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让你搞清楚:一战到底打了个啥

德温的日常生活 2023-12-30 18:43:55

一百多年前,欧洲的大国们都在暗自准备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他们都想证明自己的实力,争夺更多的利益。表面上看,一颗子弹引爆了这场蔓延了整个欧洲的战争,但是背后的原因却是复杂的。

战争的根源法国和德国之间的仇恨可以追溯到1870年的法普战争,法国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一直想要报复德国,夺回失地。

德国在19世纪末实现了统一,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刚想大展拳脚,抬眼看了看世界却发现,大好的世界地图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自己在殖民地的分配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德国想要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一个敏感地区,因为那里是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奥斯曼帝国是个老牌帝国,但是它的统治已经衰落,很多民族都想要独立,而且还有欧洲的列强在幕后支持他们,想要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分一杯羹。

奥匈帝国是奥斯曼帝国的盟友,或许是同病相怜,看到奥斯曼帝国的惨样,奥匈帝国必须得支持一把,以便于在自己的国家维持统治,阻止民族主义的蔓延。可这又和沙俄的利益产生了冲突,俄罗斯是一个泛斯拉夫主义的国家,它想要保护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人,所以它和奥匈帝国成了死对头。这个时期,欧洲的各国都经历了工业革命,他们的经济,科技,军事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都有了更强的战争能力,也有了更强的战争欲望。他们都想要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所以他们都在积极地扩充自己的军备,建立自己的同盟,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为了应对可能的战争,德国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同盟,它先是和奥匈帝国结盟,然后想要拉拢俄罗斯,形成三国同盟,但是奥匈帝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太差,无法和平共处,所以德国只好放弃俄罗斯,转而和意大利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沙俄也是个老油条,一看德国跟意大利结了盟,知道战争可能要开打,就马上和法国结盟,因为法国和德国是死敌,而且法国有强大的海军,可以帮助俄罗斯对抗德国的威胁。后来,前面也说了,德国想要开战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秩序,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德国的目的说到底就是为了撬英国人的蛋糕。

所以在第1次世界大战开打之前,英国和德国在海上的竞争就很激烈,英国,法国,俄罗斯就形成了三国协约。这样,欧洲就分成了两大阵营,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6月28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一场刺杀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天,奥匈帝国的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苏菲·霍亨贝格公爵夫人来到了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他们是来视察奥匈帝国在这里的军队的。这对夫妇的婚姻在当时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苏菲是一个平民,她和皇储的婚姻受到了很多反对,她在公共场合不能和皇储一起出现,也不能享受皇室的礼遇。但是这一天,因为是军事邀请,她可以和皇储一起乘坐敞篷车,参加欢迎仪式,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她终于可以有机会向世界展露自己的骄傲,没想到就换来了一场悲剧。在萨拉热窝,有一群想要推翻奥匈帝国统治,建立南斯拉夫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叫做黑手党,他们计划在这一天刺杀皇储,以此来激发巴尔干半岛上的民族运动。他们在皇储的行车路线上埋伏了六个刺客,他们都带着手枪和手榴弹,准备随时出手。当皇储的车队经过一座桥时,第一个刺客扔出了一枚手榴弹,但是他的手法不准,手榴弹没有炸到皇储的车,而是炸到了后面的一辆车上,造成了几个人的伤亡。

皇储的车队马上加速逃离现场,其他的刺客都没有机会出手,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储的车开过去。这时,皇储的车队应该直接回到安全的地方,但是皇储却想要去医院探望受伤的军官,他让司机改变了路线,但是司机却不熟悉这个城市,他在一个路口拐错了弯,正好开到了一个咖啡馆的门口,而在那里,有一个刺客正在喝咖啡,他叫做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他是一个19岁的塞尔维亚人,也黑手党的成员。他刚刚放弃了刺杀皇储的计划,想要逃离这个城市,没想到,目标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按现在的话说,叫送人头!普林西普看到了皇储的车,他立刻拔出了他的手枪,冲到了车前,向皇储和他的妻子连开了两枪,一枪打中了皇储的颈动脉,一枪打中了苏菲的腹部,两人都当场死亡。

估计连普林西普都想不到,自己歪打正着射出去的两颗小小子弹,能直接引发动荡了整个欧洲的世界大战,自己也因此名扬史册。 得知儿子被刺杀,奥匈帝国皇帝怒不可遏,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塞尔维亚政府,决定要对塞尔维亚进行惩罚,他向德国寻求支持,德国的皇帝威廉二世表示了全力的支持,他给奥匈帝国发了一封“空头支票”,无论奥匈帝国做什么,德国都会支持它。于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塞尔维亚也不想和奥匈帝国开战,它知道自己不是奥匈帝国的对手,所以它向俄罗斯求助,俄罗斯是塞尔维亚的保护国,一见斯拉夫兄弟受辱,立马拍着胸脯要为塞尔维亚站台。

两个国家谈了没几次就谈崩了,还没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直接向塞尔维亚宣来战。这场战争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世界大战,涉及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持续了四年多,造成了千万人的死亡,无数人的创伤,它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战争的进程 战争开打之后,所有国家都开始蠢蠢欲动,德国就开始实施自己在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先消灭法国,再转向俄罗斯,因为德国认为法国是最危险的敌人,而俄罗斯是最弱的敌人,法国有强大的军队,而俄罗斯有庞大的国土,德国想要在俄罗斯动员起来之前,先解决法国的问题。

德国的计划是这样的,它要用大部分的军队从法国的北部进攻,绕过法国在德国边境的防御工事,然后迅速占领巴黎,迫使法国投降,这样就可以把法国从战争中排除出去。但这个计划有个难点,就是德国要经过比利时,而比利时是一个中立的国家,它不想参与战争,而且它还有英国的保护,如果德国入侵比利时,就会惹怒英国,让英国加入战争,这样德国就会直接面对英法两个敌人。面对选择题时,德国一项的原则是从不含糊,直接向比利时发表了最后通牒,要求通过比利时领土,到达法国的边境。

