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国宝级大师,共绘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别具一格的中式美学

秦朔朋友圈 2024-01-28 01:56:02

中国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不同的关键字和画面。

看多了“贴片式”“拿来式”作品,越发感到能够在精神层面传承传统文化的好创作,实在不易得。

就在前两天,小编看到了一套民间神话故事绘本。

看到它的第一眼,仅仅是被封面红彤彤的过年气氛打动,随手一翻,谁想到就停不下来了!

一本接着一本,边看还边抓着身边的朋友感叹:“这也太好看了!怎么可以每一本都这么惊艳!”

真的太久没见到一眼惊艳的传统文化绘本了!

|30年前的平装本,依然引来不少网友评价

再一查,原来这套绘本30年前就已经出版过?!

而且每一本的插图都是国宝级的艺术家绘制的,平均年龄70+那种?!

文本还都是流传千百年的经典神话故事?!

这是什么神仙组合!

我今天要推荐给各位读者的,正是这套再版的《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

一套共15册,都是210mmx280mm的大开本。

精装1册: 《五谷之神》 平装14册: 《画皮》 《牛郎织女》《风神与花精》 《宋定伯卖鬼》《崂山道士》 《和合二仙》 《秋公与花仙》《雷神》《壶公与费长房》 《龟蛇二怪》《白螺仙女》《王六郎》

《鹤民国》《鲛人的眼泪》

适合3岁+亲子共读,6岁+孩子独立阅读无压力。

但我想说,这套绘本真的是跨越年龄、跨越时代,值得珍藏!

|17位国宝级大师参与创作

17位国宝级大师倾情创作:

吕胜中、于水、陈巽如、黄培中、王琥、沈斌、李全华、陶文杰、王祖民、陈明钧、郑凯军、钱继伟、刘健、史俊、江健文、吴声、董小明

如今的平均年龄70+的他们,已是业内威望甚高的老画家,也有人始终活跃在童书插画界,另一部分则在高校耕耘。

他们曾获诸多国内外艺术大奖,如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中国安徒生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最佳绘本奖等奖项。

|每一幅插图都是可单独欣赏的佳作

大师们将独具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艺术风格、技法、元素齐聚一堂:

传统水墨、木版年画、摩崖石刻、远古壁画、金石拓片、京剧脸谱、半坡彩陶、青铜纹样、汉墓帛画、民间剪纸……

什么是中国艺术?什么是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答案都在这一套绘本里了!

书中文本皆为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由一苇老师根据今天孩子们的阅读习惯重新编写。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美德与智慧的力量,同时保留一份弥足珍贵的想象力。

国宝艺术家绘制插画,搭配重新撰写的儿童适读版中国传统神怪故事。

用一套书给孩子带来文学、道德、审美三重丰收!

再现30年前的经典

光是看到当年这套书的出版计划,就不得不佩服老一辈出版人的勇气和决心:

“要给中国的孩子们做一套只为传世不为赚钱的图画书。”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当代艺术正处于力求融入民族基因的探索进程中,而将这一成果应用在童书创作中,更是一种前卫大胆的尝试。

各位艺术家发挥在各自领域的特长,每本创作都代表着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转型尝试、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新。

所以说,当年这套书的出版,在我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旧书网上在售的首版精装本

1991年的第一版,将全套书分为“神、仙、鬼、怪”四辑。精装本印量仅1000套,次年推出的平装本也仅为5500套。

如今旧书网站上,1992年版的全套精装版竟然有人标出了上万的价格,连单本甚至都拍出了数百元的价格。

2021年,禹田文化决定对这套书进行再版,由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前馆长王志庚老师担任主编。

编辑团队耗时两年多精心打磨,邀请一苇老师对老版文字进行优化。

并用现代化的绘本语言重新调整内文版式,以适应今天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为纪念2022年离世的吕胜中先生,《五谷之神》一册选用硬壳精装。

其余14册为大开本平装,整套书配有定制函套。

函套设计以吕胜中先生创作的剪纸娃娃“后稷”为灵感。

“后稷”为我国民间神话中的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搭配红色背景、烫金文字,应年节之景,寓意五谷丰登,岁岁有余。

正逢新年,买给孩子自家收藏或是馈赠亲朋,都是不二之选!

中式美学,都在这套绘本里

当民间志怪神话,碰上“国手”艺术家,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先来看这本《五谷之神》。

|吕胜中

它由中国实验艺术领军人、“85美术新潮”代表艺术家吕胜中先生(1952-2022)创作。

他曾于上世纪80年代深入西北采风,拜当地手艺人为师,学习民间剪纸,形成了一套以剪纸“小红人”为标志的独特创作。他的作品曾在全球多地展出,并斩获众多海内外大奖。

这本《五谷之神》中,他将源自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民间剪纸“抓髻娃娃”融入创作。

再加上书中讲述的故事,原本就是与农耕、土地、劳作紧密相连的,这种原始质朴的艺术形式的选择,恰如其分。

我们再来看故事与画面的结合。

姜嫄是帝喾的王后,结婚数年无子,便向上天祷告求子。结果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次日清晨,姜嫄打开门发现一行巨大的脚印。

画面左侧表达了故事的前半段:姜嫄作为王后,首饰华丽且头戴“凤凰”模样发簪,她双手高举看起来正在祈祷,画面的前景几片雪花正缓缓落下。右侧则是后半段:打开门的姜嫄,瞧见地上一串巨大的脚印。

