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汇女”惨死在浴缸内,1995年海口市亚美大酒店女尸案侦破始末

路之意 2024-02-14 06:31:01

1995年12月7日,一位大款模样的人来到了海南海口市金融大厦前。此人刚一一下车,就被“炒汇女”(90年代产物,她们从事非法生意。每当到银行办事或是存取款的人一下车,炒汇女便蜂涌而上。她们极尽求劝纠缠之能事,经常从一些急需换汇者的手中,套购出现钞和外汇,再经过一番暗地炒作,从中谋取私利)团团围住。

“老板,换汇吗?”炒汇女一边争先恐后地大声招呼着,一边晃动着她们手里举着的钞票。

“你们这么多人,我跟谁换?”老板显出为难的样子。

“换我的,换我的!”几个炒汇女争抢着纠缠起来。

“好了,好了,不要争了!就同这小妹换了。”老板经过一番观察,他看中了文静的阿美。

阿美能被老板看中,心里美滋滋的。这毕竟是一次赚钱的机会,她急忙凑到老板身旁,一只手情不自禁地挽住了老板的胳膊,把老板拉到一旁,开始谈市论价。

老板似乎有意在吊阿美的胃口,他自我介绍说,他是刚从台来的商人,准备在海南做点生意,这次带来20万元新台币,以后还要陆续带些台币过来兑换。

阿美不失时机地递上自己的名片,告诉这位“台商”,上面有她的电话和呼机号码,只要想兑换外汇,随时便可以call她。

深藏不露的“台商”,没有马上和她兑换台币,而是一反常态,对阿美说:“我今天还有点事要做,改天打电话给你再兑换。”说完匆匆地离去。

12月15日下午3时许。海口市机场西路亚美国际大酒店内。楼层的服务员正在整理各个客房。当服务员来到806房前时,听到房间内电视声音很大,她按了几下门铃,没有回应,便用钥匙打开了房门。

服务员感到有点奇怪:这里的客人怎么回事?人不在了电视还开着。她顺手推开卫生间的门。“啊——”随着一声尖叫,服务员跑出了房间。她边跑边喊:“不好了,杀人了!”

应声赶来的酒店员工们一面保护好现场,一面向110报了警。

几分钟后,巡逻车赶到了现场,随后,海口市公安局卡副局长和林副局长带领刑事技术人员和民警来到亚美大酒店。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工作迅即展开。

现场勘查发现:房间内物品摆放零乱,有明显的挣扎搏斗痕迹;被害人俯卧在卫生间浴缸内,女性,年龄约20多岁,身高1.56米,体态较胖;死者口腔、鼻腔有出血,脖子上勒着一段长约40厘米的电话线,左肩上有一处长5厘米左右的钝器伤。

技术人员从现场提取到一枚不规则的血指印和几枚鞋印。综合分析:被害人死亡时间不超过8小时,凶手为两人或两人以上。

从死者身上提取到的物证并经过调查证实:死者叫邢金美,28岁,琼海市人,是专门从事地下炒汇生意的炒汇女。据同伴证实,前几天,有一位台商找到这位阿美,说是有20万台币要兑换,阿美出事的当天,带了5万元人民币和1万元港币准备与这位“台商”兑换外汇。结果,人死财空。

在现场调查访问中,侦查员了解到:入住806房的是两名旅客,其中一人是使用一个名叫“黄利章”的身份证登记住宿的,从身份证号码揭示的持证人的地址为四川省合江县。

“黄利章”与“台商”是什么关系?

“黄利章”的身份是否真实?

解答这两点疑问,是破获此案的第一步。海口市公安局领导当即决定,组成专案组,以追踪台商“黄利章”为重点,开展全方位的侦查。

专案组由振东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和机场路派出所民警组成,由孙副局长任组长,由刑警大队陈队长任副组长。

专案组的侦查员们,按照制定的侦查方案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追踪、调查、侦控等工作之中。

负责核查“黄利章”身份的侦查员很快就通过四川省公安机关证实:“黄利章”使用的身份证是假的。

调查“台商”的小组走访了几百名台商,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其他几个调查组奔波了多日同样一无所获。“黄利章”断了线,“台商”失去了踪迹,侦查工作陷入了困境。

在侦办案中,侦查员最怕的就是线索中断。因为,线索一旦中断,破案将陷入局,即使有千般精力也派不上用场,同时还要背负着“破不了案”的“无能的重压”。

专案组再次召开了案情分析会,侦查员们对专案的侦查方向、侦查范围及整个侦查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同时对下一步工作统一了认识,即紧紧抓住台商“黄利章”这条线索,“从人查案,由案找人”,把中断了的线索接上,把失去的踪迹再查出来。这不仅要求侦查员有信心,还要有耐心、有智慧。只有契而不舍,攻艰克难,才能灵敏地去捕捉可能突破全案的蛛丝马迹和转瞬即逝的良机。因为成功的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侦查工作进入了攻坚的阶段,大量的调查和每一条线索的追踪,使每一位侦查员都必须废宴忘食,绞尽脑汁。

