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到底多阴险?妄图通过粮食控制世界,却被中国“农民”破了局

兰亭说事 2024-05-13 03:20:56

2023年,全球谷物的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28.19亿吨。照理说,足够地球上80亿人口,全部都吃上饱饭了。

可是,哪怕到了今天,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依旧显示饥饿人口,在逐年扩大,已经来到了7.83亿之多。

为啥,总的粮食产量足够,可吃不饱饭的人,却是那么多?

这里面就不得不说一下,美国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了。

估计太多国人不曾知道,要不是中国出来个“牛人”,意外破了局,那美国人通过粮食,控制全世界的图谋,还真没准成功了。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粮食——最不起眼的“重武器”

粮食,既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样还是当代赤裸裸的经济武器。

然而在当代,一股不怀好意的力量,妄图将粮食这把"双刃剑",架在别国脖子上,行使新一轮的,经济霸权主义。

这股力量就来自,拥有世界第一大"农田"的,美国。

美国的国土面积,高达931万平方公里,其中55%都是平原,可耕地面积更是占到了,全球的13.1%。

在气候上,温带大陆性气候,为美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再加上,美国自建国以来就奉行,"以农立国"的传统,农业地位直接重于一切。

因此,即便在二战结束后,虽然粮食产量,已经远远超出国内需求,可美国政府依旧给予农业,巨额的补贴。

直到2012年,美国的农业补助费用,高达2860亿美元,是同期中国军费开支的,3倍有余。

由此可见,美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是多么疯狂和不按常理出牌。

然而,美国政府显然不是,纯粹为了让国民吃饱穿暖。

他们在农业上,投入如此巨资,目的就是要将粮食,培育成一种新型的"杀手锏"。

进而对付,在世界经济版图争端上,遭遇的对手。

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国家成为了,美国粮食武器的牺牲品。

粮食武器下的“亡魂”

包藏祸心的美国,最先发难的首个目标,就是当年的超级大国——前苏联。

在冷战阴云下,美国玩弄手中的粮食大棒,将苏联经济生命线一步步勒紧。

首先是,人为降低石油价格,打击苏联的出口收益,毕竟前苏联的大量外汇来源,都是靠石油出口换来。

接下来,美国佬则是人为抬高,国际粮食价格,最终逼迫苏联,不得不用黄金储备,来换取粮食,满足国内温饱。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原本工业就已力不从心的苏联,在经济上很快应声瓦解。

而加速剧变的导火索,就是1989年苏联签订了《经济休克疗法》。

里面明令接受了,西方"友好"国家的所谓援助,这些最终酿成了,苏联解体的大祸。

可以说,正是美国以粮食作为经济武器,也顺利摧毁了,一度在世界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苏联。

假如没有美国的这些阴谋诡计,苏联或许还能存活至今。

粮食战略一经得手后,美国人的狼子野心,显然不满足于此。

继苏联之后,美国的粮食大棒,又伸向了日韩两国。

趁着日韩为实现工业化,而冷落农业的时机,美国的低价农产品蜂拥而入,迅速占领了两国的食品市场。

等到低价倾销,彻底挤兑死当地农业企业,安稳的扎下根之后,美国人把控的粮食价格,突然间出现了异常升高。

面对美国的蛮横攻势,日韩政府有心反抗,可本土企业却早已破产,无力再作反击。

就这样,在美国的粮食武器镇压下,日韩两国几乎丧失了,经济自主权,彻底沦为了,美国经济版图的一环。

时间来到2003年,中国这个崭露头角的亚洲大国,自然也出现在了,美国的战略锁定范围之内。

作为素有"吃穿在我,温饱为先"人生哲学的农业国,粮食安全问题对中国而言,无疑是命脉所系。

因此,美国人就精心布局,试图从大豆这个重要农产品下手。

当年,中国大豆年产量仅1500多万吨,远不够国内工厂,对油料作物的需求,故而不得不大举从美国进口。

于是乎,美国政府精心伪造了一场行情,故意压低了,当年大豆产量的预期,制造出供需紧缺的假象,从而使得大豆价格,顿时一路飙涨。

当时,诚信为本的中国企业,没有识破这场骗局,一味跟从美国人为制造的价格恐慌,不得不拿出高价,接连进口美国大豆。

然而,就在国内企业巨资押注完毕后,美国政府突然曝料,他们的产量并未下降,粮价暴涨纯属人造恐慌。

眨眼间,大豆价格应声回落。

由于提前大量囤积了高价大豆,中国大豆压榨企业接连破产,许多国内优质农企资产,在这次风波中,被外资趁火打劫般低价买走。

一时间,美资掌控了,中国80%的大豆加工产能,中国的大豆产业命脉彻底易主。

这一决定性的失利,让中国人民意识到了,国家粮食安全遭受的巨大威胁。

美国不仅是要控制中国,更是要延续昔日对苏联的伎俩,让中国在粮食这盘棋上,渐渐丧失主导权。

最终哪怕有钱,从国外进口口粮,那也面临处处受制,各种听令于人的局面。

面临这一危机,中华民族顿时警钟长鸣。

熬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人民早已铭记了,粮食的分量。

在农业大国的体质下,满怀气愤的中国政府痛定思痛,发起了一场,你死我活的"饭碗保卫战"。

中国的反制措施

反制的第一步,就是坚决制止资本在粮食领域的,进一步扩张。

中央果断出手,对已被收购的大豆等农企,实行全面国有化救助,让这些企业重新回到,人民的掌控。

与此同时,武器装备还要跟上。

我国杰出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所领衔的团队,选育出了一批,单产量创纪录的杂交稻新品种,帮助中国农业产能,不断突破新高。

在田间地头,广大农民听从政府的号召,坚持不懈地开垦新田、改良旧田,严保国家耕地红线。

国家粮食储备库存,也在不断攀升,数量足够全国人口食用1年以上。

最重要的是,政策层面重拳出击。

从上而下层层落实,耕地保护红线制度,农业用地面积只增不减,粮食增产的根基,遭到坚实保障。

在城市蔓延和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牢牢守住了,几万年的农耕文明根脉。

经过一番政治、经济、科技上的综合反击,中国成功破解了,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的困境,重新掌握了,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外资遭到无情驱逐,在中国粮食领域的霸权主义,也随之破产。

曾几何时,他们试图以经济手段主宰世界,妄想重复对苏联的伎俩,让全人类生命权利,尽归私有。

可终究是小觑了,中国的决心和智慧。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粮食战"中,他们终于吃了亏。

后记

粮食,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确如同石油,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丰厚利益源泉,是他们控制世界的狠招。

但对中国而言,粮食意味着,普天同庆的温饱权利,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根基,意味着人民的最基本生存。

当西方妄图用粮食绑架中国时,中国的坚韧与智慧终将,突破层层阻碍。

参考资料

0 阅读:29

兰亭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