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强晋级,这场健康家庭PK赛超燃

大河健康报 2024-05-18 23:51:25

统筹 安伟

记者 吴文可 杨璐 梁露露 孟蕾 孙倩文 文

记者 王晓伟 图

5月18日,绿草茵茵,晴空万里,热血与阳光撞了个满怀。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河南赛区活动(以下简称河南赛区活动)省级预选赛继续在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精彩上演。

本次赛事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在河南深入推进的重要举措,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体育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员会、河南省妇女联合会、河南省红十字会、河南日报社、河南省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主办,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大河健康报承办。

29支家庭战队需要通过限时跳绳、搭桥过河、呼啦圈挑战、两人三足跑和心肺复苏演示等健康活力展现以及健康科普竞演,争夺进入总决赛的8名席位。

经过为期两天预选赛的选拔,最终——刘宁家庭战队、张欢家庭战队、闫进宫家庭战队、杨莹家庭战队、史同峰家庭战队、毛雨家庭战队、白向威家庭战队、王怡家庭战队进入总决赛。

老少齐上阵 展现健康活力

“一、二、三、四……”

5月18日上午8时,29支家庭战队齐聚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体育场。

赛前,一段动感音乐响起,本次活动健康活力展现环节裁判长、河南省体育科技中心副主任唐洪渊带领29个参赛战队进行热身活动,深蹲、行进间弓步蹲、俯卧撑……

似火的骄阳没有降低大家的热情,各个家庭战队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限时跳绳项目

呼啦圈挑战项目

“哇,这个小帅哥转呼啦圈转得特别厉害!”一个身穿荧光绿色衣服的小男孩把呼啦圈舞动得炫飞如火,他是来自济源的10岁男孩于子越,与妈妈张欢、爸爸、姥爷一起来参赛,4岁的妹妹是啦啦队员。

从一点儿不会到以呼啦圈“出圈”,于子越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姥爷虽然腿脚不便却是一位坚定的队员,他说想自己以身作则让孩子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因此,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为了此次比赛,张欢还给一家人准备了三套不同风格的服装,包括正装、亲子装、演出装,给孩子增加仪式感。

搭桥过河项目

在搭桥过河项目,十分考验参赛家庭的默契与协作能力。每支家庭战队需派出3名成员参赛,使用4块瑜伽砖作为“桥”,以铺设一块、前进一块的方式前进。待所有队员上“桥”后,须由后面的队员将纸板依次传递给前面的队员继续铺设、前进。如此轮换,直至到达终点。来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白向威家庭战队配合默契、协作流畅,快速完成了“过河”。问及配合默契的秘诀,白向威告诉记者,在比赛之前,他们一家便根据比赛要求购买了道具,经过家庭内部的尝试、选拔,确定由他和爱人、女儿参赛的方案。“经过多次尝试、练习,我们发现,由我爱人‘打头阵’、我女儿居中、我‘殿后’的方案效果最好。同时也发现,‘过河’时我和爱人蹲着传递‘桥’,更节省时间。”

两人三足跑 在两人三足跳的赛场上,一对父子选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其他选手尽量选择身高相差不大的队员搭档,而这对父子不同,父亲高瘦,儿子小巧。父亲是来自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的李洋,“之前都是我一人参加各种科普比赛,这次家庭大赛我就想让孩子真正参与,让他从小体会运动的乐趣。另外,我也想通过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让他懂得人生就是有积累就会有收获,不要特别在意眼前的得失,只要坚持就能迎来胜利。”

为保证赛事公平、公正,本次活动组建了由30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志愿者组成的裁判团。

裁判之一、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23级学生张静远告诉记者,活动设置的五个项目需要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既能展现参赛家庭健康、和谐的氛围,也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尤其是限时跳绳、搭桥过河、两人三足跑等项目,更是需要上场选手的密切配合。“看着赛场上的参赛家庭活力满满,也让我深感健康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她说。

“为保证计数、判罚的公平、公正,我们在赛前进行了多次培训,包括比赛规则学习、现场模拟训练、裁判器械使用等内容。”本次活动健康活力展示环节副裁判长、田径国家级裁判杨奕介绍。

“家庭运动是落实全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共同参与运动,家庭成员可以互相鼓励、支持和监督,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共同达成健康目标。家庭运动还可以普及健康理念,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认识到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裁判长唐洪渊说道。

心肺复苏大比拼 重要急救技能要学会

在“健康活力展现”环节心肺复苏大比拼现场,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专家们担任此次裁判的角色。该院院前急救科主任张培荣向记者透露:“从比赛表现来看,大部分选手对于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已经相当熟练。然而,也有部分选手在一些细节上还需加强。” 张培荣举例:在按压后应确保胸廓充分回弹,避免按压频率过快;按压部位应准确位于胸骨的中下部,即两个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等,都是容易忽视的重点。

