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毛主席称为“大特务”,1931年立下奇功,晚年坚持带病工作

墨说古今 2023-07-25 11:37:05

1941年,毛主席在延安宴请李克农一家。席间,毛主席开玩笑地问李克农的儿女:知道你们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吗?李伦和李冰互相使了一个眼色,不约而同地闭口不答。毛主席感慨地对李克农说,想不到你的保密工作真是做到家了。

面对李伦和李冰迷惑不解的眼神,毛主席郑重其事地对他们说:你们的父亲,是共产党的大特务。毛主席的话,让李克农深受感动,这是对他多年来默默从事的秘密工作的高度肯定。作为我党第一代情报特工人员,李克农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红色特工,纪律严明

1899年,李克农出生于安徽巢县。李克农幼年时候,李家的家计主要靠在海关工作的父亲供养。李父受过新式教育,思想开明,鼓励儿子尽可能多的念书,提升自己。1914年,李克农考入芜湖的圣雅教会中学,在校期间,接触到了进步思想。

青年时期的李克农,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无政府主义,经常参加学生运动,抗议当局执政不力。五卅运动期间,他结识了杨士彬、余昌烔等共产党人,受他们的影响,李克农逐渐认识到了共产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

1926年,李克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天生寡言少语,行事作风谨慎,因为是生面孔,党组织起初就把他当作卧底人员来培养。在安徽工作期间,他为党组织传递了大量重要的情报。

1929年末,李克农在组织的安排下,考入国民党开办的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开始了潜伏在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手下的卧底生涯。徐恩曾是国民党内部CC系的红人,长期执掌中统等特务机关。

李克农在他的面前,表现出唯命是从的态度,用阿谀奉承哄得他对其信任有加。在徐恩曾的“提携”下,李克农从普通编辑,升为电务股股长,开始有机会接触一些国民党的机密情报。

党龄只有三年的李克农穿着国民党的制服,心里却是一片赤诚,一有机会,他就会把有用的情报设法传递给地下党的同志们。李克农的工作危险无比,他的儿女们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养成了不跟外人谈论家事的习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31年,李克农接获重要情报:顾顺章被捕叛变。顾是中共特科的高级领导,长期协助周恩来工作。他的叛变,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敌占区地下工作都面临暴露的危险。李克农及时向中央发出预警,并掩护有关人员迅速撤离。

由于走得过于匆忙,他甚至没来得及通知自己的妻儿。幸于李克农的情报准确,我党在上海等地的地下组织才避免了灭顶之灾,包括李克农自己在内的“龙潭三杰”全部脱困。

1934年,李克农跟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担任中央卫戍司令期间,他配合叶剑英,与张国焘等人的分裂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西安事变期间,李克农随中共代表团赴西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做了大量的工作。

建国后,李克农先后担任了中央情报机构负责人和外交部副部长。1949年,他圆满完成了护送毛主席出访苏联的保卫任务。

可是,长期从事秘密工作形成的不规律生活方式,对李克农的健康危害极大。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的习惯,接到重要任务,甚至数天不眠不休连轴转。在延安期间,他就数次出现过心脏病、哮喘等危重症。

但为了党的事业,李克农从来都没有叫苦叫累。1951年,他又接到了中央通知,要求他前往朝鲜,参加停战谈判。把李克农列为中国代表团成员,是由毛主席亲自圈定的,虽然他的名字从未出现在官方公示的名单里。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李克农在朝鲜的任务,是监督交涉细节,掌控谈判全过程。入朝后,李克农又是不顾身体的日夜操劳,直到停战协定最终敲定。

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1960年,李克农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中央安排他离岗休养。李克农自觉时日无多,他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的身后事,而是向中央提出要亲自整理解放前牺牲在秘密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的资料。

李克农拖着虚弱的病体,走访上海、南京等地,搜集了特科时期的大批重要史学资料,他以此来缅怀那些没有机会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昔日战友们。1962年,李克农病逝于北京,年仅63岁。

0 阅读:75

墨说古今

简介: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