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么?

人机部落 2023-11-30 15:47:52

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机遇的人形机器人赛道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球范围内,许多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人形机器人,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人形机器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部门及地方的资助下,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等多家单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培养了大量科研团队与技术人员。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进程如何?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团队及公司又有哪些?接下来leaderobot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企业商用派

优必选

优必选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研究及开发、设计、智能生产、商业化、销售及营销的企业。据了解,2014年,优必选推出首款小型人形机器人Alpha;2018年,优必选开发出第一代Walker机器人同时也是我国首款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实现了中国双足机器人行走能力的突破;2023年,优必选被《Analytics Insight》杂志评选为十大崛起的人形机器人先锋公司之一。

8月25日,优必选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招股书显示,开发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是优必选的核心业务所在。

达闼科技

达闼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头部企业,全球领先的云端机器人创造者、制造商和运营商。2022年,达闼推出了人形机器人,并在春晚舞台上大火,其人形智能服务机器人Cloud Ginger 1.0(小姜)身高158cm,全身搭载了34个智能柔性关节SCA,包括手臂、机械手、头部、腰部、腿部、全向轮底盘等。同时,达闼科技也发布了云端智能数字人达闼Cloudia,基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与合成、语义理解、人像建模等AI技术,具有丰富且拟人化的认知与表达能力。

今年8 月 ,达闼机器人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了人形双足机器人 XR4(七仙女)。据了解,XR4是一款达闼云端大脑赋能的、面向全场景应用的全尺寸、全功能通用人形双足机器人。XR4 高 165cm,重 65kg,全身采用轻质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拥有 60 多个智能柔性关节,采用并联驱动结构和高扭矩密度电机,峰值扭矩高达 600N · m。

同时。XR4 支持实时接入达闼云端大脑,通过多模态大模型 RobotGPT 赋能,具备多模态融合感知、认知、决策和行为生成能力;基于数字孪生的深度强化学习完成自主智能训练,生成机器人多种步态和动作,可实现平衡站立、灵巧双臂和双手操作。

北京钢铁侠

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国内较早从事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研发及推广的科技公司。创始人张锐来自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专业,先后在北航无人机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航天院五院工作,参与过无人机、机器人、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研发工作。

在团队成立之初,钢铁侠科技两年研发了三代人形机器人,快速完成了产品体系搭建,在人形机器人控制器、操作系统、通信网络等关键技术上也进行了自研和技术突破,并参与了诸如宇航员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智元机器人远征A1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是一家专注于发展通用人形机器人,致力于以AI和机器人的深度融合,长期投入打造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品和生态的企业。截止目前,智元机器人已获得高瓴创投、奇绩创坛、高榕资本、经纬中国、鼎晖投资、临港城投、BV百度风投、蓝驰创投、比亚迪、沃赋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青睐。

据了解,智元机器人创始人系华为“天才少年”、B站知名科技UP主稚晖君(真名彭志辉)。今年8月,智元机器人发布了第一代通用型人形双足机器人“远征A1”。

“远征A1”身高175cm、重53kg,可双足行走,高步速能达到7km/h,拥有49个自由度。不仅更加灵活,而且可以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制造工厂整理线束、拧螺丝等。

在远征A1的发布会上,智元新创团队曾透露,远征A1的商业化将首先应用于工业智造领域,他们在和汽车公司、3C制造商接触,希望远征A1可以真正的“去干活”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人。

星动纪元小星

2023年08月04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陈建宇在北京创立了星动纪元。公司专注于研发具身智能和人形通用机器人技术,认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人形机器人成为其重要载体。

星动纪元是一家学术派创业团队,由图灵奖得主、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院士团队孵化。因而,星动纪元不少技术都是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公司展出了人形机器人大小两款“小星”。

宇树科技H1

2023年8月宇树科技发布了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H1,该机器人身高约180cm,重约47kg,配备有3D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具有360°全景深度感知,行走速度约1.5m/s。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创始人王兴兴,公司坐标浙江杭州,是研发、生产和销售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灵巧六轴机械臂和人形机器人的新锐创企。目前公司已推出Laiakgo、Aliengo、A1、Go1、B1、H1等多款四足机器人产品,累积销量数千台,遍布数十个国家。宇树科技曾受邀参加2021牛年央视春晚、2022冬奥会开幕式、2023 Super Bowl(美国春晚)赛前表演、2023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

