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人口流动规模不减,但结构悄然发生变化

数据行者 2024-05-07 12:11:33

引言:近期,各省纷纷发布本省人口数据,其中吉林、辽宁两个东北省份的人口回流引发关注,加上近年来,“逃离北上广”也热议不断,看起来人口跨省流动趋势似乎是在变弱。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十年间(2014年-2023年),农民工规模由27395万人增加到29753万人,增加2358万人,但是其中跨省流动农民工规模却下降1116万,跨省流动农民工占农民工规模比重从28.72%下降到22.69%。

一、发展现状:2010年到2020年跨省流动人口的变化

跨省流动比例下降,但跨省流动规模不减。根据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到2020年,跨省流动人口比重由38.85%下降到33.22%,全国31个省份中20个省份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均下降;但是跨省流动人口规模由8587.6万上升到12483.7万,增加3896.1万,且所有省份跨省流动人口规模均增加,其中仅广东、浙江、江苏三省跨省流动人口增量就占到全国的40%。

表1:2010年-2020年跨省流动人口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跨省流动儿童和老人数量增多,跨省流动年龄结构明显老化。14岁及以下儿童和60岁及以上老人增加超过1000万人,相比2010年,2020年0-4岁、5-9岁、10-14岁流动儿童规模大幅增加,三个年龄段合计增加518.4万;60-64岁老年人增加200.1万,以及65岁及以上老人规模增加300.8万人。从年龄结构看,0-19岁比重人口略有下降,20-39岁的中青年劳动力比重大幅下降,而40-59岁中老年劳动力和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大幅增加。

图1:分年龄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表2:2010年-2020年跨省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跨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比重大幅增加。相比2010年,2020年在现住地居住超过五年的跨省流动人口比重达到37.55%,上升12.44%,而在现住地居住三年及以下的跨省流动人口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图2:分居住时间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跨省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相比2010年,2020年跨省流动人口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比例均上升。从规模看,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跨省流动人口已达1425.3万人,比2010年增加1008.5万人。

表3:2010年-2020年跨省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跨省流动人口迁移方向变化较小。无论是2010年,还是2020年,以东部省份为居住地的跨省流动人口规模始终是最大的,分流向看,分别是从中部省份流向东部省份、西部省份流向东部省份和东部省份的内部流动。从具体数据来看,有明显变化的是,从中部流向东部的跨省流动人口比重有明显下降,西部省份和中部省份的内部流动有一定增加。

图3:2010年跨省流动人口流向(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图4:2020年跨省流动人口流向(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表4:2010年-2020年跨省流动人口流向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二、未来趋势:流动人口跨省流动趋势未发生根本改变

无论从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还是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近十年间跨省流动人口比重都发生了明显下降,因此,不少人认为流动人口跨省流动减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确实,近年来,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一定程度放缓,对产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对制造业、服务业的用工需求一定程度减弱,加上中西部地区各种产业和优惠政策对留住人、吸引人以及增加回流人员均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解释了从中部流向东部地区流动人口比重大幅下降。

但是,从长期看,东部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吸引就业的优势条件,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人口流向东部发达省份的趋势依然长期存在。从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流向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比重虽有下降,但是仍然有接近四分之三的跨省流动人口流向东部省份。

值得关注的是,跨省流动儿童和老年人数量的增加,以及居留时间的增加也是两个不可忽略的趋势,这也提醒流入地城市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健全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0 阅读:5

数据行者

简介:数据融合分析专家,用数据还原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