为了安抚比利时,德国还承诺不会侵犯比利时的主权和利益,但是比利时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它坚持自己的中立立场,而且它还向英国求助,英国也表示了对比利时的支持,它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德国根本就没惯着英国,毕竟两个国家之前就搞得不太愉快,于是它向比利时宣战,直接入侵比利时。英国感觉挺没面子,直接向德国宣战,这样三国协约就形成了完整的阵容,对抗三国同盟。德国的进攻很快就遇到了比利时的抵抗,比利时的军队虽然不强大,但是他们却很勇敢,他们在利耶日和安特卫普等地进行了顽强的防御,给德国的进攻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而且他们还得到了英法联军的支援,英法联军派遣了大量的军队和物资,帮助比利时抵抗德国的侵略。

德国的计划被打乱了,它原本想要在六周内解决法国的问题,但是现在它却被拖延了很长时间,还面临着东线的威胁,因为俄罗斯已经开始了动员,它派出了两个军团,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发动了进攻,这让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感到了压力,他们不得不从西线调回一部分的军队,去应对俄罗斯的威胁。德国在东线的军队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却很精锐,当时的沙俄,早已从欧洲宪兵的宝座上跌了下来,好几次对外战争都没打赢,面对德国的精锐,沙俄第二军团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差点被德国精锐全歼。

原本野心勃勃的沙俄,直接为德奥联军死死的挡在了东线。回到西线,德国攻击一路凯歌,已经能看到巴黎的城墙,但法国人的反击却很顽强,在马恩河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攻,他们利用出租车和火车迅速调动了大量的军队,对德国的侧翼进行了夹击,迫使德国的军队后退,这场战役被称为“马恩河奇迹”,它挽救了法国的命运,也打破了德国的计划。德国的闪电战失败了,它没有能够在短时间内击败法国,双方都开始挖掘战壕,以保护自己的阵地,这就是一战中最为经典的堑壕战。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就很无聊了。双方为了争夺一点点的土地,就要付出数以万计的生命,他们在战壕里面和泥浆,老鼠,病菌,尸体为伴,他们还要忍受对方的炮火,机枪,毒气等等的攻击,他们的生活是一场噩梦。由于西线的战争陷入了僵局,双方都想要寻找其他的战场,来改变战争的局面,于是他们把战争扩展到了全世界,他们在非洲,亚洲,中东,甚至海洋和空中都展开了战争,他们还拉拢了一些新的盟友,比如日本,意大利,奥斯曼帝国等国家,他们都想要从战争中获得一些利益,但是他们也都付出了一些代价。

战争的转折 1917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战争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了战争的走向,也影响了战争的结果。首先,俄罗斯退出了战争,因为俄罗斯开始了布尔什维克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的政府,列宁和德奥联军签订了一份和平条约,叫做《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这份条约让俄罗斯放弃了很多的领土和利益,但是它也让俄罗斯摆脱了战争的苦难,开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

美国加入了战争,因为美国和德国发生了一些冲突,德国为了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开始了无限制的潜艇战,它不分敌我,不顾国际法,攻击了很多的商船和客轮,其中有一艘客轮叫做卢西塔尼亚号,它被德国的潜艇击沉,造成了1198人的死亡,其中有128名美国人,这让美国人民的反德情绪被激起。德国还试图拉拢墨西哥,让墨西哥和美国开战,这个阴谋被英国人截获,告诉了美国人,这让美国人更加愤怒,所以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了对德国的战争,美国成为了协约国的新盟友,它给协约国带来了新的军队,物资,金融,和道义,它让协约国重新振作了精神,也让德国感到了压力。

美国的参战成了压倒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西线的战争发生了转折,因协约国开始使用了一些新的武器和战术,坦克,飞机,无线电等逆天武器纷纷登场,让协约国打破了堑壕战的僵局,开始了一系列的攻势,迫使德国的军队不断后退,这些战役被称为“百日攻势”,它们标志着协约国在西线的胜利,也标志着德国在西线的失败。战争的结束 1918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五个年头,这一年,战争终于结束了。

因为德国已经无力再战,盟友也都已经投降了,只能接受协约国的和平条件,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这份条约让德国承认了战争的责任,赔偿了巨额的赔款,割让了大量的领土和殖民地,裁减了自己的军队,放弃了自己的海军和空军,接受了协约国的监督和控制,这份条约让德国失去了自己的尊严,也埋下了未来的复仇的种子。凡尔赛合约也仅仅为世界争取到了20年的和平机会。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相,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这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这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战争,这是一场人类的悲剧。

4 阅读:4813
评论列表
  • 2024-01-08 15:36

    殖民地战争

  • 2024-01-13 23:50

    一战是新兴国家挑战老牌国家想要重新分配利益.以双方两败俱伤结束.二战是一战的继续.证明了几点,一,世界大战先下手的未必笑到最后,越晚加入越占便宜.二,新兴国家不要太冲动,老牌帝国还是有底蕴的.三,老牌帝国不要逼的太紧,鱼死网破对大家都不好.四,对于大国来说,地缘太重要了.

    芙宁娜丶德丶枫丹 回复:
    一战是利益战争可不是新兴国家挑战老牌国际而且元凶是塞尔维亚但是点燃战争的是德皇威廉二世,晚加入的未必获得利益早加入的日本当时就赚了 普法战争之后德法结了仇 德国统一时触动了英国 俄国利益 巴尔干半岛俄国与奥凶也有利益冲突
  • 2024-01-04 15:56

    老美呀

德温的日常生活

简介:努力让思维变得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