开普勒机器人开普勒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生态构建,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以无限接近人类形态为目标,最终解放人类的生产力。

11月17日,开普勒机器人正式发布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包括先行者K1、先行者S1和先行者D1三个型号。开普勒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以无限接近人类形态为目标,拥有高度仿生的类人行结构和运动控制,未来可实现商业化量产,预估对外售价2-3万美金之间。

据了解,开普勒人形机器人身高178cm,体重85kg,智能灵巧手共有12个自由度,全身多达40个关节自由度,可以在复杂地形行走、智能规避障碍、手部灵活操控、强力负重搬运、手眼协同操作、智能交互沟通等功能。

小米科技CyberOne

2018年小米成立了小米机器人实验室,提前布局进入智能机器人市场。2022年8月推出人形机器人CyberOne。

小米科技以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而闻名于世,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公司之一。人形机器人CyberOne以人工智能为内核,以标准人形为载体,是小米对未来科技生态的一次探索,也是小米多元融合技术体系的新成果。

追觅科技(小米生态链)

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追觅科技展示了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在支架支撑下直立行走,并能够在现场为观众制作咖啡。追觅通用人形机器人实现了高度仿生,身高178cm,体重56kg,全身共44个自由度,其中单腿6个自由度,可以完成单腿站立。交互方面,配备了深度相机,可以完成室内三维环境的建模,结合先进步态控制算法+多种传感器,能够适应不同路面,实现自主避障。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同年年底加入小米生态链,负责智能清洁类目。公司总部位于苏州,公司前身是创始人俞浩在清华大学创建的 “天空工场”。“飞机与梦”,是俞浩从小的向往,但长大以后,他慢慢意识到自己的梦想与其说是“造飞机”,不如说是用科技不断探索极限。

2021年,追觅科技曾成功完成一轮36亿C轮融资,创下了智能硬件行业最大单笔融资纪录。2021年后,追觅科技就开始布局广义机器人生态,先后推出了仿生四足机器狗、通用人形机器人、商用送餐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等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

纯米科技大强(小米生态链)

2023年1月19日,纯米科技的官方公布了纯米「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的荧幕首秀视频,视频中近距离展示了机器人的全部细节,根据团队核心研发人员介绍,纯米这台机器人的内部代号为“大强”,全身共有35台伺服电机,机身高度灵活,五根手指均可以达到仿生级别的弯曲动作,成熟度甚至超过小米的CyberOne。

纯米科技由杨华2013年5月在上海创立,2014年加入小米生态链。纯米科技依托互联网厨电,打造面向未来烹饪定制化时代的科技厨房生态体系。团队总人数超500人,大部分来自苹果、MOTO、IBM、飞利浦、三洋等世界500强科技技术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Tora帕西尼感知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中国领先的专注于多维触觉传感器和智能机器人传感解决方案的公司。创始人团队得到了菅野实验室、早稻田大学、清华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支持。核心成员曾担任腾讯、中兴、小米、网易等公司高管,平均拥有10年以上行业经验。目前,PaXini科技已完成三轮融资,并获得多家一级风险投资的支持。

2023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帕西尼感知科技展出了其人形机器人Tora。据了解,人形机器人Tora下半身采用轮式设计,和其它机器人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手部有触觉传感器。

科大讯飞

今年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对外正式公布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星火大模型将让讯飞AIBOT赋能机器人发展新阶段,人形机器人对复杂任务的拆解、开放场景的物体寻找明显提升,在强化学习泛化抓取、仿人行走的复杂地形运动能力上都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据悉未来讯飞将以人形机器人为牵引,来推动‘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具身大模型,更好的助力机器人脑力升级。

傅利叶智能gr-1

傅利叶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gr-1于今年7月正式发布。这款机器人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拟人的运动控制,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结合认知智能,能够与人协同完成动作,在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应用场景潜能巨大。

傅利叶智能2015年在上海成立,傅利叶智能是国内康复机器人独角兽企业。旗下康复机器人能够有效地辅助康复治疗师们,节约人力成本,让治疗师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不同病情的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上。公司创始人顾捷曾表示,做人形机器人是200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时便开始的梦想,但他并没有盲目开始,而是从医疗康复领域外骨骼机器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起。

洛必德尤达大师

洛必德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创新企业。依托知名院校的教授、博士研发团队,洛必德科技在精准感知、智能识别、类人认知、 协同决策及高精度建图和运动控制方面构筑了强大的自主核心专利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及智慧环境等人工智能行业。