发动群众,求助他人,拉上朋友和家属;没完没了地打扰,没完没了地道歉、致谢;善意的误会,无奈的冷落,友好的“摩擦”,“求人”的心情和滋味,真是酸甜苦辣—言难尽。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12月23日,侦查员陈庆武、吴登军、翁振龙三人获得了一条重要信息:据一名也是从事地下兑换外币生意叫阿存的“炒汇仔”反映,他曾在案发之前的11月19日下午,被人以兑换外币为由,骗至海口市海甸岛金海岸大酒店854房;当他走进该房时,发现房间里的两个年轻人神态可疑,他心存疑虑,恐被抢劫,就马上退出了房间,没有同他们进行交易。当时,阿存将此情况报告了金海岸大酒店的保安员。

为证实阿存反映的情况,陈庆武、吴登军、翁振龙立即赶往金海岸大酒店进行核查,发现金海岸大酒店854房在11月19日住房登记表上的住客名叫“黄利章”,也是四川合江县人,这与12月15日在亚美国际大酒店806房的住客登记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完全相同。

据此分析,12月15日入住亚美国际大酒店806房的客人与11月19日入住金海岸大酒店854房的客人应为同一人或一伙人。

这一重大信息的获取,使“12·15”抢劫杀人案侦破工作出现了转机,断了的线索又接上了,消失的踪迹又露出水面。

循着11月19日“黄利章”住在金海岸大酒店854房这条线索,专案组在金海岸大酒店对当天入住854房的客人的活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专案组从该酒店调取了当天进出酒店人员的各种资料,并从该酒店854房的电话记录中,发现了当天与外界联系的几个电话号码。就此,顺藤摸瓜,扩大线索。

12月23日晚上,专案组马不停蹄,连夜奋战,组织警力对几个电话地点及其有联系的人员认真排查。经排查发现,居住在白坡里45号的人很可疑,具备嫌疑人的画像特征,经秘密辩认,确认这个名叫“周华”的人,就是人住金海岸854房的“黄利章”。这一发现就像打了一支兴奋剂,使一筹莫展的侦查员们顿时增添了几倍的精神。

随之,侦查员对周华的活动范围、接触人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周华无正当职业,接触人员复杂,经常活动在国宾酒店、金山大厦附近,行动诡秘。经过分析,专案组认为,必须迅速捕获重大嫌疑人周华,并决定,在不掌握其同伙的情况下,要密捕,避免打草惊蛇。

12月24日凌晨,几个组的侦查员潜伏到白坡里45号和国宾酒店、金山大厦周围,开始张网猎物。

潜伏在白坡里的侦查员,从凌晨到中午,没有发现周华出现,经侦查得知,周华一夜没有回来。

是惊动了猎物,还是专案组的埋伏守候被胶猎的狐狸嘎出了踪迹?指挥员和侦查员的心理充满了紧张和焦虑。但是理智告诉他们,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

“报告!猎物出现!”国宾大酒店的潜伏组首先发现了目标。下午3时30分,周华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国宾大酒店的门口。他东张西望,好像又在物色下一个作案对象。他在酒店大门前打了一个转即刻离去,两名等候已久的便衣民警分别从两侧很自然地向周华贴靠过去。

100米、50米······进入预定区域。

“朋友买二手摩托车吗?便宜。”侦查员趁机凑到周华的跟前,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

“什么车,多少钱?”周华听到便宜的摩托车,心里一动,贪梦的本性使他不想放过任何一次占便宜的机会。

“大黑鲨800元!来来,我们靠边谈。”侦查员们一边搭汕着,一边把其引到路旁的一个面包车旁。

就在两人走到车门前时,车门突然打开,一双铁钳似的大手一下子把周华嵌进了车内,还没等到其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双手铐已把他紧紧拷住。

周华落网的喜讯,一下消除了专案组几天来连续作战的疲劳。他们顾不上歇息片刻,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对周华紧张的审讯工作中。审讯刚开始时,周华心存侥幸心理,百般抵赖,矢口否认自己有任何犯罪行为。面对周华的顽固抵抗,专案组毫不退却。他们重新调整审讯方案,采取政策攻心、证据轰击、步步紧逼的策略。周华虽负隅顽抗,拒绝交代问题,但他毕竟做贼心虚。

