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为什么还是会得癌?

博惠评健康 2024-04-15 04:43:30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自古就流传下来的名言,说明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有的人总是抬杠说,乌龟运动少,所以长寿,由此得出结论,还是少运动好。问题是:人不是乌龟。对于人类来说,运动比不运动好。但到底多大的运动量才有用,这个似乎目前也还没有统一的明确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运动太少,起不到什么作用,运动过度,可能有害。 总体来说,现有研究支持以下说法:久坐少动增加癌症风险,而适量动运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久坐不动、懒得运动越来越成为现代都市人的通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每年因缺乏运动锻炼带来的相关死亡人数高达320万,其中也包括因患癌症而导致的死亡。 缺乏运动、久坐会增加得癌症的风险,这个是有研究数据支持的。据德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久坐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另外,久坐者由于运动量的减少,容易带来肥胖问题,而肥胖和超重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的发病风险,甚至有人预言,将来肥胖可能是致癌第一大因素。据欧洲和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活动可降低13种癌症的风险。这13种癌症包括食管癌、肝癌、肺癌、肾癌、贲门胃癌、子宫内膜癌、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瘤、结肠癌、头颈癌、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 一动不动,百病侵。久坐伤身,久坐伤神。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喘不过气来,没时间、没精力、也没精神没兴趣参加运动,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品。身体健康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健康,等得病了才发现健康的可贵,才想到要运动。当然,由于工作的关系,想抽出大把的时间运动也确实较难做到,但至少要做到不久坐。一坐一上午,甚至一坐一整天,是所谓的白领生活,有的人不但久坐,还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比如熬夜、吃垃圾食品等,长期泡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得癌症一点都不奇怪,不得癌症只是幸运而已。 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增加体育锻炼活动是预防癌症的重要途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建议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为了从运动中最大程度的获益,建议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的适度动运或30分钟以上的剧烈运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患癌风险,倡议大家每星期至少锻炼150分钟。 还有研究显示,坚持5种健康生活方式,22%男性和11%女性可能避免惹上结肠癌。这5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保持健康体重、腹部脂肪含量较低、定期锻炼、不吸烟、控制饮酒量、合理平衡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越好,生活方式越健康,患癌风险越低。 当然,体育活动也不是万能的,有时甚至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伤害”,比如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并没有降低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的风险,甚至高水平的体育活动还与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的风险增加相关,可能是因为体育活动多在室外进行,较高的紫外线辐射水平与黑色素瘤相关。 另外,运动也要讲究“度”,动运并不是强度越大越好,也不是运动时间越多越好。特殊人群要注意做好运动防护,特别是年纪大的人,以及有慢性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征求相关专科医生意见后进行运动。 运动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运动不可能一劳永逸,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了能更好地坚持,应因地制宜选择方便实行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和游泳是比较好的运动方式,老少皆宜,不会太多受场地限制,比较容易坚持。一个原则是动比不动好,甚至是做做家务、散散步、去超市逛逛、去菜市场买买菜、不坐电梯等都算是运动,尽管比不上正儿八经的运动,但肯定比坐着不动好。 最后必须强调,不能指望仅靠运动杜绝癌症发生,癌症预防是一个综合工程,运动只是降低癌症风险的其中一个方面,其他诸如吸烟、熬夜、酗酒、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或超重、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等也必须戒除。
1 阅读:208

博惠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