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跌,万物涨!

城市财经 2024-05-09 11:08:25
作者:余飞

当下,除了房价在跌外,貌似一切都在上涨,电费在上涨、燃气费在上涨、水在上涨,各种生活用品价格也在上涨。

01 | 楼市跌

楼市调整,仍在继续。无论是成交量、卖地收入还是房价。

成交量方面:

4月份全国数据,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目前机构数据已经披露。

克而瑞披露:

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121.7亿元,环比降低12.9%,同比降低44.9%,单月业绩规模仍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1-4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0914.1亿元,同比降低46.8%,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成交量依旧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从上图可以看到,无论是1月、2月、3月还是4月,单月成交量都是2020年来的最低值。

从城市角度来看,克而瑞披露:

4月30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97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7%,同比下降43%,与一季度均值相比增长13%。前4月累计同比降47%,降幅收窄1个百分点。

进入5月份,尽管很多房企为迎战五一做了很多准备,降价促销都在上马,深圳的房企甚至开出了买房送黄金的活动。

然而全国整体成交量,同样创下了历史最低。

卖地收入方面:

财政部披露,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147亿元,同比下降6.7%。

数据:财政部

房价方面:

纬房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一二三四线城市,依旧在全线下跌。

02 | 万物涨

与房地产不断调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活中的各项费用,似乎都在上涨。

5月2日,中国铁路官网发布四则调价公告,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将于6月开启涨价窗口,涨幅在20%左右。

以上海虹桥到杭州东的高铁票价为例,二等座现价73元,一等座现价117元,特等座132元。调价后的价格分别为:87元,140元,157元。

以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的高铁票价为例,二等座现价463.5元,一等座现价738.5元,商务座1458.5元。调价后的价格分别为:553元,885元,1935元。

而在高铁价格上涨之前,油价、天然气价格、电价甚至供应用水的价格已经上涨了。

前不久重庆的天然气表转速过快闹得沸沸扬扬,后来由临时工背锅以及燃气书记免职宣告结束,但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并未就此止步。

已经有超过130个市县发布了联动机制文件或者通知,推动居民燃气价格上涨。

油价一路上涨,目前国内92号汽油全面进入了“8元时代”,95号汽油即将进入“9元时代”

水,也在涨价。

泉州下辖的县级市石狮,最近发布了用水价格上涨通知。

在石狮之前,4月3日,广州市发改委发布《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版)》,涨价34%。另外,还有多地也在跟进上调水费。

为何会出现这种“楼市跌,万物涨”的局面,这里面是否有前因后果?

客观来说,后者与前者肯定有联系,但又不是全因前者。

03 | 问题出在哪

第一,房地产的下跌,是导致万物上涨的原因之一,这无可推脱。

房地产曾经是支柱行业,曾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现如今却成了负累。

2020年房地产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在10%左右,2022年变成拖累,为-14%。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从巅峰时期的30%左右下降到去年的22%。

另外,卖地收入也从高峰时期的8.7万亿降到了去年的5.8万亿。卖地收入是地方城市主要的钱袋子,卖地收入跳水,让很多地方城市的财政捉襟见肘。

再加上这些年全球局势动荡以及美国的刁难,我们的出口受困,各地经济发展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再加上地方的债务问题,不少县市财政维持城市基本运营、公职工资等公共开支都困难这时候财政难题,债务难题,让很多城市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搞钱,同时勒紧裤腰带,减掉一切不应当的花费。

所以我们这几年看到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很多低级县市将旅游景点、国营食堂乃至国营殡仪馆都拍卖了。

当然,各种行政处罚费用也成了为数不多的财政来源。

现在天然气、燃油、高铁、用水等这些公用事业都是垄断行业,这些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

第二,天然气与油价上涨,与全球动荡的局势有直接关系。

第三,上调公用事业的价格,可以对冲CPI下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我们的CPI环比增速为-1%,同比也只有0.1%。这一疲软之势头,从去年一直延续至今。

来源:国家统计局

CPI是衡量物件变化的指标,也被人称之“穷人指数”。它是衡量通胀与负通胀的关键指标。

一般来说,各国政府都会给CPI设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是安全范围,比如欧美地区的上限一般是1%至2%,咱们中国是1%至3%。

去年以来的走势,明显不利于促进消费和经济发展,所以,对于提振物价,政府早有强调。

去年央行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上,就明确指出:要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促进物价在合理水平。

今年年初,央行行长潘功胜直接点出,“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的调节,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0 阅读:3

城市财经

简介:席地而坐,对酒品茗,共话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