在价低的时候买回去,等中国没有稀土的时候,再将囤货高价卖给中国。

90年代后,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增多

眼看着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大家不再在乎,国家资源是否会受到破坏,争先恐后地将稀土卖给外国。

所以,从1990年起,欧美日韩等国就开始疯抢中国的稀土,为了降低价格,他们还联手上演了一出,“你们必须低价卖给我们,一旦提高价格,我们就不要了”的戏码,将中国小型民营企业的稀土价格,压成了白菜价。

盲目开挖的私营企业

十几年间,中国的稀土出口量暴涨了十几倍,欧美日韩等国,为了获取更多的便宜稀土,不断诱惑各民营产业和犯罪人员,走私盗挖我国的稀土。

根据国外海关的统计,从1990年到2006年间,中国私下的稀土出口量,比中国官方的海关出口量高出35%,三分之一的稀土出口,都是走私盗挖得来的。

在1990年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的90%,经过这十几年的折腾,中国的稀土占比猛然降到了37%。

更严峻的是,徐光宪研究出来的独家萃取技术,还没有在世界上申请专利,就被一家民营企业的技术人员给泄露了出去。

资源、技术先后流失,对我国的稀土发展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明修栈道,吸引外国企业扎根

而技术纯熟的美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出来后,开始向世界各地大量出口。

稀土矿开采

但稀土毕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美国虽然在稀土出口上,赚了一大笔银子,可如果无止境地出口稀土,终有一天,稀土会没有的,那样,美国本土的工业和高端电子产业,也会受到影响。

于是,美国在1985年,通过了一份稀土管控文件,将稀土产业,收到了核能矿业的管控之下。美国所有的稀土开采和出售,都受到了严苛的限制,很多稀土企业都被迫破产。只有依靠芒廷帕斯这个超级大矿的莫利矿业,在此次的限制中活了下来。

但到90年代,欧美日韩联合忽悠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稀土后,美国就获得了中国,价低量大的稀土,莫利矿业的高价矿竞争力下降,他们的营生干不下去了。

2002年,莫利矿业将工厂搬到了中国,想要通过自己的技术,在中国资源的加持下东山再起。而美国政府借此,赶紧将芒廷帕斯封起来,打算给自己攒个家底。但他们的小算盘,这次却没有打响。

不只莫利矿产,全世界的稀土矿产,都受到了中国低价稀土的冲击,全球的稀土产业到最后,要么被中国冲垮,要么加入中国一起发展。

为了活下去,世界上的几大稀土巨头企业,先后都将自己的生产线搬到了中国。一切与稀土资源相关的产业,都因为看中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在我国土地上扎根。从原料到产品,庞大的产业链逐渐在中国形成。

这些企业的老家,欧盟、美、日、韩国家都很开心,因为可以不花一份钱地,占中国的便宜,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暗度陈仓,中国企业制霸行业

看着国家的资源不断流失,徐光宪只能上书政府,呼吁重视对稀土资源的管控。于是,在外国都把魔爪伸向低价稀土时,国内很多由国家控股的稀土企业,在暗中开始行动。

之前提到的,中国利用低价的稀土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稀土企业前来扎根。

工作中的徐光宪

就在外国政府,觉得我们的国家犯傻,又是提供人力、又是提供资源地,帮他们的国家进行产业链重建的时候,在外国企业“打工”的中国科技人员,已经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了一遍。

技术比资源更重要,想想当初被国外技术封锁的日子有多难过,就知道现在用有限的资源换取全世界的先进技术有多实惠。

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中国一直以来,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但并没有成熟完善的稀土技工产业链,忍辱负重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将他们的经验学习到了。

紧接着,我国政府将稀土资源收归国有,国企开始整合全国产业,把中型的稀土企业收购、吞并,将杂乱散落的不正规小企业全部挤退。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想要继续发展的国外企业,已经被中国逐渐收购、兼并。

