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我1986年入伍,从一名工地上的泥水工,成了一名海军军官!

一介退休老干部 2024-03-21 14:43:21

文/雪亮

1985年的那个冬天,征兵工作开始,我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去当兵,这下可在家中掀起了想不到的风波,引来了一片反对声。

于是亲戚朋友瞬间都成了“说客”,列举了无数不能当兵的理由。比如:我是老小,两个哥哥都在县城上班,姐姐出嫁,父母亲已经岁数大了,还有承包地要种,我就不能再出去了,我出去了家里就没劳动力了。

又比如:云南老山前线还在打仗,有可能上战场,不宜去当兵;再比如:当兵干啥,不如在家学个手艺,学木工和瓦工都行。

我父亲是远近出名的木匠,从小耳濡目染的就自然会一些,当时我正在济南建筑队学瓦工,可以继续学下去,学个手艺对农村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俗话说手艺在身吃穿不愁,等等的各种理由。

我既然决定去当兵,是不会被这些正当的理由所左右的,就是大家所说的比较倔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们的生活已开始得到改善,但也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强烈渴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当时人们都比较迷茫,不知道干什么好。

就在这个时期,我初中毕业了,按部就班开始了务农生活。农村孩子基本都是这样,按照祖祖辈辈的生活惯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种好庄稼地,盼着有个好收成,好让生活衣食无忧,就这样平静的生活下去。

刚开始,我跟着父亲去庄稼地里干活,不忙时就跟着父亲出去干木工,那时种地和干木工都是手工操作,比较辛苦,不像现在都是机械化和现代化工具。

后来哥哥申请了一个营业执照,干起了个体小商店,也叫代销点,销售一些生活日用品,这在过去是绝对不允许的,那时候骑着自行车到处到周围乡镇和县城进货,既要进货也要卖货,既有辛酸也有收获。

在空闲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思考,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以后10年20年直到年老,像大多数父老乡亲一样,土里生土里长,最后葬到这片土地里。

我还年轻,渴望飞翔,渴望到广阔的世界去锻炼,我热爱我的家乡,但不甘心这样平庸。虽然我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也很难说有什么梦想。

说实话,我除了去过县城,更远的地方真没去过,出去闯荡闯荡,开阔一下视野,就成了我当时最现实的梦想。

当时我们村的现状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去省城干建筑队,先从小工干起,边干边学徒,然后成为大工,也叫大师傅,收入也会随着提高。

村里有干建筑队的家庭,家里的生活条件明显好很多。这样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去干建筑队,不光能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也能到外面开阔视野,看看省城的风景。

麦收期间,建筑队放假都回来了,等收完小麦,我就随着他们去省城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也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到省城。

来到建筑队后,我才知道,不是一般的苦和累,每天与砂石、混凝土为伴,早起晚睡,还要经常干夜班,那个时候大部分都是手工操作,不像现在大部分都是机械化,住的也是大工棚,有时候住大通铺,好多人挤在一个房间里。

我在建筑队期间,头也被砸破过,缝过好几针,也从楼上掉下来一回,也时不时地被地上的钉子扎破过脚。面对大强度的工作,工友们依然以敬业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继续着这份工作,是为了家庭,也是为了城市的发展,默默无无闻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每当看到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参与建设的高楼拔地而起,从心里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辛苦,却锻炼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直到现在,我再也不惧怕各种艰难险阻,能够从容应对各种艰难困苦,给了我从容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决心。

转眼到了秋收季节,我们放假回家秋收,秋收结束,在我们即将回城的时候,听说冬季征兵快开始了,我的眼前为之一亮。

我不能一辈子待在农村,也不能长久干建筑队,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需要去做,保家卫国也是热血男儿的梦想,也有可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经过苦思冥想,我决定去当兵。

虽然亲朋好友都劝说不让去,但最反对我当兵的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我狠下心来去报上名,开始了体检。

就在我体检快结束的时候,我母亲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影响,亲戚朋友又加大了劝说力度,我实在是不忍心,体检还没结束,就放弃了这份梦想。

后来我同村的两位同学,去河南当了武警,命运与我擦肩而过。因为工友们都早已去了建筑队,我又单独坐长途汽车去了建筑队,开始了建筑队生活。

转眼又是一年,在建筑队我的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工友们相处关系融洽,思想也更加成熟,信念也更加坚定,独自生活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这时候,也就是1986年冬季征兵又开始了,我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又开始不安分起来。我向父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了我当兵的决心,亲朋好友也理解了我的想法。

一位村民说得好,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你就让他去,你不让他去他这一辈子在家里干啥活都不安心,等他退伍回来了,后悔不后悔都会好好干活的,万一在部队能混到好的出路,那咱就当兵当对了。

母亲虽然还是哭泣,虽然还是舍不得,但不再阻扰我去当兵。

就这样,通过报名、体检、政审等层层把关,我顺利通过并被批准为入伍对象。

当我接到入伍通知书的那一刻,当我看到写着“你积极响应祖国召唤,踊跃报名应征,现经批准入伍时”,我内心的激动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母亲看后也高兴的笑了(虽然母亲不识字),嘱咐我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听领导的话,在部队好好干,我把母亲的话默默记在心里。

1986年11月19日,我们早上7点钟到镇武装部集合,镇委镇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胸前戴上了光荣花,在鞭炮声中离开家乡,到县武装部集合。

下午2点50分坐上了通往青岛的绿皮火车,晚上9点20分到达青岛沧口火车站,10点到达我向往的军营,在灯光球场,接兵干部把我们分在了四个学兵队,自此,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航空兵战士。

在部队,我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刻苦训练,认真整理内务,不管啥活都抢着干,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荐为连队出黑板报,宣传官兵的训练、学习风采,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通过新兵的集中训练,完成了由民到兵的转变。

在新兵训练即将结束的时候,连队文书调走,根据我平时的工作表现,连队首长决定我接任文书,以后又从事了其他好几种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上,我都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部队是个大熔炉,在这个大熔炉里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入了党,上军校提干,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军官,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我非常感谢部队,感谢关心我成长的部队首长。

诗人艾青说过:“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现在我已转业到地方,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将把部队的好作风好传统带到地方,继续为地方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 阅读:589

一介退休老干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