吕胜中先生的创作有多细腻呢?你瞧画面左侧的5片雪花,每一片都是不同造型、不同剪法。

大面积的黑色搭配棕色、白色,再辅以少量亮色,是童书绘本中并不多见的配色方式,质朴无华,视觉效果强烈。

画面布局中近远景交替出现,角色视角变换出其不意,整本故事充满镜头感。

越翻就越能深刻感受到,每一页的画面设计,都充满惊喜。

比如这页里讲的,是姜嫄怀胎三年生下一颗“肉球”,结果这颗肉球被巫师认定是鬼怪,并命令她扔掉,姜嫄流着泪将它丢在了牛羊道上。

画面左侧,艺术家有意放大了“肉球”,若你细心看,会发现随着故事的推进,肉球里面的“胚胎”也正跟着一步步成形。

|画面中不同材质纸张的拼接细节

右侧画面,巧妙运用了多种材质的纸张拼接构成背景,材料的质地与撕纸的痕迹,能够瞬间唤醒小读者们的创作欲。

它的构图也十分巧妙,轻微的“出画”给画面带来了动感,仿佛下一秒肉球就要“掉”下来了。

国风创作,自然也少不了水墨的影子。这本《风神与花精》,画家吴声采用了新水墨的创作方式。

他挣脱传统水墨技法的束缚,线条洒脱奔放,注重画面韵味的营造。

|人物神态刻画细节

人物造型则是在传统中求新意,神态描绘灵动自然,人物个性在姿态神情的细节描绘中自然流露。

写意泼墨造氛围,细腻线条来点睛,妙极了。

《鲛人的眼泪》一册,是画家刘健参考敦煌壁画而作。

画中的棕红、棕黑色背景,加上低饱和度的绿、蓝、黄,配色古朴。

整本书鲜有满涂的填色方式,色彩也多为交叉晕染,不设明显边界,既有壁画的年代感,又能因其朴拙感拉近与小朋友的距离。

敦煌壁画中的云纹、鸟兽纹也多出现在画面背景中,神秘飘逸。

画家史俊创作的《王六郎》插画,借鉴了戏曲脸谱妆容来描绘人像。

两个主角一个是典型的小生脸谱,另一个则是武生打扮。

书中的配色则多用天青色、胭脂色、藤黄色等,多用于明清时期瓷器上的色彩。

王祖民重新绘制的《牛郎织女》,采用了当代图画书语言来创作。

大胆采用红黄蓝三原色作为主色彩,画面单纯亮丽、充满童趣。

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绘画手法,都稚拙可爱,贴近小朋友们的绘画。

《画皮》由画家陈巽如参考苗绣等民间刺绣配色所作。

画面中大量的紫红、翠绿、明黄等高饱和度的色彩同时出现,加上繁复多样的细节,整体画面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极强。

在平涂、小清新、“萌萌哒”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样一组极繁极精又热烈的作品,很难不让人眼前一亮。

其中画面中的元素本身并不复杂,小朋友们也可以发挥创造力尽情临摹描绘。

《壶公与费长房》中大量的金石拓片图样成了画面元素的纹理,《秋公与花仙》则是将民间木版年画的“钝感”与套色表达了出来,《和合二仙》俨然是当代水墨版的“年画”,《雷神》中的新水墨让人直接联想到80年代的连环画;《崂山道士》可以说是整套书中最独特大胆的现代水墨……

画家们的尝试,让大小读者们充分领略传统艺术在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与可塑性。

真善美,都在民间智慧里

“神话”这一源自人类童年期的文学体裁,本就是先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想象与形象化表达。

换句话说,就是让不合理合理化,而这一合理化的过程充满想象力且带有神秘色彩。

而孩子们在年幼时期,并未产生对世界的全然理性认知,这就让那些在成人看来或许费解的神话,在孩子眼中可以轻松地成为“理所当然”。

中国的民间神话故事,比如几代人从小看到大的《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除了丰沛的想象,更蕴藏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他们借此获取知识、传递思想、弘扬美德。

这套绘本中的故事,远至西周近至清代,跨越3000年。

传递农作物知识歌颂劳动的后稷、爱惜自然终得善报的吴堪、悬壶济世的壶公、公正善良的秋公、教人谦逊向学的道士……

好的故事,禁得住百年传诵,不同时代、不同年龄都能读出新的感悟。

附注:本书相关故事出处 《五谷之神》:《诗经》西周 《宋定伯卖鬼》:《搜神记》干宝 晋 《白螺仙女》:《搜神后记》陶渊明 晋 《风神与花精》:《酉阳杂俎》段成式 唐代 《鹤民国》:《太平广记》北宋 《壶公与费长房》:《太平广记》北宋 《龟蛇二怪》:《北游记》余象斗 明代 《秋公与花仙》:《醒世恒言》冯梦龙 明代 《王六郎》:《聊斋志异》蒲松龄 清代 《画皮》:《聊斋志异》蒲松龄 清代 《鲛人的眼泪》:《谐铎》沈起凤 清代 《崂山道士》:《聊斋志异》蒲松龄 清代 《雷神》: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司雷之神 《和合二仙》:民间象征形象 《牛郎织女》:民间传说

就用这套绘本帮孩子保留一份天真,收获一份真诚,培养一颗向善向美的心。

年节期间,作为礼赠也是不错的选择。

/// END /// 内容来源一条app 有任何产品反馈,请联系一条客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