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罂粟花开 2024-04-10 16:03:51

紫苏/文

现在,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似乎越来越佛性了,对于那些以前看不惯的人或事,现在都可以云淡风轻了。

最近,在看一些关于弘一法师的书,例如宋默所著的《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说起弘一法师,很多人立刻会想到另一个名字——李叔同。法师出身富商之家,年轻时锦衣玉食,活得轰轰烈烈;他爱好广泛,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等领域,均有很高造诣。

那首法师写的耳熟能详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也感动了无数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中年时,却突然弃绝红尘,遁入空门,过起了一件衲衣、一根藜杖的苦行僧生活,他内心无比淡泊、生活甘于枯寂。

弘一法师出家后潜心修行,精研律学,弘扬佛法,为世人留下无尽的精神财富。

他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多个领域,开创了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他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夏丏尊说:“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很多人一直感慨、疑惑:这样一位天才、一位翩翩佳公子为什么抛弃了那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然而,法师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很好地为他出家作了注解,“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事情”。

法师说:“我并不想去昭告天下我为何出家,因为每个人做事,有每个人的原则、兴趣、方式、方法和对事物的理解,这些本就永远不会不同,就是说了他人也不会理解,所以干脆不说,慢慢他人就会淡忘的。至于我当时的心境,我想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一种更高、更理想的方式,以教化自己和世人。”

有人会不理解,大师生活这么优越,却放下一切选择出家了,而只有大师自己知道,如果不放下,他就没有办法实现教化自己和世人的理想。这就好比我们手里拿了太多东西,如果不懂得放下,当我们遇到更喜欢的东西时,就腾不出手去拿更喜欢的东西。

我们常说,不是我想有这么多烦恼,而是人生有太多的牵挂和无奈。其实,就像宋默写的《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一样,生活中,无论你遇到小事,亦或生死大事,你放下也好,不放下也好,其结局并没有多大改变。

不同的是,放下的人,活得轻松、自在;而放不下的人,一辈子背着沉重的包袱,抑郁不得志。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