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的孙志刚,当年为了在全省铲除玉米,到底有多疯狂?

壹号度文 2024-02-08 00:06:37

近日,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因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决定给予孙志刚开除党籍处分,并按照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孙志刚,男,1954年5月出生,为河南省荥(xíng)阳人。在1971年,年仅17岁的孙志刚就是插队知青,2年之后,他就从插队知青变为了荥阳县丁店水库干部。1973年,孙志刚放弃干部身份,到武汉钢铁学院炼钢专业学习,毕业以后作为武汉钢铁学院教师留校。

留校以后,孙志刚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习。要知道,那个时候如果是个本科学历就已经是很不得了了。在1980年,孙志刚在上海财经学院工业经济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大学毕业以后,留任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工作。

而此后在1985年,孙志刚直接变为了武汉市经委副主任,从此踏上仕途,一飞冲天。或许是因为长期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所学的很多知识停留在理论上,纸上谈兵,并没有注重基层实际,到底可不可行。这也给其后主政一方时,造成了许许多多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

从1985年开始,孙志刚历任经委副主任、体改委副主任、计委副主任、汉阳区区长、副市长、宜昌市市长、书记等多个职务。直到2006年,才离开湖北到安徽担任常委,此后又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在2015年,孙志刚开始担任贵州省省长、书记、人大主任等职务,在贵州任职到2020年。在贵州,最后争议的一件事情,恐怕就是“铲除玉米”了。

贵州地处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比较温和,水资源丰富,气候上是适合玉米生长的。同时,贵州多山地,少平地,地形复杂多样,不适合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再加上,玉米、土豆等病虫害相对较少,并不同蔬菜那样娇贵,因此,玉米是贵州主要的农业作物,也是我国玉米种植的重要省份之一,可以说是老百姓最为重要的口粮。

而孙志刚到任贵州后,认为玉米为传统低效产品,与当前贵州的发展战略不相符,要求“坚决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把蔬菜等绿色优质产品种上去”。其在与记者对话时表示,“农民靠种玉米富不起来,要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种植项目。”

在2017年,省农委下发了开展了优化玉米种植结构调研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根据孙志刚书记、省长的要求”,对2017年全省玉米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减种植面积、替代作物安排等进行调研,这为后面大张旗鼓“铲除玉米”埋下了伏笔。

在2017年,贵州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上,孙志刚再次强调,“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变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结束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完全放弃贵州多山、少地、气候等现实实际。

到了2018年,各项“铲除玉米”的文件纷至沓来。上半年,开展春风行动,要求“2018年调减玉米500万亩”,也就是要把全省1100万亩玉米调减到600万亩。根据数据显示,贵州省耕地面积为5208万亩左右,而当时的玉米种植面积差不多在1100多万亩左右。这就要求,差不多把全省的一半玉米都铲掉。

此后,贵州出台了《贵州省调减玉米种植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方案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了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指示精神”,要求用3年的时间,把全省1280万亩玉米调减到250万亩,共调减1030万亩,调减的土地用于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饲草等等。其中,2018年调减500万亩,2019年330万亩,2020年调减200万亩。

按照这个规划,也就是全省的玉米基本上都要消灭,留下的一点恐怕也就只能用作炒菜吃了。到2018年年底,根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的报道显示,全省调减玉米种植7853.19万亩,(这里应该是785.3万亩才对,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孙志刚放卫星才这样写的),全省食用菌种植面积增长91.5%,蔬菜种植面积增长20.9%,水果种植面积增长25.6%,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18.1%。

在孙志刚的号召下,全省上下各级各部门纷纷围着玉米转。当时流传,“看到书记,就看不到玉米,看到玉米,就看不到书记”。一些地方,为了避免在路边出现玉米的身影,直接把公路边的玉米全部砍掉,还有一些地方甚至喊出了“你敢种,我敢砍,坚决不留苞谷杆”“脱贫要幸福,不要种苞谷”等极端标语。

乡镇干部纷纷丢下手里面的工作,跑到田间地头做工作。由于当时已经是五六月份,玉米苗绿油油的布满整个山头,长势喜人。为了完成指标,一些干部为了不被处分,保住自己的工作,只能采取强硬措施,做违背良心的事,全部铲掉绿油油的玉米,旁边是气得咬牙切齿的群众。既苦了百姓,也折腾了基层干部。

当时省里的工作组到处暗访,发现哪里还在种玉米,就直接上报到省里。有次,暗访组发现有个县还在种玉米,直接报告给孙志刚。孙志刚在全省大会上直接点名骂这个县的县委书记,“也不怪你XXX的一个教书匠,懂啥球调整产业结构?”

调减玉米后,一些地方只能种萝卜、南瓜、辣椒,当时就出现了著名的三白,也就是莲花白、白菜、白萝卜。结果到年底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种这些东西,供过于求,卖也卖不出去,只能喂猪。还有的地方,种刺梨、种猕猴桃,结果也发现与气候不相适应,长不大、成熟慢、口感差。

贵州作为农业大省,有着特殊的地理因素和现实因素,不能仅仅因为一句“调整产业结构”,就盲目的用理论的那一套,来往贵州省生搬硬套。导致的后果,就是民生怨道、苦不堪言。

其实,作为山区种植玉米是有着天然的优势,这是祖祖辈辈积累下的经验,更是已经形成了一种内生文化。不然大家都去种榴莲,岂不是经济价值更高?脱贫更快?

