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国未治HIV感染者中原发耐药流行率达到7.8%,其中非核苷类达到6.7%,新疆为重灾区

同基声 2024-05-10 11:25:14

背景介绍

文章原名为《2004至2022年中国ART-naïve HIV感染者中HIV-1亚型/亚亚型及传播耐药性的变化》,由作者刘秀(音译)等人共同撰写。该研究在2023 年 7 月 28 日发表在《中国疾控中心周报》上。

在2004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中,HIV-1的亚型和亚亚型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原发性耐药(传播耐药性/TDR)的流行率也有所增加。特别是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抗性,从2004年的1.8%上升到2022年的6.7%,达到了中等水平。

此外,新疆地区的原发性耐药流行率超过了15%,显示出高流行水平。这些发现提示中国需要加强对HIV-1耐药性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原发性耐药的进一步发展,以应对HIV治疗中的新挑战,并助力实现到2030年消除艾滋病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全球目标。

注:原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为“传播耐药性”(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简称 TDR),该术语通常也被称为原发性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或原发耐药,因为大家对原发性耐药比较熟悉,因此鼠哥替换为了“原发性耐药”。

这个术语描述的是个体在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之前,其所感染的HIV病毒株已经对某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存在耐药性。

这种耐药性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包括之前接受过不完全或不充分的治疗,或者是因为感染了已经具有耐药性的HIV病毒株。

摘要

诸如原发性耐药(传播耐药性/TDR)和HIV-1的基因多样性等因素可能对治疗效果和临床成果造成威胁。本研究全面审视了2004年至2022年间,中国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且确诊为HIV感染的个体中,HIV-1的亚型或亚亚型及原发性耐药的变化情况。

研究团队收集了2004年至2022年间31个省级行政区域未经ART治疗的HIV阳性患者的HIV-1 pol基因序列,并使用Stanford HIV耐药性数据库来预测对12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通过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了HIV-1亚型/亚亚型及原发性耐药流行率的变化,并与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计划(NFATP)的实施阶段相对应。

在57,902名未经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CRF01_AE、B和C三种亚型的流行率从2004至2007年的37.3%、24.1%和1.3%显著下降至2020至2022年的29.4%、7.3%和0.2%。同时,CRF07_BC、CRF08_BC、CRF55_01B、其他CRFs和独特重组形式(URFs)的比例显著上升,从2004至2007年的24.1%、11.5%、0.1%、0.4%和0.9%增长至2020至2022年的40.8%、11.5%、3.8%、3.7%和2.8%(所有趋势的P值均小于0.001)。

此外,对所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依非韦伦和奈韦拉平的原发性耐药流行率也显著增加。然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原发性耐药流行率并未观察到显著变化。特别是在2020至2022年,新疆地区的原发性耐药总体流行率超过了15%。

从2020年至2022年,中国原发性耐药的总体流行率达到了中等水平(7.8%),尤其是NNRTI抗性的流行率达到了6.7%。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原发性耐药的增长,特别是在未经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

简介

在2022年,全球约有3900万名HIV携带者,新感染人数为130万,有将近298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广泛使用的ART治疗旨在抑制HIV-1的复制,但耐药性的增加与病毒学失败的风险增加有关。这种抗性可能削弱一线ART治疗方案的效果。

原发性耐药(传播耐药性/TDR)的问题尤为棘手,因为它的流行率若上升,将严重限制未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者的治疗选择。在美国和欧洲,常规进行原发性耐药的基线检测,但在许多资源有限的国家并非如此。此外,在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HIV耐药性(HIVDR)检测并非临床管理的标准组成部分,尽管这些国家承担着全球HIV-1感染的最大负担。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预防和控制HIV/AIDS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为实现到2030年消除艾滋病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全球目标做出了显著贡献。2004年,中国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计划(NFATP)全面启动。

到了2008年,NFATP进一步扩展并规范化,规定CD4计数低于200个细胞/mm^3的个体必须开始ART治疗。2012年之后,这一标准被提高到CD4计数低于350个细胞/mm^3。到了2016年,所有HIV感染者,无论其CD4计数如何,都有资格接受ART治疗。