然后中国政府宣布,启动监管行动,下调稀土出口配额,各地开始严查稀土走私和违法盗挖。这样,彻底将欧美日韩便宜的“进货渠道”切断。

90年代的海关检查

国外有的技术,我们通过学习已经有了,在经过徐光宪先生等科学家的改进后,还逐渐占据了世界稀土技术的顶尖地位。而国外捉襟见肘的稀土资源,对我们中国来说,也不缺。中国就这样不显山不露水地,成了世界上,稀土能源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

先用好处麻痹敌人,然后派出国有企业,政府对外企进行收购兼并的计划,大获成功,就连莫利矿产旗下的派斯山,也在2017年,被中国乐山盛和公司收购,并且重新开始了开采。

上文提到,在莫利公司搬到中国来的时候,美国还乐滋滋地,把自己留给后代的,那座最大的矿山藏了起来。结果没想到,没几年时间,莫利矿产就改名换姓,挂上了中国矿产企业的名称。美国留给子孙的那份储备矿,反而被中国公司收购开采。

和莫利矿产同年,将加工厂搬进中国的美国产业,还有一个叫麦格昆磁吧的公司。他专门为美国生产制导导弹瓷器,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早就被中国公司私下收购了。曾经全美唯一一家,生产最先进的导弹生产磁铁的公司,挂上了中国天津的名字。

除了这两个,2005年,美国的稀土合金生产厂被中国企业收购,2009年,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被五矿集团收购,我国将所有的资源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中国严控稀土出口的政策,连尚有稀土储备的美国,都元气大伤。对那些稀土资源贫乏、完全依赖他国进口的国家来说,打击更是致命的。

日本的汽车生产线

比如像日本,日本国内的支柱性产业就是汽车和电子科技。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直接动摇了他们的产业发展。2010年,中日因钓鱼岛事件关系紧张,中国宣布停止对日本出口稀土,世界稀土价格直接开始暴涨,日本的很多轻重工业直接无法正常运行。

2010年后,中国稀土产业已经处在,全球领先的地位。加上我国逐年缩紧稀土出口,对日本、美国等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依托稀土资源的电子科技

为了将自己的脖子,从中国稀土产业控制下解救出来,他们不得不抓紧一切机会,在世界上寻找新的稀土资源。

于是2012年,当在莫桑比克境内,发现储量极大的稀土资源的时候,各国就迫不及待地派了勘探专家前往。日本更时直接向莫桑比克开价600亿美元,想要和莫桑比克合作开采稀土矿。但莫桑比克,没有将目光放在在自家国土上的任何国家,直接将开采权交给了我们中国。

没有利益牵扯的时候,美日等国,对莫桑比克这个几乎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没有一点好感,现在得知人家有资源,却个个上赶着想要人家的稀土。

而中国,在莫桑比克刚刚建立新国的时候,两国就建交了。我国还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了援助,中国汶川地震时,莫桑比克在当年人均日收入一块六的情况下,还捐款了四万元。

中莫两国一直以来都有着深厚的友谊,在这次的稀土开发权的争取下,中国不出意外地胜利了。

而日美等国,在想要插手后来的,格陵兰岛的稀土资源的时候,发现我国企业也已经先人一步,拿下了格陵兰岛的最大股权。

世界科技在不断发展,稀土作为重工业和电子科技的灵魂,储量的多少、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虽然中国前三十年,在经济改革的冲击下,将珍贵的稀土贱卖掉很多。但很多中国的企业在黑暗的环境下,养精蓄锐,悄无声息地吞并了超级大国的产业,为我们的稀土产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在全世界各地,我们还有了多个稀土矿产,我们终于可以将他国的稀土加工出口,为自己的后代留下自己国土上的财富。面对日后愈演愈烈的稀土争夺,希望我们的政府依旧能够冷静应对,及时调整对外的稀土策略,保证自己在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时常战常胜。

4 阅读:1230
评论列表
  • 2023-07-15 21:33

    看长远点,为子孙后代留点稀缺品!

  • 2023-06-13 21:03

    能把宝贝白菜价就中国了

    用户18xxx36 回复:
    唉,你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吗?不要把有些东西想的太简单。
  • 2023-06-17 22:38

    最关键是是提炼技术!空有稀土,提炼技术不过关也得不到稀土

山槐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