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控制文章专栏文案字数

先生坐何至于此 2024-03-03 10:58:14

相信很多考生、写手和传媒行业从业者对于字数把控不是太熟练。

对于一部分人,常常因为凑不够字数而烦恼。

为了凑齐字数,通常来说会写很多无用的废话,增加各种各样恶心人的修饰词。

对于另一部分人,也会有控不住字数的问题。

他们的观点庞大而复杂,总是一落笔就写个不停,然后写到一半才发现,自己都还没展开分论点字数就已经到头了。

如何解决这种现象?

很简单,分层把控。

在写文章时,提前做好宏观和中观层面把控。

宏观就是你的总论点,中观就是你的分论点。

做好这两部分的把控,按照你分论点的数量把字数分配下去,确定每一个分论点大概要写多少字。

这时就会有个问题。

你怎么找到你的分论点?

分主体,这是最简单的。

企业、个人、机构等,这样一来,你就已经有了入手的分论点。

除了分主体外,你还可以通过所给材料入手,当然这是对于考试来说的。

有人说没有考试,那从什么方面入手?

一是训练思辨能力,二是参与社会实践。

训练思辨能力,最好的办法有两个。

看新闻,看报纸,里面常用的分论点都是非常经典的。

看辩论赛,B站就有很多辩论视频,实在不行看看评论区你也可以学到很多,多多评论,自然有人会亲自教你。

参与社会实践,看书和干活都可以。

看书强烈推荐高中政治书,分点极其明确,背下来就行。

高中历史和高中地理可以作为补充资料使用。

干活也就是工作,同样能收获很多在书上和新闻里没有说的东西。

为什么不说,因为书和新闻都需要流量,讲那些有用的东西不如讲废话流量多。

找到了分论点之后,就要进行取舍。

让人看的舒服的分论点最好控制在五个以内,当然三个最经典。

三个时候大家会觉得常看,五个有些人会觉得专业,六个及以上大多数人即便觉得你讲得有道理也会因为太累而很难看下去。

当你确定了每个分论点的字数之后,就需要分配。

通常来说,论证分为解释,举例或者推理得出结论。

举例通常用于长文,因为通常来说分析一个例子就够你写好几篇文章了。

所以如果篇幅限制,要么用推理论证,要么举例就一笔带过。

但如果你没有适合的例子,推理论证又凑不够字数,怎么办?

后面补个做法,说说如何实现你的分论点,也就是措施。

当然,有的人觉得字数还不够。

这时还有一招,刚才说的是宏观和中观,既然还想要拓展篇幅,那就写微观。

微观是最能体现一篇文章深度的东西。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建议每个分论点都要进行微观分析。

微观分析最好控制在两个以内,当然一个最好。

如果每个分论点都加上微观层面,或者一个分论点中的每个次级分论点都展开论证,那么这篇文章将会变得十分臃肿。

这也涉及到焦点问题,也就是文章结构分为对仗工整和错落式。

官媒通常需要工整的,每部分论证逻辑和字数都差不多。

自媒体有的是错落式,一长两短合理分配,既展现深度亮点,又不失完整。

这和美术里面的点高光、压暗面是一个道理。

先说说微观的定义。

微观其实是在中观的基础上,对举例中的例子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分析,或者是对于中观分论点的分论点进行论证。

因此可以明白一个概念,其实微观是依托于中观存在的,如果没有中观,其实微观也可以是分论点级别的中观。

一篇有深度的文章里面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时候,如果把中观和微观拿出来,其实就可以构成普通的宏观中观文章。

所以深度是比较出来的,是根据文章的分层来体现的。

两层是普通,三层算有深度。

想让一篇文章变得有深度,不仅仅是可以加微观,也可以在宏观和中观的基础上加个大宏观。

但这么干就会导致离题,或者说是选题变化。

因此,你可以根据字数要求调整你的中观和微观篇幅。

如此一来,便能很好地把控字数。

0 阅读:0

先生坐何至于此

简介:工商管理专业,精通经济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