经过几天的激烈较量,12月26日晚,周华的心理防线开始松动,初步交代了11月19日,在金海岸大酒店854房预谋抢劫案:是他与其同伙“小张”共同谋划实施的,但由于他们预谋侵害的对象警惕性较高,作案没有得遥。作案未遂后,他即去办理退房手续,退房后,他就将“黄利章”的身份证交给了“小张”。至于亚美大酒店806房的杀人抢劫案,他则一口咬死与己无关,

那是“小张”他们干的。但问到小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时,他又装起糊涂来,说只知道他是一酒店的保安员,具体姓名和住址一概不知。

胶猎的周华在避重就轻,当他从审讯中察觉到我们还没有抓获“小张”时,就干脆来个架祸于人,负隅顽抗。审讯工作一时又陷入僵局。

专案组对周华的“供词”和心理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许多疑点:

1、周华既然肯定“亚美凶杀案”是“小张”所为,显然他与“小张”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不可能不知道“小张”的名字,即使他未与“小张”共同作案,也一定详知内情。

2、周华是否把“黄利章”的身份证交给“小张”也存在疑问。从“亚美凶杀案”的现场勘查上看,当时作案时至少是两个人所为,结合金海岸854房事件,专案组认为周华有重大犯罪嫌疑,其参与“亚美凶杀案”作案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要证实周华是否就是亚美大酒店区杀案的凶手,他是否确实把“黄利章”的身份证给了“小张”,当务之急是要查获“小张”。

此时,侦查员手头掌握的有关“小张”的情况仅仅是个模糊的信息。然而侦查员的作用和能力就在于通过对模糊信息的处理,去伪存真,捕捉真实的信息。

专案组的民警围绕周华的活动范围和接触的一切关系,撒开了大网,全力以赴地查找“小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们很快就获悉,周华所说的“小张”,曾在桃园酒店当过保安。

侦查员们马上到桃园酒店保安部核查“小张”其人。在保安部花名册上找到一个叫“张传文”的保安员名字。但据饭店员工说,此人已于近日请假回湖北老家探亲,尚未回酒店上班。专案组成员立即前往大英村桃园酒店员工宿舍,对张传文的住处进行秘密搜查。“碰巧”将张传文逮个正着。张传文回家探亲是假,做贼心虚,躲起来逃避打击是真。

两名嫌疑人一一归案。摆在侦查员面前的任务,就是尽快突破嫌疑人攻守同盟的防线,揭破案件真相。为了取得审讯的成功,振东公安分局林局长亲自出马。首先他组织专案组成员认真研究了两名嫌疑人的心理,并巧施对策,让两名嫌疑人在看守所里一进一出打了一个“照面”。

就是这么一个“照面”,犹如一颗重磅炮弹,使两个嫌疑人的饶幸心理和负隅顽抗的防线彻底崩溃。

接着,林局长、孙副局长和陈大队长,亲自审讯两名嫌疑人。在强大的法律、政策攻势和证据面前,周华和张传文终于败下阵来,先后交代了冒充“台商”“黄利章”在亚美国际大酒店806房抢劫杀害炒汇女邢金美的全过程。

12月15日上午9时,周华在金山大厦门口的公共电话亭,按照前两天炒汇女给他的BP机号码,传呼被害人邢金美,称他有20万元新台币现钞需要兑换,约需6万元人民币,且在电话里约定在亚美大酒店一楼咖啡厅见面。

周华和张传文见到如约而至的邢金美后,他们称在咖啡厅交易不方便,又要求改到房间交易,随即带邢金美到周华以“黄利章”的身份证(此身份证系花钱请人伪造的)预先定好的806房间。进入806房后,周问邢是否带钱,老实单纯的邢金美不知有诈,一边回答一边拍着袋子说“钱都带来了”。周让邢坐在床上,并过去把电视机声音调大。

在交谈中,张传文突然从后面掐住邢金美脖子将其按倒。邢拼命挣扎,周紧紧抓住邢的双脚不让其挣扎,过了几分钟邢便昏死过去。周华、张传文担心邢没有断气,又将房间的电话线扯下一段勒在邢的脖子上,并用皮鞋后跟猛踩邢的肩部、脸部。过了一会儿,见邢不再动弹后,两人便搜走邢身上带的5万元人民币和一万元港币,将邢拾进洗手间的浴缸里,两人在惊慌中洗完手立即逃离现场。

可怜的“炒汇女”正是因为自己的违法炒汇,追逐私利,才轻易步入罪恶的陷阱;正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和轻信,给罪犯以可乘之机,也使自己蒙受了劫难。

因查询资料未果,关于周华和张传文的结局如何,有知道的朋友可以补充下。

0 阅读:188

路之意

简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展现哲思意韵、透析生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