随着ART的扩展,原发性耐药的出现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它可能对疾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评估中国原发性耐药的现状和趋势对于全球抗击HIV/AIDS的努力至关重要。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检查2004年至2022年间中国未经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HIV-1亚型/亚亚型和原发性耐药的变化。

研究结果

总原发性耐药流行率(传播耐药性/TDR):从2004年至2022年,中国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中,原发性耐药的总体流行率在2020至2022年期间达到了7.8%,这表明了中等水平的原发性耐药流行。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NNRTI耐药的流行率显著,从2004-2007年的1.8%增加到2020-2022年的6.7%。

特定药物耐药:依非韦伦(EFV)和奈韦拉平(NVP)的原发性耐药流行率分别从2004-2007年的1.6%和1.8%增加到2020-2022年的6.3%和6.7%。

地域差异:在新疆地区,2020至2022年期间原发性耐药的总体流行率超过了15%,表明了高水平的原发性耐药存在。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与NRTI和PI相关的原发性耐药流行率在研究期间没有显著变化。

结果讨论

研究规模与范围:这项研究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关于HIV-1亚型/亚亚型和原发性耐药 (传播耐药性/TDR)的国家分布和趋势研究,样本量为57,902,时间跨度从2004年到2022年。

HIV-1亚型变化:从2004年到2015年,CRF01_AE亚型的流行趋势上升,而B型和C型亚型显示出下降趋势。

原发性耐药流行率增加:研究观察到总体原发性耐药流行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在2020至2022年期间,全国的原发性耐药流行率达到了中等水平(7.8%),其中NNRTI耐药性显著,达到6.7%。

地域原发性耐药差异:新疆地区的原发性耐药流行率超过了15%,显示出高级别的原发性耐药流行。

治疗挑战:原发性耐药的存在对ART-naïve HIV感染者的治疗构成了挑战,尤其是在中国,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原发性耐药的增长。

公共卫生建议:为了应对原发性耐药问题,建议加强监测和评估HIV-1的耐药性,重新评估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并在地区层面进行调整。

全球目标:为了实现到2030年将艾滋病作为公共卫生威胁消除的全球目标,中国必须优先考虑HIV感染者中原发性耐药的监测,并加强预防措施。

研究局限性: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社会人口学指标的数据缺口、缺乏临床信息,以及潜在的抽样偏差。

未来方向:建议未来的研究应包括更详细的临床信息,并进行全面的时空分布评估,以更好地理解HIV-1的耐药性模式。

注释:

HIV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是导致艾滋病(AIDS)的病毒。

ART -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是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

TDR - 传播性药物抗性(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指的是HIV病毒对某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抗性,这种抗性可以在病毒传播时被传递给新的宿主。

NNRTI -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使用的一类药物。

EFV - 依非韦伦(Efavirenz),是一种常用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VP - 奈韦拉平(Nevirapine),也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 -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是另一类用于HIV治疗的药物。

PI - 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另一类药物。

PLAD - 省级行政区划(Provincial-Leve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指的是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

NFATP - 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计划(National Fre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Program),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针对HIV感染者的治疗计划。

CRF - 循环重组形式(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指的是HIV病毒基因组中由不同来源的序列重组形成的病毒株。

URF - 独特重组形式(Unique Recombinant Form),指的是在HIV病毒基因组中发现的独特重组事件。

HIVdb - HIV药物抗性数据库(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是由斯坦福大学维护的一个用于预测HIV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敏感性的数据库。

WHO -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全球公共卫生事务。

SAS - 一种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用于数据分析和管理。

P-value - P值,是统计学中用来衡量结果显著性的一个指标。

CDC -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是美国的一个联邦机构,也常指各国类似的公共卫生机构。

信息来源:Vital Surveillances: Changes in HIV-1 Subtypes/Sub-Subtypes, and 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 Among ART-Naïve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 China, 2004–2022 Issue Date: July 28 2023 doi: 10.46234/ccdcw2023.129

编译:松鼠哥

0 阅读:6

同基声

简介:2004年8月成立防艾草根,防艾检测感染者关怀.阻断转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