154 阅读:80029
评论列表
  • 2024-02-08 08:14

    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来鞭尸?

    pyou 回复:
    铲玉米原来是这货搞的。
    荷池看风 回复:
    就该鞭尸!
  • 今天 416
    2024-02-08 05:10

    应该当时发表出来的文章

    内心旁白 回复:
    反对无效
    叶子 回复:
    当时咋不发表,现在马后炮
  • 2024-02-08 08:16

    此人凌迟处死10次都不为过!祸国殃民!杀!

    久耐特吊线办公灯 回复:
    你又懂了
  • 2024-02-08 08:41

    种玉米确实挣不了钱,可惜我这只能种玉米,别的都活不了

    ZHOU 回复:
    能种玉米就可以种高粱
    用户79xxx98 回复:
    自认倒霉,投胎投错地方了呗,平原农民发展的比山区差,全世界头一份
  • 2024-02-08 08:02

    我们这里从前是水果产业区,很多外省人到我们这里考察学习,后来变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搞拆迁,很多葡萄.梨树被挖后又被人转卖到贵州很多地方种植,结果是栽了几年根本没有什么收成,气候不同,土质不同,夏季雨水多,果树病害没法治,大多都是绝收。坑了不少农民。

  • 2024-02-08 06:50

    墙倒众人推!

  • 2024-02-08 10:07

    祸国殃民之辈,全然不顾事实。

  • 2024-02-08 21:49

    原来这些村里的做这些缺德事是你指使的,你真是枉为人

  • 2024-02-08 07:35

    真实的,不是虚假新闻!

  • 2024-02-08 10:10

    研究生学了个啥玩意儿啊?!?!研究生就是为了和玉米战斗吗?

    夕晖 回复:
    [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人家意就不在种植什么东西而是想快点搞出成绩然后你懂的!!!!
  • 2024-02-08 21:08

    怎么说

  • 2024-02-08 09:27

    害我家的牛吃了青玉米杆拉肚子

    章森 回复:
    做青贮,发酵一段时间再喂
    泡泡 回复:
    青玉米杆适合喂羊[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80后 14
    2024-02-08 10:27

    典形的误国伤农

  • 2024-02-08 08:00

    典型的外行

  • 2024-02-08 15:19

    农村大部分种玉米就是用来喂三两头猪的,结果不准种了,拿钱去买玉米,猪养大了倒亏钱!

  • 2024-02-08 11:47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石漠化严重,多种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也可以和旅游配合起来,效益应该比玉米高。

    欢乐谷 回复:
    你没走过贵州全境,有的地方吃土豆。
    用户82xxx31 回复: 欢乐谷
    是的,经常有烤土豆,很香
  • 2024-02-08 12:32

    想法很好,为农民增加收入,但脱离实际。现在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粮食政府有收购计划,但经济作物没有。对于农民来说,能换成钱的才是好作物,理论亩产几万,换不了钱,连粪土都不如。农村不比城市,城市好发展,农村想搞好很难

  • 2024-02-08 17:34

    然后进口美国玉米,发洋财[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 2024-02-08 13:49

    孙志刚,害苦贵州老百姓了!该死!

  • 2024-02-08 14:44

    玉米可是本世纪最好的粮食,人吃,工业,饲料,都很重要!

  • 2024-02-08 0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也砍吗

  • 2024-02-08 08:54

    能到这种地位的人,做事实的很多,想发展好的更多

  • 2024-02-08 16:42

    当时反对的人都着处分了

  • 2024-02-08 17:36

    看到这个,想起了 梯田种水稻[得瑟][得瑟]

  • 2024-02-09 01:53

    说实在种玉米确实不挣钱,但是你不种玉米准备种啥,先要搞清楚合适种什么,当地人会不会种,市场在哪里,种多少合适。不是瞎指挥

  • 2024-02-08 17:49

    最烦这帮子耍笔杆子的马后炮们[笑着哭]

  • 2024-02-09 00:52

    怎么没判刑?

  • 2024-02-08 11:08

    破坏粮食生产,让他吃泥巴

  • 2024-02-08 17:51

    当年为何能实行下去?

  • 2024-02-09 05:53

    种玉米的确挣不到钱[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ZHOU 2
    2024-02-09 04:15

    我们这边隔茅台近,推荐种高粱,优质高粱4元一斤左右,养殖玉米(饭玉米)1.5元一斤,综合下来高粱肯定金济价值高些。我觉得是产业问题。

  • 2024-02-08 21:54

    说明什么?把孙砍成几段?

  • 2024-02-08 16:20

    我这里那时候路边的都铲完了,路边看不到的就不管

  • 2024-02-08 17:09

    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对玉米魔怔人

  • 2024-02-09 09:25

    方案第一句写得好,非常有水准。

  • 2024-02-08 18:03

    想法是对的

  • 2024-02-09 01:18

    贵州的高山根低和平原地区不一样,不能把平原地区的套路用在贵州

  • 2024-02-08 22:28

    这家伙不是吃粮食长大的

  • 2024-02-08 13:12

    水稻、水稻,没水养田,水稻个毛???瞎指挥

  • Syl 1
    2024-02-08 10:20

    疯了[汗][汗]

  • 2024-02-08 23:43

    汉奸行为

  • 2024-02-09 00:22

    因地制宜,什么能活种什么,什么产量高种什么,经济价值高,种不活有个毛用

  • 2024-02-09 00:38

    管的太宽了~~群众种植什么作物还要政府同意;第一次听说哦~~

  • 2024-02-08 13:21

    [点赞]能力极强

  • 2024-02-08 16:32

    乱棍打死!

  • 2024-02-08 15:36

    背后的无语

  • 2024-02-08 18:04

    想把玉米改成经济作物很难的,东部省市求之不得的事情,贵州却把一个好机会给搞砸了。

壹号度文

简介: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深度介绍体制内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