专家在现场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以确保大家能够准确掌握这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1.首先施救者要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将患者仰卧于坚硬平坦的地面上,轻拍双肩,大声呼叫,观察病人有无意识,如没有意识、呼之不应,立刻拨打120。2.施救者用自己的两个手指触摸患者一侧的颈动脉,判断是否有脉搏,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以判断有无自主呼吸,时间为5~10秒;如非医务人员或者未经过专业培训,也可以不判断颈动脉搏动。如果患者没有颈动脉搏动,没有自主呼吸或者为濒死呼吸,马上进行胸外按压。呼吸缓慢、不规则呼吸、叹息样呼吸,为濒死呼吸。3.胸外按压的要点:按压部位在胸骨的中下部,或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双手交叉叠放、十指抬起,掌根部放置于按压处,利用身体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至120次,每次按压结束要让胸廓充分回弹。4.人工呼吸要点:使患者仰头、抬下颌,开放呼吸道,施救者的口包住患者的口,口对口吹气两次。5.胸外按压30次进行2次通气为一个循环,每做五个循环要同时检查一下患者颈动脉是否有脉搏、是否有呼吸,时间为5~10秒,直至患者恢复或专业救护人员到场。

确保安全 医疗救援全面保障

为保证比赛安全、顺利进行,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救医学部的医护人员为现场所有参赛者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障。

急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梁冰伟介绍:“针对此次比赛,我们充分准备了心脏骤停、中暑、外伤等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及急救医疗设备和药物,如除颤监护仪、气管插管、肾上腺素注射液、藿香正气水、云南白药、绷带、夹板等,还有一辆救护车随时待命。”梁冰伟建议,大家在高温室外环境下运动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一旦身边有人出现头晕、发热等中暑现象,应将患者先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间,快速降温,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补充淡盐水。如果有条件,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等。梁冰伟提醒,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禁止喂水,头偏向一侧,以免造成窒息,并立即呼叫120,尽快送到医院抢救。

家人同行 上演健康科普竞赛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嘀嗒啦,我们都想让它健康快乐地长大。”下午,在健康科普竞演环节,歌舞、小品、情景剧、豫东大鼓……29支家庭战队带着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作品。每支战队在三分钟内,围绕合理膳食、心理健康、减盐减油、口腔健康、儿童发育、常见病防治等方面,为线上线下的观众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健康科普盛宴。

来自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郭丙涛家庭战队,8岁的女儿郭雨睿挑起了此次竞演的“大梁”。小姑娘在台上唱唱跳跳,亳不怯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快上台的时候,我感觉我的心都怦怦跳,可紧张了,但是一上台我就不紧张了。”郭雨睿骄傲地说。此次,郭丙涛家庭战队以儿童心理健康为选题,带来节目《勇气大爆发——向儿童心理问题说不》。“我们医院关注的主要人群就是妇女和儿童。在工作中,我经常见到父母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生活压力大等种种原因,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疏导孩子,造成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倾听孩子的心声。”郭丙涛告诉记者。

“丞相,您得的可是富贵病高血压啊。”“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孤正值壮年,怎会得高血压?”来自许昌襄城县中医院的耿晓光是一名儿科医生,他与父亲这次上演了一出“曹丞相与华佗”的古装剧,妻子和孩子则负责扮演侍女和书童。他说,作品想法来源于家乡文化,作为三国文化胜地,许昌历史积淀深厚,人文荟萃。耿晓光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很多人因为熬夜不运动、烟酒不离手、暴饮暴食造成高血压,因此在和妻子、父亲商量后有了这个作品。“参加这次比赛的目的是挑战自我,向身边更多人宣传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耿晓光说。

经过激烈的比拼,来自洛阳的闫进宫家庭战队以清晰的讲解、精彩的演绎拔得本轮头筹。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刘占峰用四个“好”点评参赛家庭的表现。选题好:围绕社会热点,从不同角度的选题进行了科普讲解。内容好:内容覆盖范围广,涉及健康生活方式、常见病防治、传染病预防、急救技能展示等。创作好:参赛家庭虽然不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但创意十足,歌曲、小品、情景剧,表演形式多样。效果好:讲解的知识有趣、有料、有用,让听众印象深刻,能够入脑、入心。

评委: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刘占峰此次竞演,不少家庭以急救为主题。国家级科普专家、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急救中心主任兰超表示,急诊是与时间赛跑的科室,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许多参赛家庭能够以急救技能为选题进行科普讲解,比如海姆利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兰超介绍,实施急救关键在于四个要点:敢、快、稳、准。敢,就是要敢出手;快,要尽快实施急救;稳,进行急救要保持沉着冷静;准,进行急救操作要精准。 评委:国家级科普专家、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急救中心主任兰超

评委: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张丽华

评委: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郭晓丽

评委: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辛凯

评委:河南广播电视台诗歌朗诵协会秘书长、资深主持人秦莉

评委:河南广播电视台资深媒体人、主任记者新迪

评委: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时松和

评委: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张强

8支战队进入总决赛 我们明天决赛见

明天下午,进入总决赛的8支战队,将通过健康知识竞答、健康技能展示、健康家风演讲等多轮比拼,最终角逐出本次大赛的冠、亚、季军。最强健康家庭究竟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