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补水美容之宝是什么?

罂粟花开 2024-03-27 10:47:50

一、麦冬+玉竹

麦冬:养阴除烦,清心肺之热的佳品。属于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在平时我们花园、花坛边的草坪都 可见,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麦冬原产中国,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麦冬的小块根是中药,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本草分经》称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

《名医别录》里除了以上功效外,还强调麦冬还“强阴益精,助消化,调养脾胃,还可安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

《日华诸家本草》说麦冬可“治五劳七伤,完魂定魄,止嗽,时行病发热、狂躁、头痛”。

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麦冬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此外,麦冬还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友处方中的常用品。麦冬可代茶饮。取适量麦冬,开水浸泡,每天多服几次,能有效缓解口干渴的症状。部分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因此饮用麦冬水时,可搭配一点党参,更能起到补气的作用。

唐代的陈藏器在他的《本草拾遗》中说:“长期服用麦冬轻身明目。与车前、地黄为丸服用,能去温障,使面部白润,夜视物清晰。”我就喜欢这功效,可瘦身、还美白,真是女子梦寐以求的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长期喝中药的人都知道麦冬的功效和作用可以说是非常多的,既能保健还能治病,还能减肥,抗衰老,女性可以多吃。我就看重麦冬可以补水、美颜,还安神。

用麦冬泡水喝后其中的成分能有效抗菌,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扩张血管,能缓解心绞痛,对有心脏疾病的有益。还能生津止渴,对热病引起的口干舌燥、痰多有很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止冬季缺水便秘,预防胃肠疾病。

麦冬虽然对身体有好处,但也要注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建议体寒者、湿气重的人不宜喝,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副作用,如果是特殊体质,有可能造成食欲下降、头晕、过敏等情况,因此要合理食用,根据自己的情况慎重选择。另外,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

玉竹:被誉为能代替人参的补虚良药,又名葳蕤、萎、委萎、萎蕤。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叶面绿色,下面灰色。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

《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植物的根茎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玉竹,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玉竹提取类黄酮物质与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等作用。

《神农本草经》言其主治中风、中风发热、身体不能动弹,并疗各种虚损。久服可消除面部黑斑,使人容光焕发,面色润泽,轻身不老。也就是说可去斑、瘦身,这是多少女子每天的愿望,我也喜欢。

中国医学史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说:萎蕤能升能降,为阳中阴药。其功用有四:一主风邪侵袭四肢,二疗目赤溃烂流泪,三治男子湿热腰痛,四祛女子面部黑斑。这点很多人都会喜欢。

玉竹有湘玉竹、海门玉竹、西玉竹;野生品有关玉竹、江北玉竹。

玉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具有很大的药用和养生、食用价值。

玉竹的益处有很多,对女性而言,玉竹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常喝玉竹茶,能够减去身上多余的脂肪。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清热润肺,养阴熄风,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效,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伤脾胃。不仅如此,玉竹还有抗衰老及润肤美容的作用。听说玉竹是古代宫廷女人美容方剂。

麦冬和玉竹泡水喝具有滋阴补肾,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哮喘,虚劳发热,小便频多,盗汗,口渴,心慌,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体乏无力,舌苔厚白,脉细,心烦不宁等。另外,还能增加肠胃蠕动,促进体内垃圾毒素排出,防止便秘。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硬化。

麦冬加玉竹泡水不能久喝,一星期喝两三次是可以的,每次最多喝两杯,不能喝太多,是药三分毒啊,喝多了会破坏平衡。如果脾胃不好,最好加上生姜。

唐代的陈藏器说:“体内有热者不宜用”。

二、芦根+麦冬

芦根:别名芦茅根,通俗点就是芦苇的根。芦根分鲜芦根(活水芦根)和干芦根。

芦根的主要功效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1.热病烦渴。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除烦,故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用煎浓汁频饮(《肘后方》)。常配麦门冬、天花粉等药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温病条辨》)。

2.胃热呕哕。本品能清胃热而止呕逆,可用鲜品配青竹如、生姜等煎服,如芦根饮子(《千金方》);也可单用。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本品入肺经善清透肺热,用治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用。若治风热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用,如苇茎汤(《千金方》)。

4.热淋涩痛。本品功能清热利尿,可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

脾胃虚寒者忌服芦根。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