10月26日,洛必德科技发布最新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和研究成果「尤达大师」。据了解,尤达大师高140cm,重50kg,外形美观且高度仿真,动力性能拉满,采用30个自由度仿生并联关节和高扭矩密度电机,可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下肢关节模组峰值扭矩达140N·m等领先技术能力。

不同于市面上大多双足机器人的弯腿行走模式,「尤达大师」可实现自然步态行走,能耗降低20%,最快运动速度超2km/h,可跳跃10cm⾼度台阶并稳定落地,可上下20°斜坡和10cm台阶,并能适应室外路⾯、草地、泥地、楼梯等多种地形,在崎岖路⾯和外部推力等未知干扰下,可快速恢复平衡并保持稳定⾏⾛。

高擎机电Model-H

高擎机电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全行业领先的减速器和仿生机器人的企业。

10月12日,高擎机电发布由其双足机器人π全新升级而成,具有18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Model-H,同时也是全球首款采用模块化设计的人形机器人。据了解,Model-H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下半身 10DOF/12DOF两种选择,开发者可根据开发需求轻松拆卸。

在Model-H的整体结构设计上,高擎机电采用了仿生学的结构设计,尽量调高了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电机位置,这有效减小了腿部惯量,使得Model-H的运动能力趋近于人类的双腿,甚至能够完成部分人类都难以完成的动作。

加速进化

近日,人形机器人新军“加速进化”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量产及团队搭建等方面。公司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研发更富有行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和易于开发的运控开发平台。公司创始人程昊曾是字节系高管,同时具有大规模产研团队管理和复杂业务商业化的经验,师从清华大学人形机器人专家赵明国教授。

加速进化早期将重点关注开发者领域,为AI企业、科研院所提供人形机器人,快速实现标品量产供货。

小鹏汽车PX5

今年1024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公布了全新自研双足机器人PX5。PX5身高150cm,具备超轻量级类人手臂,采用驱控一体设计,单臂具备7自由度。PX5拥有仿人灵巧手,单手有11个自由度,双指保持力1kg,采用刚柔混合驱动方案,提供对不同形状物体的抓取包覆姿态,可实现精准倒水、拿小物品、抽纸巾、与人握手等行为。据介绍,PX5拥有双足行走和跨越障碍能力,可在室内外大步行走、敏捷运动、抗扰越障。发布会上,何小鹏介绍PX5可以握螺丝刀、提箱子、捏圆珠笔、端杯倒水、骑平衡车等等。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是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由何小鹏、夏珩、何涛等人发起,随着人形机器人兴起,小鹏汽车积极投入研发,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小鹏曾与生态链企业鹏行智能联合推出四足机器马。

大象Mercury水星系列人形机器人大象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研发生产、平台软件开发及智能制造服务的中国新高科技企业。其产品线囊括了消费、教育、商用及工业机器人等。耳熟能详的metaCat仿生机器宠物猫、myCobot 280六轴协作机械臂正是他们标志性的两款拳头产品。其旗下Mercury水星人形机器人系列将在明年正式发布。据了解,水星机器人提供了多个配套的场景套装,有视觉抓取、传送带码垛抓取等,并且还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图形化编程软件,极大降低了二次开发的难度,学生可以通过与机器人的互动,深入理解编程和机器人技术,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科研场景中,水星机器人不仅具有3D机器人视觉算法,七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算法等前沿领域技术,还搭配了智能移动底盘,可以实现全自动的导航、双臂协同作业,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实地研究和测试。水星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智能导航使其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新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得力助手。在服务场景中,无论是在咖啡店进行咖啡制作还是工厂自动巡检控制,水星机器人都能够根据特定需求执行任务。这种定制化的服务方案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力负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娱乐场景中,水星机器人的灵活性使其可以进行歌舞表演、商业展示、杂技演出等。在辅助人工场景中,水星机器人可以通过VR远程遥控,实现在危险场合中替代人工作业,如生化实验室、垃圾分拣拆解等领域。

熵洛智能

熵洛智能由陈康剑于2015年在上海创立,团队以同济大学为核心,公司主营研发ROS机器人套件、协作机械臂、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灵巧手等产品。银河通用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提供智能的通用机器人产品,在商业服务和家庭服务场景中为人类提供服务。截至目前,银河通用机器人已获得美团、IDG资本、科大讯飞、中关村发展集团、华控电科、蓝驰创投、经纬创投、源码资本、光源资本等企业与机构投资,累计完成3轮融资。

