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黄浦|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上海黄浦 2024-02-02 16:10:18

城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概念。城墙以内叫做城,城墙外头人口稠密,有一定经济活动的区域称之为厢。所以城厢一般指代的是城墙内和城墙外较繁华的地区。而讲到上海的老城墙,就要讲到两条重要的路:一条路叫中华路,一条路叫人民路。

明朝中叶嘉靖年间,上海县连续遭到了来自东海的倭寇侵犯,县丞、镇抚均殉职。明嘉靖32年,上海官民竞相帮助,用3个月的时间,筑成了一座周长9里、高2丈4尺的城墙,直到今日我们仍旧可以看到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老西门、老北门等几个站点。

在1912年的时候,上海拆掉墙头,填掉壕沟,造了人民路。在民国3年,也就是1914年的时候,拆掉老式城墙,然后填掉壕沟,也就是现在的中华路。人民路和中华路都是半圆形的,两条路首尾相接,也就是现在的老城厢。

如今在大境路和人民路的交叉口,仍旧保存了一段长30米左右的上海老城墙。小北门、大境路一带还可以看到一座残庙遗址和城墙残迹。这些城墙背后,蕴藏着上海筑城拆城的悠久历史。

记者 / 谭欣洁 张博文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谭欣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