银河通用机器人创始人王鹤为斯坦福博士,曾任北大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智源研究院具身大模型中心主任,是中国具身智能领军人物和国际具身智能顶尖学者;联合创始人姚腾洲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硕士,曾就职于ABB机器人研发中心。目前银河通用机器人正在研发双臂+轮式的产品。并计划在2024年推出首代仿人机器人的产品,并在药店、商超等零售场景部署,2026年提升机器人性能,大批量销售和生产。

逐际动力

逐际动力由南方科技大学长聘教授张巍博士于2022年在深圳创立。逐际动力是在南方科技大学产学研背景下孵化出来的通用足式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张巍研究人形机器人多年。2021年,他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团队在美国率先用强化学习的方法,完成了人形双足机器人室内外的稳定行走。逐际动力成立后,更进一步,通过模型驱动和AI混合的方式来推动双足机器人的研发。

今年10月17日,逐际动力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总金额近2亿元。本轮融资将为逐际动力从产品落地到前沿技术预研带来资金和产业支持,涵盖四轮足机器人的产品化、人形双足机器人的研发、AI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的攻关。11月,前无人驾驶高管张力和顶级AI科学家潘佳博士加盟逐际动力,加速通用足式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和具身智能技术攻关。

有鹿机器人有鹿机器人成立2022年,由前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陈俊波博士创建,专注于下一代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发,将通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结合,制造具备高度智慧的机器人产品,帮助各行各业解决问题,让智慧机器人成为每个人的好帮手。截止2023年5月,有鹿机器人已完成Pre-A轮融资。

创始人陈俊波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曾在阿里云、淘宝及菜鸟ET实验室、达摩院工作。曾担任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负责人。谷祖林是阿里巴巴机器人前CEO、菜鸟网络 ET 实验室无人车项目负责人。2020年8月,谷祖林加入矩阵汽车出任总裁,现担任「有鹿智能」联合创始人;一位毕业于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曾担任阿里巴巴技术总监、达摩院某团队负责人;王健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曾担任浙江网新恒天软件副总裁。有鹿机器人目前产品主要采用将内置 LPLM 大模型的「脑袋」安在清洁机器人身上的方式进行尝试,未来其方案将扩展到挖掘机、铲车、人形机器人等设备上。

五八智能仿生机器人

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于2022年02月成立,专业从事仿生智能前沿技术开发及成果产业化,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杭州智元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智能创新研究院仿生智能控制研究所实体运营单位。

“大圣”的总体设计理念源于地球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双足动物——鸵鸟,其身高1.15m,重约30kg,行走速度可达4.5km/h。“大圣”凭借其仿拟鸵鸟的生理构造和运动方式,具备草地、砂石等复杂地形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超过2个小时的行走续航时间。“大圣”的行进间动态抗冲击能力突出,动态抗扰动冲量质量比达到0.4 Ns/kg,为国内领先水平。

大连帝艾斯EX机器人

EX机器人关键技术涉及仿真皮肤、机械结构、柔性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等,比如机器人操作系统控制了机器人全身140多个电机使之动作灵活精准,仿真皮肤与机械结构结合让机器人能做出眨眼、皱眉等各种人类细微表情。除了仿真的皮肤以外,EX机器人集团利用多模态融合技术和专属的中文语料GPT模型,让这些仿生人形机器人具备可听、可看、可说、可答、可思考的能力,同时拥有超高的自由度,可以灵活抓取物品,模仿人类多种动作与表情。

大连帝艾斯由李博阳于2013年7月创立,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专业从事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旗下EX机器人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团队由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九州大学的归国专家组成。

深开鸿

11月17日,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深开鸿”)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的人形机器人。根据演示视频,该机器人搭载了七种传感器,可以实现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实时互联。

据了解,深开鸿成立于2021年,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是深圳市亿鑫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层层穿透后,最终实控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乐聚机器人

成立于2016年3月,总部设在深圳,主要由哈工大研发机器人的团队构成,研发类人形机器人,推出Aelos、Talos等系列机器人,面向教育和服务机器人两大方向。目前乐聚机器人主打基于Aelos的教育产品线。

11月17日,乐聚机器人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

学术科研派

国防科技大学Blackman

国防科技大学早在1987年就开始了步行机器人系统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国内首个开展双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的高校。1990年,其公布的双足步行机器人样机能实现0.36km/h的静态行走。1999年,发布了中国第一台能够实现静态和动态行走的类人型双足机器人“先行者”。2003年,公布了Blackman步行机器人,最大动态行走速度可达1.08km/h。2010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研制了步行机器人Blackman-Ⅱ,实现了仿人双足机器人自主打乒乓球。2011年,成功开发了步行机器人Blackman-Ⅲ。2021年,研究了液压驱动双足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最大前进速度达到2.5m/s。

哈尔滨工业大学HIT Humanoid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有多名院士和众多杰出领军科研人才,其人形机器人系统HIT WLR样机系统已经完成多次迭代,采用轮腿复合方式,以液压驱动为主,重80kg,高1.7m,具有轮式快速移动特点,最高速度超过15km/h,腿式跳跃过障0.5m,并具备通过斜坡、起伏地形和搬运能力,具有自主定位、建模和导航功能。此外,还研制了类Atlas的液压驱动双足机器人HIT Humanoid,重量60kg,身高1.6m,拥有21个自由度,目前该机器人已完成样机的研制。今年8月,博实股份与哈工大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

理工汇童6

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北京理工大学推出了“汇童6”仿人机器人, “汇童6”身高165cm,体重为55kg,全身拥有26个自由度,可完成走、跑、跳等一系列精细动作,奔跑速度可达7km/h,跳跃高度为0.5m,双足原地跳跃距离可达1m,能够自主攀登20cm高度的楼梯,自主跨越30cm高度障碍。

北理工团队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第一台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功研制了7代人形机器人。2002年,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无缆行走机器人,能进行太极拳、刀术表演;2010年,机器人实现了乒乓球对打;2016年起,机器人实现了摔、滚、走、爬、跳、攀等多模态运动能力,实现了具有国际首创的摔倒保护、翻滚、行走、爬行等多模态运动及转换。目前,已实现6km/h的跑步速度,跳高0.5m,前跳1m,实现了前滚翻、站立摔倒,并重新站起等功能,在机器人运动、作业、视觉识别、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正朝着更高的技术指标和实际应用方向迈进。

浙江大学悟空4.0

浙大机器人团队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推出第四代仿人机器人悟空,新款悟空通过融合腿足运动技术和环境感知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三维环境地图构建和自主动态导航。可以行走过包括楼梯,草地,可以过钢管障碍物,25°斜坡等等一系列复杂地形。目前的行走状态最高速度为6km/h。此外,目前可以实现最大0.5m的跳跃高度。

据悉,浙江大学自2006年起开始研制人形机器人,突破了自适应精确建模、动态平衡控制、全身协调控制、智能感知决策等核心技术,先后完成四代“悟空”系列人形机器人系统研制。一代“悟空”人形机器人突破了手足眼融合技术,实现了人-机、机-机对打乒乓球,在国际上形成了较大影响。四代“悟空”人形机器人最快运动速度超过6km/h,跳高0.5m,可上下25度斜坡和10cm台阶,可适应室外路面、草丛、泥地等多种地形。在钢管路面和外部推力干扰等未知扰动下,可快速恢复平衡并保持稳定行走。通过融合腿足运动技术与环境感知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三维环境地图构建和自主动态导航。

之江实验室

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和亚运会期间,之江实验室携仿人钢琴演奏机器人、高性能人形机器人、深海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智能低空载人飞行器等多款产品亮相。

之江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9月,坐落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地带,实验室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导举办、浙江大学等院校支撑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浙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担任实验室主任。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是之江实验室最早成立的研究中心之一。

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小贝4.0

上海理工大学李清都教授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小贝4.0,身高130cm,重量仅为35kg。据了解,小贝的行走能耗很低,并且大多双足机器人都是弯腿行走,小贝可以实现自然步态行走,通过轻量化结构设计与惯性驱动技术,实现不到100W的行走能耗,目前在全球领域处于能耗最低。

中兵智能创新院伏羲

第六届上海进博会上,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伏羲人形机器人亮相,为来访嘉宾进行展区讲解,该机器人采用了具身智能技术路线,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广阔的应用场景。

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1月,包含智能系统总体技术部、智能集群技术部、无人平台技术部、仿生机器人技术部等部门。

文章来源:人形机器人联盟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人机部落

简介:人机部落基于AI机器人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